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文论
本栏目所称的其它文论,主要指除版块道诗论和赋论内容以外的其它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其它文论
郭有生:心有绚烂笔生辉——读作家曹洁散文《将有花烂漫》
文章来源:自创        访问量:2376        作者:郭有生        发布:郭有生        首发时间:2021-08-02 16:22:45
关键词:心有绚烂笔生辉 作家曹洁 散文 《将有花烂漫》 郭有生
编语:

心有绚烂笔生辉
——读作家曹洁散文《将有花烂漫》

郭有生


      读好的文学作品,发现自己的思维也随之在创作。
      那些文字,留给你想象的空间,驱动你的心智到达一个新的思想境地,甚或激发出一种创造性思维,那么这样的作品,内涵在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合力创作下,原来更丰富,更厚重,更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
      也是,没人知道你看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思维像脱缰的野马,会跑到哪儿去。也许你围绕着文学文本在转,也许由此生发出一系列想法,已离文本渐行渐远,就像放风筝,头虽攥在作者的手里,但思维的风筝已向高空飞去。如看作家曹洁的散文《将有花烂漫》,因为写的精彩,笔下生辉,就让人想了许多,下面不妨记述一二。
     
      厚积薄发,是一种文学表现状态。厚积厚发,也是文学的一种表现状态。厚积厚发,往往多写了几笔,甚或一股脑倾斜而出,痛快淋漓。但薄积却想厚发,一定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薄积薄发,则一定像旧上海干枯的瘪三。

      人们津津乐道的厚积薄发,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这也是或半藏半露、或蜻蜓点水式的写法,一切不写尽,那剩余的内容,或产生这样写的背景知识,或对现实的广泛联系,让你去联想,去想象,去思维。
      如她对服饰的理解,在这篇文章中只写了一句:
      一个念头萌动很久,雪未来之时就已绸缪,白衣胜雪,披嫣红的围巾,穿行深冬冷风,去看雪。
      这里作者只写了一个“点”,而其依凭的“面”,却让人深思。因为这句话分明流露出她对服饰和环境关系的考虑。那藏着的“面”是什么,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思考,甚至思考会越界,超出了材料暗示内容的边缘。我看了这句话,当时就想,也是,有修养的女人出门会考虑怎样的服饰,才能和环境和谐,怎样才和自己的角色吻合,怎样气质服饰相映成辉,怎样和自己的趣味或心境一致,并且包用怎样的款式,伞用怎样的花纹。也许她会想到,在桃花丛中走过,衣饰当仙袂飘飘,富有生机;在荷花边弄姿,衣饰当雪衣清纯,清香扑面;在菊花前望月,衣饰当高髻立领,凛凛风骨;在梅花前顾盼,衣饰当冬裙短襦,精神娇艳。《左传正义》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因此,讲究服饰之美,是我们的审美传统,懂得美才能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美起来,笔下才能把美表现出来。
      没有深刻的理解,笔下怎可任其挥洒?
      看晏几道的《蝶恋花》“嫩麹罗裙胜碧草,鸳鸯绣字春衫好”,春光和服饰何其和谐。
      看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刘兰芝“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也感到用意深远。她本来将被婆家赶回家,一般女子这时早乱了方寸,哭哭啼啼,蓬头垢面,但看她这装饰,处惊不乱,镇定自若,性格何等坚强。而且也看出她十分聪明,临别时的光彩照人,更能走后让焦仲卿念念不忘。也似乎是对焦母的挑战,你想让我屈服,悲悲切切,蓬头散发,我只能让你失望。
      林黛玉进贾府,王熙凤的打扮,又是一种内涵: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鱼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对此,一般人没想到的是王熙凤如此盛装出迎林黛玉,正是她聪明过人之处。贾母不是非常疼爱这个没了娘的外孙吗,所以自己也要表现出非常重视,岂可随随便便的穿戴去迎接呢,这分明是在讨好贾母,实现交际价值。 
   
     
作者写春,对“春”字有一句阐释:“春,会意字,表示草木逐日生长。”
      我当时对“逐日”一词,用的是否准确,有些怀疑,就再对此字琢磨了一番。春,古文字中由三部分组成,上面是“艸”,中间是“屯”,下面是“日”。其“屯”,是春天草木萌芽,刚刚破土而出的形象,那“一”是土地,那“屮”刚露头。而随着草木的生长,就出现了春字上面的“艸”了,这正表现了作家曹洁所说的“逐日生长”了。而偏旁“日”在合成字中,放在哪儿,也往往意味深长。如“杲”,日在上面,是太阳升上树梢,表示“明亮”的意思;“杳”,日在下面,是太阳落下树底,表示“昏暗”的意思。而“春”字的日,在“屯”之下,显然表示春天的阳光,温煦的力量已经抵达土壤下。看来,春字虽然只是一个字,却简洁的勾勒出一幅动态的画面。
      对此,我莫名其妙的联想到了一句诗“白日依山尽”。
      “白”,古汉语中是明亮的意思,“白日”就是明亮的太阳;太阳“依山”是已到黄昏时刻,光线自然暗淡下来;“尽”是太阳完全落山。这原来也是一幅动态的画面。
      她阐释字,有味;她阐释词,也有味。她说:
      古代把“历史”叫做“春秋”,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就像一场物事的因果轮回,这就是历史。这多少有点儿宿命的味道,残酷而真实,似乎多少王朝更迭就像是播撒在土地上的一把种子:有的风调雨顺,按季成长,瓜熟蒂落;有的背逆天道,早熟早衰,果实干瘪。
      这里把古代史书《春秋》一词阐释的多好。
      我们看中国人的人名、字号、斋名、书名、地名、物名,时常发现这本身就像作家曹洁对《春秋》的理解一样,好似是一篇最短的文章,但却往往内容丰富,催人玩味。如韩愈,字退之,从含义来看,“愈”是超越,超越古人,超越他人,超越自己;一味的超越有时会陷入不利境地,因此当有节制而退之,现代人看来这符合辩证法。傅山的书房取名“四宁草堂”,他在《作字示儿孙》中说,“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率真勿安排”,这是他书法审美观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做人的一种准则和追求。
     
      作家曹洁,真正懂得美。她在这篇散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雪真的来了,却只立在雪外,隔窗看雪,素净相守,安然相生。其实很想迎进雪的家门,顺风谒雪,抓一把雪花儿盈手,把自己笑成一尊雪娃。可不敢想,不能为自己想,只困三尺,不越半步,生怕一点心思泛起,扰了雪的安宁。
      这里涉及到美的一个命题。
      要拥有美,有时走近美,才是拥有美;有时和美拉开距离,才能拥有美。
雪,祥和安宁的美,你与之拉开距离,才能获得;你冲入雪中,谒雪、抓雪,甚或扬雪、闹雪,这种美就悄然而逝。
       她在这篇散文中,还有这么一句:
       说到春,想起一个人:梁遇春。喜欢这个名字,轻轻一张口,平仄音节,抑扬顿挫,唇齿相依,春意流淌。
      这里也涉及一个美的命题。
      美是多元的,每一元的互相支撑、映衬和互补,才能构成美。
      语音的美,要不拗口,所以你只需“轻轻一张口”;要好听,所以说“抑扬顿挫”;要有神采,蕴含某种情感、精神或意味,所以说“春意流淌”。
      特别后一点,更容易被人忽略。其实我们的祖先,对此早有深刻的理解。如陆游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首词,上阕前三个韵脚“手”、“酒”和“柳”,利用平仄中的上声,具有柔婉的特点,来表现曾经和唐婉相聚时夫妇之间的柔情蜜意;而末尾的韵脚“错错错”,却用去声字连用,利用其低沉压抑的特点,表现陆游悔恨、沉重的情感。
      下阕,前三个韵脚“旧”、“瘦”和“透”,都用去声,来表现压抑悲伤的情感;末尾的“莫莫莫”,却用入声字连用,短促暗淡的发声,似乎有哽咽之味。

      这篇散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意味深长的开合结构,也很有美学价值。

      写什么就紧扣什么来写是“合”;写此,却从彼下笔是“开”。这篇散文就先开后合。本来作者要写常遇春,却先写三春之雪,这是一开;接着写史上春词,是二开。下来才切入正题,写常遇春。
      先开后合,有曲处通幽的妙处。就像园林艺术的障景,前面本来是假山之美,漏透瘦的美石千姿百态,但你眼前先看到的却是障景竹林;前面本来是小桥流水的旖旎风光,但你眼前先看到的却是怪石嶙峋的障景假山。文学作品如此安排结构,委婉曲折,别有趣味,内容丰富,各具风味。而且表面似“开”,却又暗合,回味起来,韵味绵绵不绝。
      散文当散。散的跨度,当很大时,正表明材料的性质完全异质化。
      作者写春雪,是景色类材料;写春词,是文献类材料;写人物,是社会类材料;写雪感,是体悟类材料。这些看似碎片化的材料,各有各的滋味,各有各的状态,始终保持着新鲜,让你的审美体验时时兴奋,而不致疲倦。
      再美的景色,你瞥一眼,不过瘾,但你看的太久了,就会厌倦。
       所以要控制审美量度。而文学作品的篇幅、段落、句群的长度和审美量度有密切的关系。
      曹洁这篇文章,不仅整篇长度控制得好,每一个角度的叙述的长度也控制得好。都让你读起来有满足感,但又不致短而感到不够味或长而看得烦了。

       散文集《别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书名。

       看到这个书名,让我想到了园林艺术中的分景,一个院落一重天地,一个院落一个趣味,一个院落一个风格。她自己解释说“别院,是另一个院子,我的意念不止与别悰,或者在于别样、别味、别趣,抑或别纪。”
      那么,我们看她在此书中的代表作之一《将有花烂漫》,一定会有深刻地体悟。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5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21-08-02 17:40:03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