诗赋新闻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新闻  >>  诗赋新闻
会员南南小说《满树榆钱儿》研讨会在京召开!﹝补稿﹞
文章来源:        访问量:1496        作者:诗赋网        发布:Zgshifu        首发时间:2012-06-12 09:24:02
关键词:
编语:

会员南南小说《满树榆钱儿》研讨会在京召开!

        [本站北京讯]本站会员南南4433 (马平来)的长篇小说《满树榆钱儿》专家研讨会近日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召开。《满树榆钱儿》是本站“小说故事”版监审南南4433的长篇力作,南南4433先生从2009年11月16 起至2010年11月15日止,将该作品的第一部连载71集于本站,获得了会员们的热烈嘉评(许多读者考虑对小说的把握不够透彻而不敢冒然留言,但在会员聚会的时候,大家纷纷给予了作品很高的评价)。

        如小说版主编洒家无戒先生写道:“……很感谢南南先生在网络世界里给我带来一部纯文学的小说!小说人物刻画、故事进展铺垫无一不展示先生老道描写手法,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已故文学巨匠老舍先生多部作品。文中很多人物我都记忆犹新——齐月轩、沈三爷、杨志新、成龙等等,人物虽多,但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个性。另外,说题外话,我还比较欣赏南南先生的人品,从第一篇开始,先生一直要求读者给予批评,无论褒贬,先生都愉快接受,这在网络这个世界里是比较少的。说实在的,我个人的水平比先生差之甚远,曾经试着在鸡蛋里挑骨头,例如在题目上,在段落上我都曾经冒犯过,而没想到的是,先生接受了我的无理要求,这对于我来说,非常感动!”

        再如小说版副主编紫氏物语小姐留言:“着实喜欢这《满树榆钱儿》。从开篇就喜欢上了,人物一张嘴就满口的京片子,大街小巷那都是老北京的景儿,京味十足。齐少爷贵族遗少的派头、杨志兴老管家的稳当和隐忍、御刀刘的海骂、蛐蛐张悟出的道儿······这些人物个个范儿端得足足的。读的时候这脑子里就跟演电影似的,人物都活起来了。就拿这出场了了的老张,身份微不足道,可是他悟出的道儿却是真理。至于这主角齐大少爷那就更耐人琢磨了,他的痴、迂、勇、睿、义、信、······实在是可敬可爱至极!啥也不说了,喜欢这部书有很多理由,但是就说俩字:耐读。抽时间我还得再读。作为您忠实读者希求先生新作。”

……

        9月8日,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著名评论家梁鸿鹰、郑伯农、白烨、陈福明、王升山、张昊、《当代》杂志副主编洪清波和知名编辑脚印等参加了会议。与会的还有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吴健,著名影视演员、北京文艺广播电台《满树榆钱儿》连播朗读者郭政建。围绕长篇京味小说《满树榆钱儿》的独特故事与艺术魅力,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小说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这都是民国六年了,和皇上在位的时候比,除了头上没了辫子,铁狮子胡同里多了块民国政府的牌子,北京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这是长篇小说《满树榆钱儿》的开头,本书故事就这样带着皇城的气度开始了。《满树榆钱儿》是一部继承老舍先生遗风,又力求有所突破的京味文学。小说以民国初至解放前的历史为背景,以京城名门学士府的兴衰及少主人齐月轩的人生经历、爱情经历为主线,运用浓郁丰富的京味语言,全面展现了老北京几十年的社会风貌和变迁,通过众多鲜活的人物描述了老北京各阶层人们的生活和命运。进而由这些各异的生活轨迹,人生命运,就交织凝聚出整个时代和民族的轨迹和命运。

        小说主人公京城学士府的少主人齐月轩忠于皇上,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时代,让齐月轩愤世嫉俗,一心想着念着皇上能够回京,皇朝秩序能够回归。充分展示了一个留恋旧时代的人在新环境下的爱恨悲欢。小说堪称一部平民的史诗,宽广、厚重、质朴,也苍凉、悲壮、高亢。同时,也像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 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官府宅门、平民杂院、市井庙市无所不包,但又杂中有序,庞而不乱。

        作者马平来(南南4433 )为著名戏剧理论家马少波之子,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曾赴内蒙军垦7年,归京后曾做工、从干、任教、经商,阅世读书颇丰。他对旧京城帮会颇有研究,对习武也颇为着迷。他的小说写出了普通百姓与古老的北京城之间特有的精神联系,让读者大呼过瘾,在北京文艺广播电台全文播出之后,广受京城百姓赞誉。也被热心读者戏称为“文坛超大龄新人”。

链接阅读:

1、《满树榆钱儿》专家研讨会实录

2、光明日报:《满树榆钱儿》重拾“京味”获好评

3、北京晨报:《满树榆钱儿》——京腔京韵展京魂

 

1、《满树榆钱儿》专家研讨会实录

2、光明日报:《满树榆钱儿》重拾“京味”获好评

3、北京晨报:《满树榆钱儿》——京腔京韵展京魂

马平来京味小说《满树榆钱儿》专家研讨会实录

 

 

主题:马平来京味小说《满树榆钱儿》专家研讨会

时间:2011年9月8日9:30

地点: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层会议室

    主持人:各位领导、专家、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参加马平来先生《满树榆钱儿》研讨会。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参与本次研讨会的嘉宾: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先生;中宣部文艺局调研员梁鸿鹰老师;著名文艺评论家、前《文艺报》主编郑伯农老师;著名评论家、社科院研究员白烨先生;社科院研究员陈福民先生;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导演、电视剧制作中心主任吴健老师;著名影视演员、北京文艺广播电台《满树榆钱儿》联播朗读者郭政建我;北京市作协秘书长王升山老师;房山区作协文联副主席张昊老师。还有《当代》杂志副主编著名编辑洪清波老师;著名书法家李劲夫老师,也是《满树榆钱儿》题写者。

    首先请人民文学出版社潘凯雄社长致词。

    潘凯雄:大家上午好。首先代表出版社欢迎大家出席这次研讨会。我们这个研讨会和现在各种研讨会比起来,我们应该说是非常袖珍,也非常质朴,但是我们的内容是很丰富的。现在媒体和舆论对各种各样的研讨会的确也有一些非议,更看重的是形式、规则,几大块人员组成很强大的阵容,所以我们今天这个研讨会不搞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也不讲究所谓规则不规则,实实在在的展开,更注重会议的内容,今天请的各位也无所谓领导,都是各位专家,请的人数也不多,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大家能够畅所欲言,就这个作品的特色、它对当下长篇小说写作的贡献做实实在在的研讨。关于这部作品一会儿各位专家一定有很多精彩的高见,我在这里只是开个头,作为出版社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长篇小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开个头,把更多时间留给各位专家。

    这个长篇小说《满树榆钱儿》是我终审的,大概中心意见这是一部中规中矩的长篇小说。中规中矩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文坛长篇小说乃至其他的写作的确很热闹,说法也很多,口号也很多,的确很热闹。热闹也是好事,但是冷静下来一想,实实在在的创作其实也不应该是热闹的,好的写作也不应该是热闹的,相反我觉得是安安静静的事情、实实在在的事情、扎扎实实的事情。所以我终审完以后中规中矩主要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我们的确有一种简单的进化论的思维,新潮、先锋、创新等等。实际上阅读到一定积累的时候,再回过头来想一想创新固然好,先锋也固然好,但文学这个事情好象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具体到《满树榆钱儿》长篇小说来说看上去的确是中规中矩的东西,但是它的一些细部的构成,对小说写作基本要素的构成的确给我们很热闹的文坛、很热闹的写作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值得借鉴的东西。比如看这部小说的开头大家很容易想到老舍先生的小说,想到《四世同堂》,但是看到里面故事的走向推动的话,你有可能想到《大宅门》,里面丰富的画面、丰富的内容,一个从民国初年到抗战时期的老北京,从清王朝的后裔到平民百姓很丰富的社会各个阶层、各种人物的形形色色的表现,又为我们展示了那样一个时代、那样一个特定区域的、不同生活阶层人群的画面。以至于看上去很热闹,其实内在的信息以及所传递的知识非常单薄的比起来你会觉得这个小说的丰富。但是它的整个艺术表现,它的传达方式又是非常质朴的,非常老老实实的,这种用功、这种用心,其实就在老老实实的、波澜不惊的状态下呈现出来。这是我们当时看这个小说,终审也好,包括初审、复审也好大家共同的感觉。当前长篇小说就是在这样一种很丰富的状态下呈现在读者面前,但是我们的舆论也好,我们的出版也好,我们的读者也好,一部分更关注那些更热闹的东西,而恰恰忽略了不声不响的但实际上是在扎扎实实的、认认真真的为长篇小说做贡献的作者。所以出版社从这个角度来说重点推出这部长篇小说,这是出版人推出长篇小说的意图以及我们的看法,不一定对,作为研讨会的开头跟大家做这样一个简答的交流,也算是一个开场白,更多的意见、更多的看法,我相信各位专家一定有更好更多的智慧,再一次感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潘社长的发言,从内容、艺术表现几个方面都对马老师的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也非常感谢马老师给我们带来原汁原味的京味小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这么扎实的小说比较难能可贵的。下面请与会的各位专家老师自由发言、讨论。

    郑伯农:我青壮年的时候喜欢看虚构的作品,现在坦白承认,我很少看虚构作品,我对虚构作品的热情比过去大大减退了,看着觉得是编的。当然跟精力也有关系,没有过去看的速度那么快。但是看平的作品我还是深深被吸引了,他也没有什么特别离奇、特别曲折、大开大合的那种情节,也可以说是不“温”不火,好象是娓娓道来,你看了以后不忍释卷,觉得里面内涵很丰富。我觉得这是一部社会内涵、文化内涵都比较丰富的,语言也比较精彩的长篇小说。当然写的是日常生活还是重大题材?也可以沾重大题材的边,从民国初年写到抗战,从民国六年写起写到抗战爆发,二十年多一点的时间。大概先半部分主要是写齐家,还有刘家那帮农民,还有沈家,这些矛盾冲突。特别是为了财产而发生的种种纠纷,以至引出重大的人民案子来。后面更进一步到救亡,人物也写了很多,中心还是齐家,齐月轩。这里面有农村的生活,还有北京大宅院的,有公子,有仆人、管家,有掏大粪的,有玩鸟的,各种的社会生活画卷。

    首先给我感觉社会内涵、文化内涵都很丰富,还是忠实的、生动的反映了一个时代,从读这个书里面我也获得很多知识,比如关于北京的变迁、历史沿革、地理变迁,什刹海过去是什么样的,最初是什么样的,天桥为什么叫天桥,北京的掌故还是花了不少功夫,还是相当熟悉的。包括唱戏的什么样,唱小曲儿的、唱曲艺的什么样。他不以情节的曲折来取胜,这部小说是围绕很鲜明的故事,这个故事有很多链条,一点一滴的解开,很多很生动的生活画面,但是通过这种生动的东西反映的历史,更主要的有故事,但还是写人物。里面的不少人物都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像齐月轩、一枝花、刘成宏、詹立成的爷爷,虽然笔墨花的不多,但是农村知识分子很耿直的性格。他动员刘成宏的爸爸挑头,结果被害死了,他有义务做个交待,最后报仇了,只有也吃了毒药死了,像这种人物都是很真实的。也写共产党领导的救亡抗日,但那个楚先生稍微脸谱化了一些,一看不是一个正经的,没干过什么好事,但最后隐隐约约的说出是他出卖的,周德英还觉得有点奇怪。其他的像一枝花这些人物,是个很美丽的女子,年轻的时候不幸,后来闯荡江湖,这个人身上是有江湖习气,但是讲义气,是个有民族正义感的人。我觉得这个人物还是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齐月轩,还有刘成荣,刘成荣出身很好,经历也是苦大仇深的,但是也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后来一枝花不大理他,这个转变的过程也写的非常合理。

    总之就这部小说,我觉得是很感人的一部比较厚重的小说,我无法做比较,我只能说看这个小说它打动了我,我觉得挺不错的。如果说提点希望的话,我觉得好就好在不“温”不火,但是不足的也是不“温”不火,好象缺一点高潮。比如一枝花最后,日本人要杀她,这时候齐月轩来了,他们关押在里面相见,要给她举行婚礼,穿上红的衣服。这个情节是很感人的,好象还渲染的不够,不一定要故意渲染,有一些环节要有高潮,不是说都是高潮,你老父亲是搞戏曲的,戏曲就是讲有心则成,有的地方惜墨如金,所以戏曲里面有的地方两句话就带过去了,但是有的情节能够表现人的内心感情,人的内心感情最丰富的时候就要反复渲染。这是我们民族的东西,有些章节可以写的更淋漓酣畅一些。读到这儿眼泪都到眼睛了,但是还没有很痛快的流下来,所以我觉得高潮的地方,当然这部写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我退休多年了,也不参加小说研讨会,对于文学界来讲,我现在也算比较边缘化,我主要还担任一点古典诗词的工作,现代的东西关心的也比较少了,我本来就是外行,本来是学音乐的,也不是学文学的,自从背叛了音乐以后倒疏远了文学,可能讲的都是外行话。凯雄让我抛个砖,我就抛到这为止。

    主持人:感谢郑老师精彩的分析,包括对小说当中的人物都做了很细致入微的点评和分析,也有自己的希望和评价,下面请其他老师继续发言。

    梁鸿鹰:非常高兴参加这个会,我内心有这样的感想,看这些当代文学的发展感觉到还是有一些不是太满意的地方。曾经很风光的是军旅小说,现在好象淡出人们的视野,反映当代军人生活的作品,从这次茅盾文学奖评奖可以看出来,有分量的作品少了,好象这个门类将来是不是没有了?另外一个感觉,我觉得京味文学在我们当代文学格局当中越来越少,好象要淡出人们的视野,这是很让人牵挂和揪心的事。因为京味文学是我们当代文学传统当中非常好的一派,京味文学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北京的历史、文化、风俗,认识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可能,它提供的东西还远不是地方文学能代表的,它是人们精神文学的家园,提起京味文学我们会想起前辈给我们积累下来的那些文化、风俗、讲究,人的那些活法。而这些东西对我们晚辈来讲,对我们后来的人来讲它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在哪呢?首先让我们记得这片土地上的源流。任何人的生活都是有源流的,他的文化、他的行为方式都要找根,到最后人是要找根的,他给我们提供了这种可琢磨的东西。至少近二十年以来,非常遗憾的情况是当代文学当中京味文学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很少能够看到很过瘾的,你觉得他写的非常好、贴近我们的生活又跟我们地方的历史仅仅相连的,现在越来越远了,我觉得非常遗憾。这个原因到底在哪?我觉得跟京味的消失有很大关系,京味的消失确实跟我们社会的发展,比如大规模的城市改造,我们生活方式、交通方式、饮食方式、教育方式发生变化相关联的。现在你到前门根本看不出来这是北京的地方,全是外地人在开小摊,假冒伪劣的东西在卖。王府井也不是北京的地盘,南锣鼓巷也不是那样。京味到底怎么办,京味文学到底怎么办,也还是我们在观察的一个现象。

    马老师这个小说可贵的地方,我觉得写东西还是要有信念,他的信念是我把我所知道的关于老北京的东西,还有北京文化当中值得挽留、值得给后人知道的事他写出来,结合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他做了努力,我觉得这种非常可贵。而在京味文学越来越远的情况下,他拿出很厚重的书还是很值得肯定的。首先严格遵守现实主义的写法,确实是老老实实的、扎扎实实的对待这件事。从民国初年一直写到抗战,对这一段北京以及北京周边的社会历史的变迁,他做了一个艺术的概括。其中这几个主要人物还是立得住。比如齐月轩、周振英,你看完以后觉得能在我们头脑当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另外他对这段历史的把握还是非常好的,反映了这段历史的规律性,他把握的比较好。他对北京各个行业,对五行八作的生活方式、各色人群性格的把握也是好的,通过这本书我们能够看到在我们心目当中日益消失的那些现象、风俗、那些传统。对京味文学有情怀、有感情的人,通过这本书也可以在心里面找到安静的地方,这是他的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希望的话,除了刚才郑老师说的觉得不“温”不火之外再多有几个高潮更好一点,京味文学好多人要看他的语言,有好多人喜欢京味文学是喜欢京味文学的语言,总的来说这本书的把握还是好的,个别地方,民国初到抗日战争这一段,这个语言应该用的是那时候的语言。因为我们生活在当今,免不了用当下的语言,这个可能是很好避免的。比如用“量”,在我印象当中那是广东话,是不是那个时候就用“特量”。还有“嗷嗷叫”,这是部队里面的。总的来说这个书很值得肯定,通过这本书,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文化传统、人情世故,对它的风俗总是有很强烈的想依附、想在其中受到感染,想通过这个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但是我在北京生活这么多年没有读到这个东西,我始终没有融到北京大的环境当中,没有得到北京民俗对我的鼓舞和提升,我觉得这是很遗憾的事。假如我们在文学当中能够保留一些对京味的感情,都记录下来,能够让大家看到活生生的京味,这里面有传统,有我们应该传承的风俗,假如以后沿着这个路走,会使我们的内心得到很好的丰富,这个目的就达到了。马老师这个作品确实向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努力,我还期待马老师第二部、第三部文学作品。谢谢。

    白烨:马平来这本书我是昨天下午看完的,而且还是在晚上,因为看完这个我的感受不是很清晰,本来想用晚上的时间好好梳理一下,结果下午来电话让去看一个电影,昨天晚上赶到王学安在北京的工作室,那个电影很长,三个半小时,从八点看到十一点半,我回到家十二点半,所以没有时间梳理这本书,所以只能谈点比较深的几个印象。

    说实话我对作者不是很熟悉,而且这个书名总的来说比较低调《满树榆钱儿》。一开始我以为是散文集,因为跟作者不熟悉,包括作者这种低调,所以我看这个作品的时候没抱任何期望和期待。可能就是这种心态看完作品确实很意外,我往里面看的我在想这本书是不是学《城南旧事》,但一看远不止这样。从某种程度来讲,真的学老舍,真的是一部向老舍致敬的作品。在很多方面,它的大气,包括大的方面以及小的方面,包括民俗、民风,很多方面的描写整体上很均衡,而且作品表现的也非常好,所以这部作品看完确实很意外。

    我最突出的印象两点,第一,这个作品写抗战前后的生活,这一段无论从民族矛盾还是阶级矛盾来看都是比较突出的时期,但是这个作品采取另外一种视角和办法,民族斗争的东西、阶级斗争的东西都有,但并不是很凸显。比如里面写到共产党,比如写到周振英,但是并没有作为很突出点的描写,他是作为一个背景或者说整个作品生活内容的一部分,没有突出。这种处理凸显另外一面,就是整个作品民俗、民间。尤其是三教九流在里面的时候都给展现出来,包括像名门望族的后裔,包括管家,包括商户,包括清帮,包括书生,各行各业全有,从作品一看几乎是北京的五行八作在那个时候的生态,从经济到文化都有一个基本的展现。这个生活面是我们近期作品里面不大能够读到的,这种充分的民间状态我们很少看到。通常的或者说按照时下所习惯的写法,涉及到这一段的时候肯定是把相关政治与斗争作为主要地位,别的都是配料,而他的作品不是。所以从这一点来讲很让我们意外,他把另外一块凸显出来,所以这块给我印象特别深。从某种程度来讲,给我们这些外来的人,或者新北京人来说,这本书是了解过去那段历史的非常好的小说化或者文学性的佐证,或者说是非常好的教材。

    第二,他的作品里面有情和仇的纠葛。尤其主人公齐月轩、一枝花、杨振兴,这三个人把他们之间的情与仇的纠葛,看着好象都不是十分重大的事情,都不是跟生死有关的事情,但是三个人都非常较劲,我觉得是跟面子有关,面子背后是尊严,他由此写出这三个人的个性,以及那代人共有通的人性,非常讲究人的尊严。比如说一枝花想恢复他和齐先生的关系,派人去做杨志兴的关系,其实杨知道一枝花心不在他这,但是他就是不撒手。而且说起来满眼流泪,可以看出他很在乎他的面子和他的尊严,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尊严,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像一枝花,从她成为一枝花到后来,包括跟齐子的关系始终不得志,我觉得就是尊严解决不了或者说满足不了。同时在这背后他又写到在那个时代生活下,为什么尊严的问题、面子的问题,好象最基本的愿望都实现不了,背后也有别的原因。那个时代生活,包括齐家那个时候所谓的封建意识,门当户对,因为丫鬟不能跟少爷结婚,以及那个动乱的年代,在你看起来很具体的关系背后其实又有当时封建的社会制度,当时动乱的社会生活在起作用,他又把整个背后的内容写出来。所以这个作品看起来很个人化的一些纠葛矛盾,但是最后深究其实它还有更丰富的内容。

    这个作品我看完以后觉得作者很低调,包括书名也很低调,但是又很大气的作品。马平来通过这部作品,虽然他过去并没有被很多人知道,但是这部作品就是他最好的一张名片,他把他自己送到了当代文坛中的实力派作家行列,而且他自己是很有特点的人,他的造诣可能是很多作家不具备的,很多作家没有被北京的民俗民情有更多的了解,恐怕也没有那么多激情和兴趣,这个非常重要,从他的人可以看出来,所以他的作品非常好,因为我现在也参加老舍文学奖的评奖,我预感到这部作品应该是老舍文学奖下一届最有力的竞争者。

    如果说这本书毛病的话,除了刚才伯农讲到的有些地方,比如轻重缓急还可以再分一些,除了这个原因之外,有些地方显得稍微有些杂沓,还可以再精炼一些。因为现在作品没有字数限制,按照通常定价这本书应该定到80,因为它的印章和字数可以定到80,书太厚了,跟定价、跟字数都有关,就会影响销售,所以我觉得还可以再精炼一些,可以挤一挤,弄到40万字左右比较合适。你确实是有你的优势,但也确实还又可以再提高的空间。整个的风格是从容不迫,不急不慌,按照他自己的节奏往前走,但是有时候太不急不慌也不行,小说也是需要节奏的,有时候读者都替他着急,所以在这方面确实可以再注意一下,如果这方面注意的话以后的作品会比现在更好一些。

    李劲夫:刚才听了大家发言以后,你们专家,当然从理论上来讲,我从感性上来讲一下。我跟马平来从十几岁就认识,在兵团,我去兵团的时候是十六七岁,他比我晚一两年,从十几岁到现在四十多年。年轻的时候在兵团宣传队骨干,吹拉弹唱、所有剧本都是他写,那时候就很有才。从兵团回来以后,我知道他这几十年来颠沛流离,生活非常苦,走南闯北吃了很多苦,这种吃苦对造就他的今天,一个人首先要有才,第二要有精神,这两个缺一不可,在他身上都具备。刚才白先生讲的,他的小说当中的层次,跨越的年代不说,就是层次,从皇宫贵族的语言到平民百姓,这种语言不是什么人都能讲的。我为什么说对这个小说很有感情,因为我从小生活在鼓楼大街这一代,我小时候住在北海前沿八角楼内,对面就是角楼,那时候躺在家里抗上看着北海的红墙和琉璃瓦,出门对面就是角楼。以后搬到旧鼓楼大街,后门桥这一带我深幽感情,从叮当作响的油轨电车,夏天什刹海后海之间的柳树垂荫的感觉非常好,冬天的时候人们滑冰船。所以郭先生广播第一句地道的京腔京味,一下把我勾住了。这是一种情怀,京腔京韵,生活在北京的人对这个东西不单纯是惊天地,代表过去失去的情怀。北京现在越来越大都市,越来越融合到全国经济中,这种京腔京韵将来会消失,越消失越淡化的越珍贵。所以听到这个东西以后,尤其听到郭先生广播小说,第一句地道的北京腔,一下把我几十年的情绪勾起来。

    刚才你们讲的这几点,比如讲到这个东西不“温”不火,讲到平淡之气,我觉得这都是平白的数几年的沉积所积累的。一个人一辈子,过去说曾经沧海难为水,他变得很中庸,在他的性格当中,所谓中国传统的东西,比如一种忍和容包括在里面。别看平淡无奇,但是内容的丰富,我感觉最重要的一点,除了京腔京韵以外更多的是京魂,他通过语言的表达,通过人物的塑造,里面最重要的一点表现了北京人那种魂魄,那种魂魄就是白先生所讲的,比如尊严、好面子,这是北京人很特点的东西。我特别喜欢地方特色的东西,比如四川的,抓壮丁,文化大革命前我看的,后来的《憨儿师长》,那都是典型的四川方言我特爱看。天津的,像《阳光的快乐生活》我非常爱看。这种地方的东西往往汇总起来就成了中华民族的东西,这不是抽象的东西,实际上是一部分、一部分组成的。我过去经常跟平来就书的问题有一些说法,我也看过他的全部作品,我也跟他讲,你虽然在书中很平淡的散文式的方法来表达,但是里面要有一种激情,我觉得这里面暗含着很多激情。比如一枝花最后在狱中要被处决,这是非常着重笔墨的东西。在我的脑子里,一看到这段我就想到黑暗的牢房里,很小的窗户射进微弱的光线,一枝花跟齐月轩说了以后,转身蜕去牢服,身上透出被鞭打的痕迹,露出柔美的身段,这时候再穿上嫁衣。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他说到一枝花满脸流泪,我觉得一枝花在这时候不应该流泪,顶多有一滴泪,这时候是齐月轩可以感动,齐月轩一生的压抑,生活中的压抑,感觉到对一枝花的愧疚,从不理解到现在一下子彻悟,他应该是满脸止不住的流泪。如果影像表达的话,一下子看到一枝花背影的时候,这时候整个模糊,满脸流泪,这给人视觉感觉和精神上的冲击非常大。而且我跟他讲,我说就这个著作本身来讲,很多东西太过于忍。看过这个书以后首先的感觉非常压抑,但是我觉得这正符合了平来本身的性格。因为我们看到的压抑跟当时中国的历史是相结合的,当时中国完全被帝国主义侵略,整个皇朝的灭亡,整个历史的背景造成了中国人的无可奈何,这种压抑反映到书中是很到位的。因为我看了他的全集,到后集有一个非常高潮的地方,齐月轩在最后的时刻,有点像《大宅门》的三叔吃了鸦片以后慷慨激昂的陈辞一样,齐月轩吃了毒酒,在参加日本人的宴会上,当时写了一篇赋,通过讲中国的文字来讲到中国的耻辱、中国民族的刚烈,致生死于外,在压抑当中一定要有一个惊雷的响。

    我跟平来之间更多的是情感,因为不管是生活颠沛流离的磨难,吃了金子终究要发光的,但是这个过程毕竟是痛苦的,我觉得是金子的时候应该少一些坎坷,对这么好的文章来说,作为一个京味小说越来越淡化,因为京味已经慢慢在消失,我不敢说将来会不会再有这么好的作品,因为他里面的语言,我为什么觉得这么好?因为我从小接触北京人,北京的语言一听就是北京话,非常好,你不用听他说,就看语言完全可以被打动。这里面有几个感觉,首先固执,对有些东西。第二是情感,我一生当中回忆的东西都寄托在里面,我写了一篇字“荡气回肠”,送给平来。因为他包含了我的情感,包含了我的东西,所以我说我更多是从情感上来讲的。是金子必然发光,但是这个太部分惨了,一个好东西的出现,就说这当中的语言,北京话这种语言现在有多少能说出?连北京人都很少,这种总结的东西太珍贵了。

    主持人:白老师、李老师都作出了非常精彩的发言,白老师从作品的结构,一方面舒缓大气,从情感纠结方面提出对作品的看法,有赞扬,也有提建议。李老师从生活体验、个人情感角度,也有知人论世的说法,了解作者才能更好的评价作品,从这个角度作出了很精彩的发言。下面请其他老师继续发言。

    陈福民:关于这本书我想从我写的文章说起,这个文章写了又放下,放下又拿起来。我对这个书的感觉也是这样的,这部小说可说的地方很多,有时候也感觉到其实可以一句话不说,因为它是阅读之作,所有的东西都在书里,不需要你去说的,只有阅读。关于这个书外在,无论从专业批评的,说来说去都不如认认真真的看进去。刚才潘社还有前面几位都注意到一个问题,也就是不“温”不火,认为是中规中矩的作品。我觉得这是很高的褒奖,在我这说,用可说和不可说进行区分的时候,在我这不可说这个部分,其实在我这是一个褒义词。《红楼梦》也不可说,比如你谈《红楼梦》的时候不可能像谈《水浒》、《三国》那样讲很多故事,它不需要说,是需要读的,在这个意义上《满树榆钱儿》其实是不可说的书。如果把它上升到不可说的层次,在阅读的层面来说,《满树榆钱儿》是这几年来在我阅读体验当中,我认为是非常充实、没有多怪异怪神,潘社叫做中规中矩,郑伯农老师说是不“温”不火,我认为没有那么多怪里怪气。当然这里面也是缺乏节奏。但是不管怎么说,在不可说的层面你很难讲故事,它的韵味需要你认真进去读的,在这个层面来说,在我个人来看它是非常好的书。

    开研讨会拿不可说对付不去,所以我们谈可说的层面。我比较欣赏《满树榆钱儿》的,潘社开始讲了作为出版人的设想,我觉得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设想和他对这个书的把握非常准确的,这三十年的小说观念,三十年的社会文化转型,造就了今天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繁荣,实际上非常混乱,很多是无效、垃圾性的写作,这种情况下能够认同他的小说。《满树榆钱儿》让我们回到了关于小说原始的基本,而一些常识是被我们忘记的,是被这三十年文学事件无情的抛弃。比如所有小说我个人认为是要写人的,这个人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你不能说高原没有写人,他写了无数的人。但是这不是我所谈论的,我觉得可能也不是潘社所谈的关于小说的人物。他让我们回到传统现实主义人物形象的问题上,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后的小说写作要不要刻画人物形象?潘社作为终审,他希望在喧嚣的语境下推出踏踏实实的,表面看起来波澜不惊,但需要你认真阅读,在人物性格命运这个层面上去体会历史的小说,我个人非常认同。他让我们回到敢于小说的基本定义,首先要写人物,第二小说是要有主人的,如果有一个几十万字庞大的故事,讲的天花乱坠,语言撑不起来那也谈不上小说。小说、小说,没有语言是不行的。而《满树榆钱儿》的语言在我个人感觉是平实的,又是丰盈的,文化底蕴非常厚重的语言。有一个说法叫浓到极时就转为淡了,功夫不道就演的天花乱坠,但是繁华过后,语言过于平实,但不是平面的,它底下有东西。

    我觉得马平来先生写《满树榆钱儿》在当下的文化语境和小说艺术环境里,在出版这样一个环境里,我个人觉得不会有巨大的商业回报,但是它踏踏实实的对小说有所贡献的,这个贡献谈不上多么了不起,但是因为稀缺,现在这么多小说,拿出来人物谁也不知道。我们中国的小说跟中国的史料传统关系非常密切,在先秦文章和文学不区分的,《史记》的每个列传都可以当成小说,它的人物形象,人物都是这么托出来的。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当中,关于这些历史人物作为信史的定论,其实是刻画人物的方式出来的。在这个意义来说,小说写人物还是正道。比如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数量也好,体量也好,创造的国内的GDP也好,所谓的都是巨大的。大到什么程度?通俗来说挺难以想象的。大家说马平来这个写60万字长了,高原写的还长呢及但是高原跟网络相比,网络写一千万字呢。但是网络文学那么大的长篇没有人物形象。当然这一点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未来文化走向到底如何,到底写人物是不是小说的重要任务?可能有不同说法,但是就我个人来说,写人物仍然是小说的正道。这部小说里面齐月轩、杨志兴隐忍,在中国传统下当中赤胆忠心的类型,像一个青年走向现代文化复兴,最后又进入军统,非常复杂厚重的人物。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人物,足够立得起来的人物群是这个小说的根本。

    第二,关于京味。对当代文学有影响的《四世同堂》,特别是通过电视剧的播出,不管它纯正不纯正,被人们深深熟记。这十几年来确实这个东西没有了,让人惋惜。为什么让人惋惜,我想说一下我所理解的京味。京味不是普通的地域概念,它是文化的概念。如果它是单纯的、是一个冰冷的、没有温度的地域概念的话,那任何东西都有味儿,有贵州味儿吗?有江西味儿吗?当然京味在文学上不单纯是地域特点,它什么内涵支撑起来?这个内涵白先生用通俗的语言来说是面子,这个面子背后是尊严,比如说担当,像这里面的张老先生,因为刘坤柱不明不白死掉了,张先生没有必要死,但是他不死,在担当面子上他支撑不起来,他活不下去,这是京味文学很重要的一点。过去我们理解京味文学就是油嘴滑舌、玩儿,比如大哨、落魄的、八旗的,会说这些东西。其实关于京味那些正面的概念在这本书里都有,所谓的面子、尊严,人的尊严、人的担当、隐忍。如果笼统的说京味是地域概念的话不足以揭示这个概念背后的文化韵味,这种韵味,这种文化概念作为今天的精神资源,在我们当下的历史语境当中确实遭遇很多困难,这一点可以有很多愤世嫉俗的说法,道德沦丧、伤不起扶不起,老人跌倒谁也不敢扶,我们会觉得这个社会出问题了。当然也不能说今天没有京味文学就麻烦了,但确确实实我们关于京味的文化概念、文化的正面价值,在今天确实非常稀缺,也正因此《满树榆钱儿》所赞同的,通过艺术描写不是张扬,但是真正认同的这些文化元素他都推出来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也觉得他跟我们老社会印象确实有关联,它能不能获茅盾文学奖我不知道,但是它确实跟我们的老传统有关系。

    第三,关于小说里面的诗词,我跟马平来一点不熟,但是我看到里面很多诗词我能理解为什么《满树榆钱儿》出自马平来之手。我昨天上万搜了一下这个名字,我发现它跟很多诗词有关联,我百度马平来之后有串链接,我没有点开,但是我发现各个都是说中国诗词。我看到这里面很多诗词,特别是很精彩的对联,我突然理解这部书出自马平来之手。比如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葬花词等等,各种各样的诗词,有白海棠、菊花诗,写的那样精彩,你已经分不出作者究竟是诗人还是小说家,只有这样丰厚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底蕴,或者在形式上、在体制上,在具体的文学题材上,有深厚的多年的给养,他才可能对文化,大来说文化,小来说京味文化,才会有深切的体验,不仅如此,才会使这种体验通过表面看似平衡但实则有韵味的语言体现出来。也就是说这些诗词、这些对联是这个书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非常遗憾,这样的作者在今天越来越少。但同时也非常有幸,马先生,刚才李劲夫先生介绍,他一直以来都是沉浸在这里面,结出了果实,成就了这本书。

    在上述这些方面我都非常欣赏,但实际上这些话没必要说的,不可说,读就是了。研讨会的惯例不能都表达,提一点小建议,但是木已成舟不能再改,对于楚先生的结局我非常不满意。因为楚先生这个结局让我想到《青春之歌》里面,戴眼镜的革命高调的那人最后成了叛徒。为什么你的结局让我有点意外?当我最初看到他跟齐月轩辩论的时候,他的那种冲动、那种极端,我认为他是一个烈士,“叛徒”不应该安在他身上。假设他英勇就义了,结局才是完美的,也是符合历史。我不是说这样不符合历史,但是在历史叙述和关系当中应该有最准确的把握。我觉得楚先生可能是第二个布尔什维克都可以,但是不应该处理成这样的结局。这是第一个我觉得惋惜的。(马平来:我也想把他找回来,如果第二部写到他的话,可以给他找回来。)这个完全是我个人看法,比如可以安排另外一个人当叛徒,他虽然极左,关于中国革命的设想可能不切实际,但是他的信仰,他对历史牺牲是正常的,我个人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当然这个见仁见智。

    在艺术的分寸上我提点小建议,比如这个书你开篇写民国六年,有一些人物的年龄以及跟这个年龄相关的身份还得注意。举例,开篇民国六年,小说结尾写到齐月轩要喝鹤顶红的时候,杨志兴一个箭步充上去,一个箭步感觉他是四五十岁人,但是按照小说的年代,不止七十岁,因为他比齐月轩大20岁,你很难想象70多岁的人会是箭步。杨志兴这个人物从他出场一直到后来,跟他年龄变化的动作、形貌、心理上的变化你没写出来,其实这个人物是特别出彩的。比如他在早期出现的时候,他比齐月轩大20岁,他出场的时候应该40多岁。月娥出场的时候80岁,就算齐月轩15岁生的他,齐月轩在小说出场的时候也20岁了,也就是说杨志兴在小说出场的时候已经45了,到最后,随着20年的变化,他的形貌、他的动作、他的心理应该要有变化的。关于人物杨志兴处理平了,跟他的年龄相关、他的体貌、他的心理,如果有变化的话,这个人物会更为丰满。

    最后说一个小的细节是我非常欣赏的,关于张养虫,什么叫京味?蛐蛐儿。这就是京味。不是玩儿,是从中悟道。真正的京味是在这里面,而不是描写客观的器物。这篇小说非常好,总之我非常欣赏,我也祝贺人文社慧眼出版这本书。

    王升山:我跟马平来的父亲马少波是老乡。我也是一口老北京话,赵大年这样的老北京人跟我在一起,都欣赏我的老北京话。我跟别人说味儿少一点,我要跟老北京人一起说的更多。所以我想,因为您的书几位都评了京味,我就想怎么对京味有这么大的,因为咱们生在北京,但是咱们父母说的都是叶家话,过去叶先生在北京是卖肉的,我父亲出去买肉,那个卖肉的老的师傅全都知道,一说话就是叶先生。我就想叶先生的话跟北京是不是也有联系。我小时候生在军队大院里面,旁边五湖四海的人,就没有北京人。可是我后来说北京话,有一回跟上海人坐在火车上,他说你不是说普通话,是北京话。从那一天我意识到,我确实说的是北京话。所以我想是不是跟叶先生有什么内在的情节在里面。

    刚才几位老师说书写的不“温”不火,不急不燥。福民说这本书没有可说的,只要读就可以。这本书我没有全读完,但是我看的感觉,这本书不是说跟着故事往下走就放不下,我觉得这本书最好的就是你慢慢读。我看书,这种虚构的东西、这种小说的东西已经不再是我看东西的重点,我一般看小说就爱看关于老北京的,关于逗蛐蛐儿、玩鸟,还有后门桥大街,我就想知道到底是哪个后门桥,我曾经在一个胡同里面上学。我现在读书就是找品位,而不是让故事吸引人跟着故事走。我现在看书的时候经常想作者的心情或者作者写书的状态,他们刚才说您这书怎么写的,我想您可能是喝着茶,外面还有鱼竿,如果是四合院里面,外面还有种的石榴或者枣树,我觉得是在那种感觉下你写这本书才出现的这种效果。当然你回忆那些事情的时候,你跟着故事走的时候,心理得有那个状态,还是波澜壮阔的,不会像我看书那样的。

    福民说到追求小说里的故事和人物,我最近看阎连科写的一篇文艺理论方面的书,他把这些小说归无数的类,大体上就是现实主义和后来发展出来的那些,他的总结在世界范围内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然后进入了现代。不管怎么分类,我觉得现实主义的东西还是更多的读者需要,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人在精神方面享受小说,大多数人希望从小说里看一个故事,看那些故事里的人物,他在这方面得到的满足。在这个时代可能有无数的文本,但是大部分的东西还是应该写好现实主义,为普通的人、为大多数人提供阅读或者精神生活的东西,不是说追求无限的更深的现代派的东西。

    说到京味,京味的东西是我最喜欢的东西,当年北京作协九十年代也开过一个会议,大家讨论什么叫京味。我觉得九十年代跟现在相比,这十多年变化非常大,那个时候谈京味,京味还占有一个市场。到今天,京味已经撇到很边缘化的东西。京味的东西真是越来越少,那时候还说北京定京味,北京是大北京和小北京的问题,那时候还在争论这个。现在已经把京味撇在很小的角落里面,刘淇对北京文化说的话是,北京的当代的。这里面全是大北京的概念,已经在这里面体现不出京味的东西。大北京就是五湖四海的这种。另一种是现代的、都市化的。所以京味现在已经变成了很小众的东西,对于老北京人就是回忆过去的生活,或者找那种语言的感觉。对于后来的这些北京人,他们来了解过去的北京。所以京味变成这种东西(白烨:变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变成一种历史了。对于生在北京的人,等我八十岁或者九十岁的时候,谁要听我说老北京话,我就要收费,因为那时候京味已经更少了。

    我觉得我们很多书中,他说他是京味,但是我一看就不是京味,我们不能用北京人常说的话,说“您吃了没有”,像这种话搁在书里面就成京味了?这不是京味。我觉得京味,就像能说北京话的人,当然书面语言跟口语化东西还是不一样的,但是读物,你喜欢这种东西的时候,你一读这种东西,味儿还在语言里面,不是说你搁几个有代表性的词就叫京味了。所以我大部分都给他们否了,老舍先生倒没这样,这都是纯京味的,讲地方话的那些人,比如湖南人跟咱们说普通话,湖南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说普通话,为什么不说普通话?说他自己语言的时候表达的特别舒服,能把他的感情,那里面用的词,通过他的表情都能很好的反映出来。我觉得马平来就做到这一点,我为什么不急着把这本书读完,我每天读书一般篇,然后找找京味,有一种过瘾的感觉。像我们家,我媳妇都被我感染了,外面弄一个鱼缸,那鱼缸是石头做出来的。后来我读刘以达新出的京味的东西,刘以达对京味的理解和了结也非常多。你必须有内在的东西,当然我们说的北京人的那种京味都对,但是我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他是一种感觉出来的东西,不是用几个词就能概括出来的。十多年前有一次开会,我们出了一本崇文的书,也是关于京味的。苏杨就说现在老北京人迁到城外,即便城里的房子留在那,但是房子都被出租,住的是外地做生意的人、打工的人,我们京味如何保存。我觉得他当时说的非常好,房子没有了北京人,北京的东西如何去继承?老北京的风味是由人来传承的。他当时说,房子没了,让这些人住里面,就没有老北京的东西了。后来我读马先生这个书的时候,我往回想,要是没有了房子,光有北京人,我觉得也很难体现老北京的东西。比如说北京人,你要是到了现在的小区里,你也很难找到老北京人的感觉、这种味儿,说话的时候那种感觉都不是太强烈了。等你一进胡同的时候,你看到门墩,好比门当户对这种东西,四合院里的如意门儿这些东西,你看着这些东西的时候,当你看着鱼盆儿,看着榆钱儿,看着种的石榴,这时候老北京人内在的感觉才能出来。所以这本书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特别过瘾。这种民俗的东西也是在书里面,像榆钱儿,榆钱儿我吃过,这种槐树现在北京好像很少了,能吃的那种槐树花儿已经很少了。

    这本书我还是继续的读,我觉得在这样的时候还有人写出老北京京味的书真是不容易,其实京味就在于一个味儿,将来可能写北京的书很多,但不是京味的书,可能就是反映北京生活的书。就像上海人写海派的书,在那个时代海派的东西也无非浓郁一些,京味的东西可能越来越少,可能将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吧。现在军旅文化的东西少了,京味文化的东西少了,没有这种生活、没有这种环境肯定写不出这种东西来,所以是很遗憾的事情。这个时代还有四十多岁以上的人,还喜欢老北京的文化,将来有机会还能发扬发扬,或者上面还能注重一下这些东西,那可能老北京的东西还能延缓一些   

     张昊:第一,对出版社表示致敬。现在文学的混乱实际是理论的混乱,有些作家写某种情绪的宣泄。人民文学出版社能够出这样的书,首先讲究的,传统不是都不要,有新的东西应该发扬。我们读的大学教材,从美国引进的,各种理论都是抄外国的,甚至把同性恋理论弄进来,我们现在认为别人的拿进来就是新鲜的东西。现在的文学现实主义还要发扬,可能有新的东西。出版社能出这个书并不是从经济效益。谁代表中国文化的方向?三个代表,现在书商代表地什么都有,什么挣钱干什么。但是我们的主流文化在哪?

    文学有一个认知作用,不是某种情绪跟我产生共鸣就好。在历史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有一个认知作用,比如北京在民国时期你能知道好多东西。什么叫京味文学?我觉得应该研究,应该出点精品,现在传统文化逐步消失,从社会的发展来讲是进步了,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感到某种悲哀,传统文化丢弃太厉害。这就是观念问题,我们有一个著名画家到延安去,原来窗花是民俗文化,现在没有了,他大声疾呼我们中国的民俗文化哪去了。这部书第一是认知价值,北京市井文化应该是风俗化。第二它的人物形象比较新。没有人物不行,包括某种情绪的发泄,比如齐月轩是一种文学形象,他丰富了文学形象。第三,中国国学的文化在他骨子里面有,虽然他讲的是平庸、是平和,中国从孔蒙以来的传统文化讲的东西到现在都有教育作用。比如讲中庸、平和、和谐,人应该宽容,知恩必报,这些都是在他小说里面体现很深的东西。他所有的人物,你不是一个一个的分析,但是能体会到他全书有一种浩然争气,不管他是什么人,不管他在社会上的角色什么样,包括那几个帮会头都很爱国,这种在作品里面体现很深。所以这个书第一是认知作用,你要了解老北京,不是现在喧闹的城市,什么都是现代的,那不行。传统不能丢,文学还是讲形象,还是讲本质的东西,还是要反映社会历史的变迁,你就是某种情绪的宣泄,你在全国再有名,这样的文学也能获奖,但是非常轻,就像羽毛一样,一吹就过去了。可是现在就是流行这个东西,这样的话方向就会出问题。如果说改进的话,需要往上推的时候细节刻画不深,就像一枝花和齐月轩感情应该往上推了,高潮不高。在细节刻画上都盯着看这个,他俩见面了感情怎么往上推,应该是波澜起伏推到高潮,细节刻画认真一点把他推上来就好了。时间原因我就说这么多。     

    郭政建:听了专家老师的发言,尤其是王老师的京腔,太感兴奋了,读完以后非常过瘾。我播完以后对马老师这部小说,当时的感受三句话,它就像一瓶纯粮酿造的美酒,喝一上一口畅快淋漓,读上一段琅琅上口。因为里面的京味太地道、太准确。有领导的支持、专家的支持,我们京味文学还会坚持下去,不至于慢慢的淡化消失。更重要的还有马老师这样的作者来写这样的作品。李劲夫老师从小长在鼓楼,我是生在朝阳门,对京味文化也是特别喜爱,不仅喜欢吃京味小吃,看北京人艺演出,尤其接触语言,让你不得不马上进入那个情景。我有一本小说,北京人艺一个年轻导演叫何叶,他说对我的小说很感兴趣,问我还有没有,我说有,送给他了。他看完以后说你跟年轻演员说说,从京味语言说一下。什么叫京味?就是大舌头、说不清。只要你把舌头含着说,那就是老北京。我说完全错误,我说你看看《四世同堂》,看到老艺术家们演的,那全是字正腔圆。这部小说的出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太伟大了,这本书的封面给我感受太深了,我如果提前拿到这本书再播讲的话感觉会更好。

    设计封面我不懂,李老师的书法我也不懂,我只说我的感受。首先李老师提的字“满树榆钱儿”,我感觉这几个字就是几棵百年的大榆树,而且是苍劲有力,它又是硕果累累,树上结的榆钱,满的,满树榆钱儿。包括榆树的树皮和枝干都表现出来,所以你不得不联想,如果这本书早拿到手我肯定比现在播的更精彩。因为我也是搞影视剧的,脑子里就是画面,晚上睡觉也在想这些画面。所以从这个字来讲要感谢李老师,这个字太有感觉了。这几句诗我不懂,一幅老北京的清明上河图,我觉得咱们这个更准确,叫“追老师先生神韵,鸣京味感情精髓,观京城历史风云,品皇城百姓精神。”这个写的太好了,这部小说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且是品皇城百姓精神。再看封面上的图,这是一个大门,两杯浓浓的茶,已经告诉读者这是一本京味小说,怎么读法?喝着茶,慢慢的品吧。我觉得这个封面设计太有味道了,就像里面的京味语言一样,完全是相辅相成的。我得非常感谢人文社,这部小说从封面到内容让人感觉完全没得挑。

    我愿意借助人民文学出版社这块宝地再回味一下《满树榆钱儿》的精彩片断。“这都是民国六年了,和皇上在位的时候比,除了头上没了辫子,铁狮子胡同里多了块民国政府的牌子,北京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再读一段105页,蛐蛐儿那一段。“这天下无齐月轩又和老张上到后山,一路磕磕绊绊,……。”

    洪清波:主要的感受跟大家都是一样的,也是因为工作接触这部小说,优点、长处都有一样的感受。私下咱们可以交流,因为你还要写第二部,有一些话我们可以私下谈,就不在这里说了。

    主持人:最后请马平来老师发言。

    马平来:我只有两个字,谢谢。第一,没上过什么学,初中毕业,一点文凭都没有,顶多爱看点书,有阅历。在座起码在文学方面是我的前辈,文学上我只是新兵,刚开始。出版社能够给我出这本书我要感谢。专家们能够认真的读了,给我提意见,感谢。老郭能够认认真真的体会,帮我去播,能够添彩,感谢。人民文学的编辑、各部门的同事都很用心的做这件事,我就是没有展露头角的作家,人家很尽心,所以我只是感谢。说是两个字,实际上内涵包含的非常多,谢谢大家。  (结束)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