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第一章 菁葱校园始识君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807        作者:一刀也        发布:一刀也        首发时间:2021-09-02 10:49:02
关键词:诗赋网
编语:
第一章
菁葱校园始识君
  戴师明光先生,1918年出生,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山大学,解放初期为人罗织,含冤入狱,后被远放内蒙。10年后南返家园,躬耕陇亩,艰难度日。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其应聘到了海康县(现雷州市)纪家中学任教。
  此前,戴师明光先生的诗名在雷州半岛早已为人所知。他的名字对我来说已是如雷贯耳,令我敬仰。他出口成诗在雷州传为美谈。1949年,他曾出版了个人第一本诗集《星桥心籁》,他的恩师黄海章教授给诗集作了序。
  我首次见到他是1978年9月,那时我在海康县(1995年撤县建市)纪家中学就读高中二年级。那是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早上,阳光明媚,清风缕缕,绿树掩映、环境幽雅的校园显得清新秀丽,处处洋溢着催人奋进的青春气息。上课预备铃响时,同学们纷纷进入教室。只听有同学说:“快看呀,戴明光老师给我们上课来了。”我从课室窗户往外望去,只见一个身体消瘦、精神矍铄的老者手持课本,在戴连亨校长的陪同下,向教室慢步走来了。
  他时年60岁,任高二(六)班语文老师。这是历尽坎坷、饱经风霜的老诗人,戴连亨校长向同学们对他作了简短的介绍后,便出了教室。他目巡了一番教室,便打开学生花名册点名,随即开始授课。
  他任高二(六)班的语文老师,我觉得很幸运。我喜欢随着他那坚实的声音,走进文本,理解文本。我尤其喜欢听他讲解古诗文,他引经据典,从容不迫,收放自如,娓娓而谈,让我不禁油生敬佩。
  我至今仍记得他吟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情景:“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这是李白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意境雄伟,变化惝恍莫测,缤纷多采的艺术形象,新奇的表现手法,向来为人传诵,被视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戴师明光先生声情并茂,由表及里,分析细微,加深了同学们对这首名诗的鉴赏。
  他家乡是雷州市纪家镇包金村,位于北部湾畔,距离纪家镇十多公里,那时还是一个穷村庄,交通不便。村民世代半耕半渔,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十分艰苦。他到纪家中学代课后,长住学校,我与几位学生课余喜欢到他宿舍,向他请教学习上遇到的问题。风清月白之夜,我们还常相邀到他住舍前,或坐或站,听他弹琴、拉二胡、唱歌曲……师生同欢,其情悠悠,其乐融融。他住舍前那几棵高大挺拔的马尾松树,夜风中飒飒有声,与我们的笑声、歌声交织在一起,给月夜增添了几许悠长韵味。
  他到纪家中学任教不久,便写了一首七律《到海康县纪家中学》,抒发个人迎来新生活的喜悦之情:“二十余年恋栈忱,人民学府喜重临。林林校舍超吾想,济济诸生悦我心……”该诗在学校的墙报上一展出,立即吸引了教师、学生争先阅读。我这是首次读到他的诗作。正是受他的影响,我渐渐爱上写作,课余常写些诗歌、散文习作请他教正。
  我对文学的爱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不但随时给我批改习作,还把我的作文作为范文在班上宣读。他还常借书给我阅读。有一次,我从他处借阅《诗刊》(他自费订阅),几天后趁上课时送还给他,并对他道谢,他很高兴,在课堂上表扬了我。
  他还常给我们推荐在报刊上读到的好诗。那时国家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不久,一位华侨就女儿回国考入中山大学喜而作诗,该诗发表在北京《诗刊》杂志,诗为:
                                                            喜事从天降,高考逢门开。
                                                            纤纤盘中枝,沃沃大地栽。
                                                            十七升中大,长征七十年。
                                                            宏图卷复卷,八亿永相连。”
  戴师明光先生给我们分析了该诗的写作特色,并就“十七升中大,长征七十年”的数字妙用作了评述,让我获益匪浅。三十年后,我对此诗仍存有深刻的记忆。
  我写了一篇题为《追踪》的习作,该习作以解放初期发生在我老家剿匪之事为题材,我利用星期天一口气写了数千字,戴师明光先生不厌其烦地给我批改,肯定了该习作的价值,并写下评语。多年后,我采访了村里一位见证当年剿匪之事的张姓老人,对此文的内容作了充实。此文后来在雷州市委主办的《雷州报》上刊出,这是后话。
1979年7月,我们迎来了高中毕业季(当时高中仍是两年制)。临近毕业,全班同学与戴师明光先生和有关学校领导、老师在操场合影后,我同李琼、戴寿成等几位同学还特地与他相依合影。他当夜于灯下作了一首五律《为毕业班同学题照》:
                                                   临别同留影,依依不舍情。
                                                   襟怀连一片,视野接前程。
                                                   共感晨光好,遥知远景明。
                                                       尚期重见日,再合凯歌声。
  同学们相互传抄此诗,把此诗当作毕业最好的礼物。我后来写有诗《月夜忆师》:“偶闻筁子一声声,撩起当年惜别情,相依留影欣长伴,永记遥知远景明”,就是记述此事。
  我与戴师明光先生相处一年,聆听他的教诲,这是一种温馨、是一种回忆、是一种眷恋。春雨无声,潜润万物;大海有容,尽纳百川。多少年后,我曾数次路过纪家中学,回望那给我几多教诲的母校,回想起敬爱的老师,心中的那股暖流,总会随着青春的梦想而不息流淌!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三十年后,肖瞄同学发起在雷城举办高中同班同学首次聚会,我因事未能从东莞赶回参加。2015年10月,肖瞄同学再次发起举办高中同班同学在湛江聚会,我趁国庆长假从东莞赶回,但强台风“彩虹”却不期而至,搅乱了大家的心绪,同学们只好匆匆分散回家。
  1979年7月,我高中毕业并参加了高考,刚从考场出来,就接到父亲托人送来的一封信,那是父亲前天因重病入住湛江市人民医院时写的。我一时天昏地暗,六神无主,匆忙收拾好行李,回到10多公里外的老家双水坡心村。第二天一大早,我走了五公里路,到了遂溪县河头镇坐车赶到70公里外的湛江市去。
  我没有向同学告别,也没有向戴师明光先生告别,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校园。那年,我还没年满18岁,不知道未来的人生道路怎么走,生活的曙光在哪里。我后来才知道,我高考落榜回乡后,戴师明光先生曾多方打听我的踪影。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