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名人访谈
本栏目所称的名人访谈,主要主展示本站领导、编辑、记者、会员对各类文艺人物的采访图文信息。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站务活动  >>  名人访谈
与伟人和名著的心灵沟通
文章来源:《吉林名人》《江城论坛》杂志        访问量:9383        作者:苏洪义        发布:苏洪义        首发时间:2010-11-01 09:52:15
1
2
3
4
5
关键词:四大名著 董志新
编语:
毛泽东对《三国演义》主要取其“三国智慧”的精华,他从小说中读出了军事、政治、组织、外交、经济、人生和思维等方面的智慧;对《水浒传》主要取其“水浒精神”,他从小说中读出了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打虎”精神和拼命精神等方面的精神;对《西游记》主要取其“西游信念”,他从小说中读出了的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坚决的毅力等理想信念;对《红楼梦》主要取其“红楼遗产”。


与伟人和名著的心灵沟通

——访“毛泽东读四大名著”丛书作者、沈阳军区白山出版社总编辑董志新

                                       苏洪义

 

【董志新】1951年生,吉林永吉人。1968年入伍,受教于辽宁大学中文系和中央党校。性喜购书、读书、写书,尤爱文、史、哲。七载连队生活后,历任团、师、军新闻和理论干事,沈阳军区前进报社编辑、副主编、主编,后调白山出版社任总编辑至今。编审,技术三级(俗称文职少将)。中国红学会会员,中国水浒学会副会长、杭州三国水浒文化研究会顾问、辽宁兵法学会副会长、辽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专著十余种,发表文章上千篇。学术论文得过国际会议一等奖。近二十年醉心于毛泽东与传统文化、《红楼梦》与红学、孙子与孔子兵学的思考和探索。所著“毛泽东解读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系列丛书(《毛泽东读<三国演义>》、《毛泽东读<水浒传>》、《毛泽东读<红楼梦>》、《毛泽东读<西游记>》),历经二十余年,超愈二百万字,堪称巨著。经上海人民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万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六万余册,被学界誉为“毛泽东解读和运用‘四大名著’的重量级新著”。 

  我称他为恩师、乡贤和名人,他说绝不敢当,只是舞文弄墨干了点事而已。在吉林籍名人中,董志新总编辑以治学严谨、持之以恒、敏思笃学而饮誉军内外。二十三年前,在他的引领下笔者毅然锁定新闻干事岗位。许多作品经其润色、编辑,跃然《前进报》、《解放军报》媒体,并两度凭剪报本调动工作。

  回眸军旅成才之路,恩师董志新给予我这位小同乡战友加文友的,与其说是思维与作品,不如说是淡泊名利、执著学问的人品和文品。我怀着一种强烈的求知心态,翻阅着他的新著,并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他撰写毛泽东解读和运用“四大名著”的书外心路,或许对家乡有志成才者颇多启迪,应该采访他。现将专访笔录整理如下——


  苏:看到您所著的“毛泽东读四大名著”这套书,我首先感触到的就是选题好,书题就很抓人,值得阅读,值得摆到书架上,甚至值得收藏,留传后人。据我所知,研究毛泽东的著作很多,书店里总能见到好多种,您为什么选择了这个选题呢?


  董:我周围的文友和我接触到的一些读者,也大都有这个感慨。他们也认为在研究毛泽东的领域内,这是个很好的选题。他们说我搞过新闻工作,抓选题有“新闻眼”。你也搞过新闻工作,“新闻眼”也叫新闻敏感性,是指能够抓到读者最关注、最感兴趣、最有份量、最有价值的新闻。

  你知道,研究毛泽东的著作真可谓汗牛充栋,仅改革开放以来就出版了两千多种。从治国安邦、政务党务、统军作战、经济建设、外事邦交、文化教育、信仰哲学等方面研究毛泽东者可谓甚多,成功之作目不暇接。我独独选中毛泽东与传统文化这个具体领域,又聚焦到“毛泽东读四大名著”这个题目,是因为我觉得抓选题要注意“热门”中的“冷点”,新鲜不陈旧,深刻不浮浅,而且有普世价值。

  一方面是伟人,一方面是名著,对于我们这个民族来说,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来说,都有不朽的价值。毛泽东是二十世纪使中华民族挺立起腰杆的东方巨人,这是不需要再论证的;四大名著是世界级“文化国宝”,识字的国人喜欢阅读,不识字的国人喜欢听讲,这几乎是约定俗成的风尚。

  今年,重排的《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电视剧已经开播或将要开播,《水浒传》也在拍摄之中,这证明“四大名著”魅力永存。现在,传统文化回归成为建设新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实际文化建设重要内容,把当代伟人和世界名著二者联系起来研究,意义和价值不言自明。20099月,这套书推向图书市场,到今年4月底,已经销出近万套。

  在社科类图书中,这个销售行情是很不错的,可说是畅销书。不少领导干部、专业学者、高校学生、职场白领、企业巨头与出版社和书店联系买这套书。我到外地开会,也遇到不少类似情况,说明这个研究和写作题目适应了读者需求。现在有句话叫“终端看效果”,从读者热买喜读来看当初的选题定位是对头的。


  苏:万事开头难,研究“毛泽东读四大名著”首先会遇到资料上哪里去搜集的困难。我想知道这个首当其冲的困难您是怎样克服的?与此相联系的另一个问题是您是如何想到要做研究“毛泽东读四大名著”这件事情的?


  董:说起来,这也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是不断积累知识的产物。我平时读书看报有个习惯,就是见到自己认为有用的、感兴趣的、值得保留的内容,就剪裁、复印或抄写下来,存以备用。我在“毛泽东读四大名著”《丛书后记》中,也讲到这个意思。文中引用庄子的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意思是指事情开始时较简单,将要完毕时则较繁巨。

  我写作毛泽东读“四大名著”即如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那时研究儒家兵学和《孙子兵法》。研究《孙子兵法》,我个人的课题是“毛泽东读《孙子兵法》”。这样,凡是遇到有关毛泽东读书的资料,我都留起来。二十年前,我只是积累了一些毛泽东谈关云长、诸葛亮、孙悟空和贾宝玉的资料,写了诸如《关云长不如彭老总》、《关圣帝君一个土豪也不曾打倒》等随笔或札记,并由此每有所得,欣然忘食,日渐丰饶。

  资料越来越多,思路越来越清,渐渐地由写几篇短文发展到要写几部书稿。我不断积累资料和研究,这是我小有成功的必然性,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积之十年,必有成效。”积之渐多,我从研究“毛泽东与《孙子兵法》”到忽然有一天产生研究“毛泽东读四大名著”的动机,这是偶然性。偶然存在于必然之中,说到底还要感谢积累资料这种读书习惯。

  尚若随读随丢,黑瞎子掰包米----到头一穗,哪里还会有这个研究和写作题目呢?毛泽东是真正“读书破万卷”的人。有关他解读和运用“四大名著”的记载,我搜集和梳理到的就有数百处之多,这还仅仅是我目力所及的,尚未披露和我无缘见到的,还不知有多少。在资料的占有上,当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因为没有资料的全面性便无所谓结论的权威性。

  我广泛搜求,查阅了数百种图书,翻阅了难以数计的报刊,共得毛泽东读“四大名著”资料800余条,在同类著述中可谓是占有资料最多的,但我深感还有相当部分资料没有披露,或虽已披露却不为我所知。

苏:积累资料是研究的前提,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巧妇难为无米之饮”嘛。可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四大名著”资料众多,怎样把这些资料考证到确实,梳理出脉络,并将其撰著成书呢?

董:这并非易事。找到的资料,绝非“剜到筐里就是菜”,还要进行考实的工作。一般说来,凡是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等公开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中查到的资料无疑是权威的;党史军史著作中的资料也是权威的;严肃的回忆录、纪实文学之类,一般也是可信的;而有些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或回忆录中的资料,其可信度则大打折扣,甚至有的明显让人信不过,此类资料我都尽力查到原始出处,并反复核实,择善而从,确实而用。

  有些资料是可信的,录自当事人的回忆,但传闻异辞。对此,我优先采录较客观、准确、真实的。这套书在介绍毛泽东运用“四大名著”情节、人物、典故的背景时,实际上涉及的是党史和军史的历史资料,为保证这些资料的准确性,凡是有可能的,我都与《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等权威性著作做了核校。这套丛书的资料,其实都是史料,都应该有信史的特征。这是上不辜伟人,中不欺今人,下不负后人的态度。


  资料的脉络把握和书稿的框架结构是有联系的。我当初拟定了三种书稿结构:一是按照毛泽东的实践经历,写出他在不同历史阶段读“四大名著”的情况;二是按照四部小说故事的发展脉络,写出毛泽东读“四大名著”的各种情况;三是把两前二种方式相交叉,以“四大名著”情节延伸、故事发展、人物形象为经,以毛泽东解读和运用“四大名著”的内容为纬,结构每一部书,最终我采用了第三种办法,但又不太拘泥于此。

  首先,把要表达的内容分为若干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四大名著”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的评论;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四大名著”思想和艺术的借鉴;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四大名著”词语典故和故事典故的运用;第四单元是毛泽东对“四大名著”人物形象的漫议、鉴赏和征引。

  如是谋篇布局,使结构均衡些;但有些同类内容,只能分散开讲,比如毛泽东借鉴三国故事阐述人才思想的内容,在《三国都有知识分子》、《群英会上的英雄大多年轻》、《错用关羽马谡》、《曹操懂用人之道》、《刘备这个人会用人》、《“青年团员”周瑜挂帅》等篇章中都有,把这些篇联系起来思考,对毛泽东借鉴“四大名著”中人才思想的情况,也就有了全面系统的把握。


 
苏:您研究“毛泽东读四大名著”的时间很长久,对毛泽东的读书体会一定有较深刻较透彻的了解。毛泽东读书确有过人之处,每每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那么,他在“四大名著”中悟出了什么?或者说他最有特色的读书感悟有哪些?

  董:我也曾经长时间多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作为大思想家、大文化人,毛泽东的思想无疑是敏锐深邃的,他漫评漫议“四大名著”的内容可以说极其丰富。他读“四大名著”有共同的方法和体会,比如都注重从实际需要的角度到书中去寻求精神营养,对名著所包容的思想内涵有不同以往的价值选择。

  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成果主要体现在为每部书写的《自序》中。毛泽东对《三国演义》主要取其“三国智慧”的精华,他从小说中读出了军事、政治、组织、外交、经济、人生和思维等方面的智慧;对《水浒传》主要取其“水浒精神”,他从小说中读出了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打虎”精神和拼命精神等方面的精神;对《西游记》主要取其“西游信念”,他从小说中读出了的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坚决的毅力等理想信念;对《红楼梦》主要取其“红楼遗产”,他从小说中读出了《红楼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他借用一位西方学者的话说“《红楼梦》超过了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和莎士比亚”。

  当然,这些是毛泽东感悟的主导方面,他还有许多精妙绝伦的评论观点,散布在各篇文章当中,有时我反复读这些评论,都觉得他的个性化的见解,即使与现当代最出色、最高层次的文艺评论家、古典小说研究家的评论相比较,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可说胜其一筹。还没有人自信的说自己对“四大名著”的评论已经从整体上超越了毛泽东。


  苏:研究和写作都是艰苦倍尝的精神劳动,思维机器的转动是很耗费脑细胞的事情,“爬格子”的苦辣酸甜只有过来者才能品味和道出。您这煌煌二百万言,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能讲讲您进程中的困难及其克服吗?


  董:同行易于理解和交流,你可以推测出其中的难度。我做这件事情主要遇到了三难。先是搜集资料的困难。毛泽东解读评论“四大名著”的资料散见于相关的各种图书、杂志、报纸之中,你要东一段西一条地去寻找。我为此买有关毛泽东的书七百余种,买研究评论“四大名著”的书九百余种(其中仅红学书就六百余种),沾贴各种剪报十余册,复制资料书几十种。
 
  这些图书资料都读过或翻过,劳动量大得惊人,光读书笔记、资料提纲就做了不知有多少。其次是提高学术水准的困难。《三国演义》等四部书有六百年到三百年的评论史,毛泽东的解读和评说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你只有多读书,多读论文,你才能了解“四大名著”的传播史和评论史,你才能了解各家各派的观点,你才能站在学术的至高点上观察问题,你才能“辨彰学术,考竟源渊”,使自已学术根基深厚,视野开阔,起跑线靠前。

  这其间“强身健骨”的功夫万万少不得。第三难是实现深入浅出的表达境界难。专著要学术水平,也要为读者喜闻乐见。撰写时我力求生动而不呆板,流畅而不晦涩;语言通俗,段落短小,乃至“背景”亦附之以故事,尽量寓理于事,达到浑然天成的行文境界。对毛泽东的评说和征引,我力图做到讲清三个方面:讲清评说的具体历史背景,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

  介绍小说中相关的情节、人物、词语,使读者(尤其是不熟悉“四大名著”的读者)对毛泽东评说征引的小说内容有个完整的把握;在做到前两点的基础上,揭示毛泽东解读和运用的微妙之处,欣赏其智言睿语的丰富内涵和无限风光。至此,毛泽东的读书经验也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地显现出来。当然,“三难”的克服主要在于有一种精神,有一种付出,有一种追求。我曾经把“默默努力,久久见功”八个字做为座右铭,为写这套书,为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读者,我几乎投进去所有的业余时间,节假日和双休日更在所不辞了。

  头几年,我还不会摆弄电脑,女儿文斐和女婿德龙,经常工作在电脑旁,前两部书稿都是他们打的。四部书全部写完,又是女儿女婿选配制作了全部插图。我们几个常常是上班忙工作,下班忙书稿,家务活自然较多的推给了妻去做。她那时每天教学,学校离家远,很忙很辛苦。
 
  但是,她保障家里的“后勤”,不以为苦,却常引为自豪。一家人为此同心协力,其乐融融。其间,央视数次重播“四大名著”的电视连续剧,漫议“四大名著”就成了家人闲聊时的话题,不用说这是一种很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亲人的支持,友朋的帮助,一直是我持之以恒研究和著述的动力。同时,这也是苦中有乐,累而心怡,是一种精神享受。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1   条】
文章评论
峰玮蔚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7-13 20:58:25)  
欣赏!问好!
大原飘风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2-13 11:31:57)  
大家风范。佩服。
苏洪义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1-02 18:14:09)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在辽西某部任团政治处宣传兼报道干事。常到军区《前进报》送稿(那时,发传真件都得到地方邮局发,部队尚未开通军线)。政工编辑室主编董志新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培养,使我由一名新闻写作的门外汉,渐次入门。然而,除了恩师对弟子的悉心帮带外,我从未请他吃过一次饭,他也不让我请——知道我两地分居,爱人没工作,哪有余钱请客?回首自己的成长,一辈子感谢《前进报》的几位老同志,董志新、孙炳悉、杜树人。
苏洪义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1-02 08:34:54)  
同为文化人,较比董先生的执著真是自惭行愧,也从中悟出许多道理。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