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枫叶之乡征文
专项开展“枫叶之乡”诗词联赋征集大奖赛活动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征文天地  >>  枫叶之乡征文
【枫叶之乡景区之六】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文章来源:本溪县旅游局 中国诗赋网        访问量:3585        作者:七巧        发布:adnim        首发时间:2011-06-30 08:28:14
关键词:
编语:
关门山森林公园 关门山水库 本溪水洞 观音阁水库 汤沟森林公园 铁刹山森林公园 天龙洞 关门山生态园 汤沟风景名胜区 大石湖风景区 大地森林公园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简介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地处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位于驰名中外的本溪水洞附近,总占地面积6.9公顷,建筑面积5040平方米,陈列面积3000平方米,展览区分序厅、主展厅、英烈厅三个部分,并有多功能影视厅等综合服务区,为抗联史实陈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广、史料最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参观、学习、教育、研究与一体的综合性陈列馆。于2007年5月28日建成开馆,2008年3月1日实行永久性免费对外开放,年平均接待国内外参观者60余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宁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单位、本溪市花园式单位、本溪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展厅共有12个展室,陈列布展以“林海雪原,抗联英雄”为主题,以东北抗联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战役为线索,通过大量的史料、照片、图表、文物、实物,以及抗联浮雕、场景复原等陈列形式,配和多媒体、声、光、电等现代展示手段,全面、真实、准确、系统的反映了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的艰苦斗争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抗联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热情讴歌了抗联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展厅内的抗联密营复原场景气势宏大,人物形象逼真;陈列展线融入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休闲广场及展区内设有便捷的残疾人步道等设施,可容纳百余人多功能影视厅为参观者学习、交流和研讨提供了便利条件。

  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建筑古朴别致,庄严肃穆,乳白色石材与橙黄色木板相间的外墙装饰给人以置身深山林海的自然感受,给观众以穿越时空的历史遐想。陈列馆坐落于县城小市汤河东岸,这里依山傍水,林木苍翠,地势开阔,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连接本溪水洞—关门山—铁刹山—五女山黄金旅游热线的红色纽带,是汇集辽东红色旅游与风光旅游的理想境地。

摩天岭大捷

    在辽宁省本溪市与辽阳市的交界处,有一个高高的摩天岭。6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抗联一军激战日本兵的战场。

    1936年5月23日,杨靖宇主持一军军部在本溪汤池沟召开了一师党的干部会议。会议决定一师三团从本溪、凤城中间突破,进入辽阳,越过南满铁路和辽河,直插辽西、热河西征。四团和六团在三团两翼活动,以便分散敌人兵力;杨靖宇则率领军部和直属部队由本溪向宽甸、辑安活动,以掩护西征部队的行动。

    6月28日,部队从铺石河踏上西征之路。西征途中,尽管部队昼伏夜行,仍然被敌军发现。敌军调动了大批兵力围追堵截,西征部队只得放弃原来的计划,边打边走,迂回行军于辽阳、本溪、凤城的崇山峻岭之间,前进十分艰难。7月8日凌晨2时,西征部队到达岔沟姜家堡子(今岫岩满族自治县大房身乡太阳村)。在这里,抗联一师西征领导人召开临时会议,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三路回师根据地。其中以师部、保卫连为一路的部队,在7月15日中午行军至摩天岭时,与驻连山关日军守备队第二中队展开激烈枪战。此役歼灭日军队长今田大尉及所率日军80余人,缴获长短枪数十支。下午,又与尾追的千余之敌激战数次,歼敌60余人。战斗中,一师参谋长李敏焕在接替机枪射手射击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17岁的警卫员刘福林为了抢救李敏焕,同时牺牲。

    7月下旬,返回本溪、宽甸、桓仁老游击区时,400余人的抗联部队只剩下百余人。其中少年营一连回撤时,在北交界碑(今海城所属)与敌人遭遇,经殊死战斗后,全连只剩下连长张泉山和两名战士。为了不当俘虏,他们毅然毁坏枪支,纵身跳下悬崖。

    摩天岭大捷声震东北,严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心。西征成为抗联斗争史上光辉的一页。

  

 

西征壮歌  

  70多年前,在烽火连天的东北敌后战场上,有一段与南方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摇相呼应的千里西征,成为东北抗日联军最为艰辛、最为漫长、最为悲壮的一段征战史话。

  从1936年开始,日本关东军制定了极其疯狂而残酷的“满洲国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妄图一举剿灭东北抗日联军。当时,为了与北上抗日的中央红军取得联系,扩大东北抗日游击区,粉碎敌人大讨伐,杨靖宇将军毅然实施了“跳出包围圈,到日伪统治相对薄弱的西部作战”的战略构想。辽宁省本溪县的和尚帽子山是东北抗日联军西征的最早出发地。1936年6月,杨靖宇将军在这里召开了西征动员大会,决定由抗联一军一师从本溪、凤城中间突破进入辽阳,越过南满铁路和辽河,直插辽西、热河。6月28日,一师400余名将士由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率领,从铺石河踏上西征之路。敌人调动了重兵围追堵截,西征部队边打边走,迂回于辽阳、本溪、凤城的崇山峻岭之间。途中,肺病发作的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在被护送回和尚帽子山密营地休养时,不幸被日军包围,突围中壮烈牺牲。7月8日凌晨,西征部队到达岔沟姜堡,抗联一师在这里将部队化整为零,分兵回师根据地。7月15日,师参谋长李敏焕带师部和保卫连翻越辽阳与本溪交界的摩天岭时,与驻守连山关的日军守备队遭遇,经过激战全歼今田中队长以下48人。但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参谋长李敏焕、少年营一连连长张泉山及三名战士壮烈牺牲。

  第一次西征的失利并没有使杨靖宇丧失西进的决心,他随即把部队改为骑兵组织了第二次西征。1936年11月下旬,抗联一军三师在师长王仁斋的带领下,冒着凛冽的寒风,由本溪外三堡出发挥师西进。然而,当骑兵部队冲破敌人的封锁拦截抵达辽河东岸时,往年冰封千里的辽河竟然没有封冻,几百名将士来不及惊鄂,便与穷追不舍的日本关东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杀。被阻隔在岸边的抗联战士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拼死撕杀,伤亡惨重,剩余不到百人的西征部队奋力突围返回清原、兴京抗日游击区。抗联第1路军的两次西征先后失利了,但却从战略上动摇了日本关东军对南满根据地的大讨伐,并在西征途中打击了日军,扩大了东北抗联的声威,极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热情。

   1938年6月,周保中将军领导的抗联第二路军从吉东根据地开展西征,向黑龙江省五常县的九十五顶子山挺进,准备与活动在那里的抗联第十军会师。8月15日,抗联第四军连续突破敌人20多道封锁线,当冲杀到五常县的拉林河畔时,队伍从出发时的1200人已锐减到100余人。面对眼前由日军精锐部队组成的最后一道封锁线,第四军的将士们于当天午夜向敌人发起了勇猛的冲锋。由于缺少子弹,许多战士用刺刀与日军拼死搏杀,当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率先冲到拉林河时,身边只剩下10几名杀红眼的战士,不足几十米的冲锋线上流淌着战士们殷红的鲜血。在随后与敌人的周旋和激战战中,军长李延平重弹牺牲,当副军长王光宇率领4名战士渡到河岸并到达九十五顶子山时,却再次与敌人遭遇,短暂惨烈的一场鏖战后,第四军的最后5名勇士全部英勇牺牲。1938年10月28日,抗联第二路军的另一支部队到达乌斯浑河边时,遭到1000多人的日伪讨伐队包围,妇女团指导员冷云带领身边幸存的7名女战士为掩护大部队突围,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手挽手步入波涛翻滚的乌斯浑河,写就了抗联西征史上可歌可泣的“八女投江”壮举。

 正当抗联第四军在拉林河畔浴血奋战的同时,1938年8月,抗联第三军西征部队从北满根据地开始了以黑龙江松嫩平原为目的地的西征。进入冬季,战士们在零下40度的严寒中与敌人打仗,他们吃草根、啃树皮、吞棉絮,面队强敌、饥饿和寒冷,抗联将士用钢铁般的意志挑战生命极限。正是在那极其严酷的生存和斗争环境中,一首脍炙人口的《露营之歌》在雪原林海的篝火旁诞生,在身处险境的西征将士中传唱,激发起抗联将士不畏险阻不畏强敌的必胜信念和勇气。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跋涉,1938年12月,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率领抗联西征部队突破日军重重封锁,与抗联第三军先期到达这里的两支部队胜利会师。

  在东北抗联的西征路上,尽管三路大军只有第三路军800多人最终到达了目的地,但是,抗联将士昂扬西进的苦战和血战,最终粉碎了日军十几万重兵剿灭抗联部队的罪恶企图。因此说,东北抗联的西征不论胜败与否,都蕴藏着战略上的主动,蕴藏着苦斗中的光荣。经历了西征艰苦岁月的磨难和考验,抗联将士愈加坚强,抗联业绩愈加光显,抗联精神愈加宝贵。今天,当我们走进白山黑水重温这段战史,抗联西征将士那饮冰卧雪、越马横刀、同仇敌忾的高大形象仿佛就在我的眼前,那铿锵有力、震撼山河、昂扬奋进的西征壮歌就在我的耳畔回荡:“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灭,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冰趟子”伏击战

 1937年3月初,寒风凛冽,冰雪层层覆盖着东北小兴安岭起伏的山林。为打破敌人的“讨伐”计划,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率领骑兵和第六师张光迪部共200余人,从汤原根据地出发西征,到达海伦与通北交界的山里,与活动在这里的五师蔡近葵部会合。部队刚刚住下,就有消息报来:日伪军800余人已进山“讨伐”,正向我军奔袭而来。敌人前阻后追,军情十分紧急。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赵尚志当机立断,马上集合部队,连夜火速向通北东山里转移。他决定,把敌人引进山里,寻机设伏,狠狠打击一下敌人的嚣张气焰,以摆脱敌人的追击。赵尚志率领部队转移后,便有一股敌人尾追而来。当部队来到一处山路狭窄、两侧山坡树林茂密的地方时,赵尚志命六师一部20余名战士,在前方隐蔽设伏,诱敌深入;又命其他部队,前进一段路程后,沿山脊返回山路两旁的半腰处,待敌伏击。不出多时,一长串马爬犁出现在前方,爬犁上坐着100余名日军。“砰!砰!砰!”前方打响了。马爬犁上的日军立刻人仰马翻,敌人纷纷滚下爬犁,趴在雪地上拼命抵抗。打了一会儿,日本鬼子发现我兵力不多,便集中力量发动进攻。战士们边打边撤,巧妙地把日军引入山腰处我军伏击圈。赵尚志看见一群群气势汹汹的日伪军冲上来后,一声喊:“打!”顿时四挺机枪一齐怒吼,鬼子兵应声倒地,死的死,伤的伤,于是敌人慌忙后撤,仓惶而逃。日军一大尉军官当场被击毙,死伤30余人。战士们还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毛毯等物品。赵尚志认真分析了形势,认为敌人决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调来大批军队再次反扑,进行报复。于是决定部队迅速前进,甩开敌人。当部队来到一个叫“冰趟子”的地方时,赵尚志看了看地势,立即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冰趟子”是通北县城从西向东进入山沟里的必经之路。坡上的山路旁,有4座大木营,每个屋子能住一、二百人,是来往山里的车马店。在木营附近,有常年流淌的山泉,冬天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在山路北面形成一层层、一片片高低不平的冰甸子,当地人称之为“冰趟子”。赵尚志在木营里召开班以上干部会议。他说:“这4座大木营很坚固,可以固守;沟的两侧是山林,可以设伏;沟口很窄,可以截住敌人的退路,又可以打敌人的援兵。总之,这里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战场。”赵尚志决定在这里布置一个“口袋阵”,重创敌人,让日本鬼子再尝尝抗联战士的铁拳。他让大家抓紧在这里抢修工事,以迎接更大的战斗。干部、战士们分头行动,在每个木营的墙上都挖了一排排枪眼,院套的矮墙上也构筑了工事,还用冰雪浇注了交通壕。在山路南的沟林旁也布置了伏击阵地。战士们严阵以待。3月7日傍晚,日军竹内部队守田大尉率日伪军800余人,沿山沟口向“冰趟子”木营攻击前进。

一群伪军首先被打退,接着约200名日军在机枪和炮火的掩护下,向木营凶猛地扑来。山路、冰层上布满了敌人。我军六挺机枪同时向敌人开火,子弹、手榴弹雨点般地飞向敌群。日本鬼子倒下一排,又一排冲了上来。受伤的日本兵也趴在冰面上继续射击。战斗异常激烈。随着敌人后援部队的不断到来,敌人更猛烈地发动了第二次、第三次进攻。沟里冰趟子上的敌人趴着不敢动,有的掉头就跑,日军指挥官狂舞战刀命令冲锋。为了牵制敌人,减轻正面部队压力,赵尚志派多股小部队,从两侧密林和北部河沟中拦腰突袭敌人。敌人仗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集中攻打正面木营。20多名日军一度占领了左侧一个木营。赵尚志大声命令少年连,趁日军立足未稳,坚决夺回这个阵地。少年连两个班战士,在排长赵有财的带领下,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搏斗。左侧木营终于失而复得。战斗一直从傍晚打到后半夜。日伪军的尸体一排排地盖满了山沟的冰面。夜里,严寒冻得拉不开枪栓,机枪打一阵就“哑巴”,手也冻得伸不直。我军战士们就轮流到木营里用铁桶炉子烤枪、取暖。而趴在冰洼雪地上的日本兵被冻得身体僵硬,无力进攻,枪声也渐渐稀疏。我军却越战越勇。赵尚志命令加强沟口堵击,不让敌人逃跑。这样又杀伤一大批后撤的敌人。深夜,敌人只好趴在冰雪里被动挨打,无可奈何地等待援兵到来再行进攻。就在我多股小部队袭击敌群的同时,主力部队趁夜安全撤离战场。这次战斗击毙日伪军200余人,击伤、冻伤100余人。日军守田大尉等7名指挥官在战斗中被击毙。我军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给养。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我军以牺牲7人的代价,给日伪军以致命打击。“冰趟子”战斗是我抗联部队英勇顽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

  

 

痛歼邵本良部队 

  邵本良为土匪出身,曾混迹于东北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边镇守使于芷山为扩大反革命力量,从吉林东部8个县各抽25人,以此为基础组成东边道保安游击队,任邵本良为队长。因邵死心塌地当汉奸,日本侵略军提升邵本良为东边道少将讨伐司令,促其变本加厉与人民为敌,疯狂绞杀抗日力量。1936年春,杨靖宇采取诱敌深入、待机歼灭的方法,率一军军部向桓仁、本溪地区转移,邵紧追不舍。4月,一军军部与一师在桓仁四平街会合,并召开干部会议研究歼敌办法。鉴于敌分3路,其东、北两路是各县的讨伐队和自卫团,中路为邵的主力,于是决定继续沿桓仁、宽甸、本溪、凤凰城边沿地区有利于歼敌的地势行进,集中主要兵力消灭中路邵本良主力部队。4月30日,杨靖宇率部到达赛马集地区(当时属本溪县),在梨树甸子设伏。邵从4月23日即尾追抗联部队,到4月30日已被拖了940公里。邵虽多次被杨靖宇打败,自认“诡不过杨靖宇”,但仰仗其有日军撑腰,事先飞机侦察又未发现情况,就大摇大摆地以密集队形进入山口。待邵主力全部进入“口袋”后,抗联居高临下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不到半天即将进入伏击圈的一个营约500人全部歼灭。此战毙伤敌人80多名,日军炮兵中队长菊井少佐亦被击毙。邵本良的脚被打伤,乘混乱之机由勤务兵背着并带20余名残兵逃走。抗联缴获迫击炮1门、轻机枪2挺、长短枪百余支、军用电台1部以及其它大量军用物资。

 

 

八女投江

   1938年夏天,日本关东军纠集伪蒙、伪满军在松花江下游展开了“三江大讨伐”,东北抗联第4、5军为摆脱困境决定向西转移,遭到日军多次围追堵截,牺牲了很多抗联战士。10月,东北抗日联军第5军第1师的一支百余人的队伍被乌斯浑河挡住了去路,队伍中有第5军妇女团的八名女战士,她们是:冷云(原名郑志民)、胡秀兰、杨贵珍、郭桂琴、黄贵清、李凤善、王惠民、安顺福。抗联队伍经过几日的奔袭,战士们又饿又累,师长决定在岸边休息一夜明天早晨过河。10月的北方天气已经非常寒冷,部队在河畔露营后,燃起了几堆篝火取暖。日伪特务葛海禄发现了江边有篝火闪动,向日本守备队报告有抗联战士在江边休息。后半夜,日军熊本大佐集合了一千多日军与伪军将抗联战士包围。拂晓时,抗联战士们发现了日军,急忙向外冲。冷云比较冷静,命令七名女战士卧倒,敌人没有发现她们,向大部队逼近。此时情况十分危急,在此生死关头冷云果断地组织女战士殿后,从背后袭击敌人,吸引日军火力,掩护大部队突围。敌人一下子慌了神,以为中了埋伏,慌忙抽出一部分兵力向她们还击,大部队乘机突出了日军的包围圈。冲出去的同志最后听到她们齐声喊――“快往外冲啊!保住手中枪,抗战到底!”日军在得知她们只有八名女兵时,变的更加猖狂边打边叫:“乖乖投降吧!皇军不会亏待妇女!”当大部队发现还有八名女战士没有冲出日军的包围后,多次组织抗联战士回来营救,因日军火力强大未能成功。被包围的八名女战士投出了最后一颗手榴弹,趁敌人卧倒的机会,毁掉枪支,挽臂涉入了冰冷的乌斯浑河中……写下“八女投江”的壮丽篇章。 8名女战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她们年轻的生命,她们中最大的25岁,最小只有13岁。

   “八女投江”体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敢于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东北抗联第2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得知“八女投江”后,当即题写了“乌斯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标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以“八女投江”为题材拍摄了一部电影《中华儿女》,女英雄们的高尚气节强烈地感染了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民。1986年9月7日,为纪念八名女烈士,建立了一座巨型“八女投江纪念碑”。全国政协副主席康克清为其亲笔题词:“八女英灵,永垂不朽”。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