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类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砸砖厅  >>  评论类
劳劝奉古,斯成大器 ——读二月河“落霞三部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7781        作者:王禅童        发布:禅童的诗        首发时间:2016-02-24 22:39:55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现如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这是一个不得不令人深思的问题。或许有人不以为然,似乎“低头族”的急速增长相比于更为棘手的住房、医疗、教育问题,并不那么地直逼人心。诚然,住房、医疗、教育问题,抑或引人注目的国际局势等等,都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人类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是社会发展和文明前进的中坚力量。
   互联网能够便捷地共享信息和知识,却无法共享思维与逻辑;现世繁华能够得心应手地娱乐大众,却无法促进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繁荣。一个民族的智慧与文化,不仅仅体现于其建筑之美、曲艺之华、机巧之精,而且反映于其礼仪、哲学、经验、方法,自成不凡之气度。所谓“读书养气”,修养的就是这种民族传承的气度,或者,是时代铸就的气度,所以,无论”浩然“或者”华贵“,都实属难得。读史知世,读人克己,读礼乐而知规矩,读诗词而明情理,读传、序、文、记、小说,了然千年百态,读古今中外名著,蔚为磅礴大观。或许阅读方式会变革,但书籍带给人的效用,至今,也永远无法被取代。
   可以说,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书”搬“到屏幕上面去,不过,我们现在读到的书,和传统意义上的“好书”,不仅仅只存在阅读方式上的差别。快节奏、碎片化的阅读,使低水平、庸俗化的网络文章泛滥,屏幕里的“书”鱼龙混杂,对于甄别能力较差的年轻读者,更是令人堪忧。显然,我们的民族精华和文化特征,并不存在于这样的“书”中,而如果不能好好珍惜我们学习工作之余本就少得可怜的阅读时光,一味在这些泡沫化的“书”或者“文章”里浪费时间,且不说“养心”、“养气”,就连“养眼”怕是都难以为继。
   而或许我是悲观主义了,因为现在很多人是不读书的,就连屏幕里的那些“书”和“文章”也浏览得极少。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学热”浪潮未减,从“百家讲坛”、“孔子学院”到“汉字大赛”、“诗词大赛”、“成语大会”,国学渐渐以新面目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以新的方式拉扯人们匆匆的脚步,这令人振奋鼓舞,也令人怅然若失。
但显然,很少有人能够跳脱出来。话虽如此,前几日看了中国成语大会,也真的备受鼓舞,同样是大学生,很钦佩各位参赛选手的知识储备,自然地,也不觉得上文千字是无病呻吟。说来惭愧,我从大一暑假开始读二月河先生的帝王三部曲(亦即“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至今仍未读完,书存于家中,每至寒暑假便归家读书,然而总未能安心长坐,啃不完这个大部头。幸好如今《康熙》、《雍正》已经看完,《乾隆》也翻阅若干,总可以大略写写读后感受,聊以自勉。
   “读后感”似乎与“聊以自勉”并不十分搭配,久不提笔,也实在感觉理工科数年,早已生疏于文章之道。不过,取“自勉”之意,主要在于我对二月河先生的敬佩。作为南阳人,我对这位“南阳的文化名片”并不陌生。他高中毕业入伍,成绩平平,甚至是小学留一级、初中留一级、高中留一级,直到21岁才高中毕业的。四十岁可以搞文学创作,凭借《康熙大帝》一举成名,更是因为“帝王三部曲”蜚声海内外。二月河令人敬佩之处,不仅仅在于他敢于挑战无人敢写的清宫帝王系列历史小说,更在于他为之付出的艰苦卓绝的努力。诚然,他是“书虫”,甚至嗜书如命,然而想要写出这样的历史小说,不仅仅要有博览群书,还要有出色的文言文功底,更要对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各地风俗习惯有深刻研究,对清朝的官场世态、风土人情、时代风貌、民族心理了然于胸,乃至对野史笔记、清人小说、戏文诗词、皇宫构造、地理情况、衣着装饰、乡俗俚语等都必须清清楚楚,唯有如此,才能捋顺极其复杂的人物关系,以清晰的笔调揭示康乾盛世的恢弘场面。有磅礴之气,不输如发之心,兼具俯察万象之眼,读之入胜,思之惊心。
   二月河在创作《康熙大帝》时,光是考证资料就用了整整两年,认识他的人都知道,古有头悬梁锥刺股,今有二月河的"烟炙腕",每当深夜困盹难忍时,他就用烟头烫自己的手腕,如今他的手腕上全是斑斑烟烧伤痕。夏日写作,他将双脚泡入冷水中,即解暑,又防止蚊虫叮咬,为了赶写《乾隆皇帝》,他夜以继日,全然不顾身体,不幸患上了糖尿病和脑血栓,正是二月河如此艰苦卓绝的努力,成就了当代文学巨著。感慨之余,仔细想想,三年来,我连这套书都没看完,真是引以为耻,而到了我们这一代,又有谁能够付出怎样的努力,为成一部奇书而甘愿衣带渐宽呢?想来想去,恍惚间又有了一种莫名的哀愁。
   读二月河的历史小说,与明清小说神似,人物刻画、角色心理、风土人情、世态风貌都细致入微,虽说小说必然对历史进行了一定的艺术加工,但未尝不能由小说而知史,既知史,未尝不能知世,知世而后知人,若能由人知己,自然极好。近些年读书不多,但是读的书,《人间词话》、《沧浪诗话》、《冰鉴》、《论语》,仍是些古书,即便是前些年爱读的《古文观止》、鲁迅、老舍,也挺老的,唯有龙应台”新”一点。爱读古书,并非好古,只是古文语言精简含蓄,诗词孕情微妙,更令人神往。于人,如果不能追寻其所爱,往往坠入红尘就失了本性,若能追其所爱,又不知有多少叶公好龙者,若真能追其所爱,又能爱其所爱,何其幸,而我们常常抱怨的阻挠我们的”客观条件“,无非是给自己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读书,或许并非所有人都能“气自华”,但是至少能够让我们在繁华之中找到一点点难能可贵的寂寞,走进寂寞中去,想旧事,品人间。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伯蜀玉 评论 (评论时间2016-04-04 07:52:56)  
文章的确是好文章,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厚积而薄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