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音乐
本栏目用于展播各类音乐作品及相关文艺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暂 无
主编寄语:朋友,欢迎关注本频道,还犹豫什么?请让你的键盘,借助你的才华,在这里倾诉你的心灵吧!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综艺博览  >>  音乐
安溪县同堂南乐社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131        作者:易岂        发布:切偲        首发时间:2013-08-18 12:46:29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安溪县同堂南乐社第一期南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日上午,安溪凤城镇朝凤社区的安星小区同堂南乐社,举行第一期南音培训班结业典礼,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南音大演唱。严整的阵容,活泼的舞姿,圆润的歌声和这帮小孩演出的一招一式,有板有眼,咬音吐字,字正腔圆……在场观看的县老领导、老年大学校长郑梦集和教务主任林金铜以及《安溪报社》记者陈艺娜等皆大赞赏。郑老感慨地说:“我县御前清客后继有人啊!”

名师独步·德艺双馨

林素梅,字子馨,祖籍福建永春,生于马来西亚,定居台湾。现为台北市两岸南管音乐推广协会理事长,福建南音网总策划,专职南管音乐工作文化者。

“共同的南音爱好,使我有幸结识了郑梦集先生,又因偶然的一次在本《福建南音网》文学顾问易金切的引进下来到张氏会馆,认识了张尧恕先生和安溪同堂南乐社诸弦友。机缘巧合,在老年大学校长郑梦集等的一次牵线搭桥,让我到安溪来,到同堂南乐社来上课,这应该是艺术的相吸力。”林素梅回忆着几个月前初来安溪的情景,星靨笑偎霞脸露,花腮妙伴美言彰

艺德是艺术的生命线。第一堂课上,林素梅就告诉学员们,艺术易学,艺德难学,唱得如何不重要,常怀感恩之心才能走得更远。所以就有了演出开始前的这样一幕:林素梅带领着全体学员抱拳、鞠躬,逐一感谢给予帮助过的各界人士。

当记者问及缘何千里迢迢来授课,林素梅说:“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甚至包括外国人,都在传唱南音,弘扬南音文化,我作为南管音乐文化职业者,没有理由不去做好南音工作。看到安溪有这么多小孩子喜欢南音,我打从心里高兴。”

学员四至·童叟一堂

安溪同堂南乐社共有社员50多人,年龄最大的84岁。参加此次培训的有来自湖头、魁斗、官桥、凤城等乡镇的中小学生南音爱好者近40人,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仅8岁。

据悉,林老师630日刚从台湾返厦门,马不停蹄,71日就赶到安溪来上课。目睹一堂师友情绪激昂、歌声洋溢的场面,笔者即席感咏诗一首,在课堂上吟诵:“鹭岛昨旋鲲岛宾,今临凤邑播天钧。一堂学子随君唱,同颂茶乡曲韵新。

这些小孩们的识谱(工尺)能力很强,如官桥的王艺玲同学,从未学过工尺谱,经过林老师三个课程的指导下,即能默唱四大名谱之一的《梅花操》第四、五节工尺谱并以弹奏,有时还能帮助林老师传教其他学员。培训班中:“已觉室中无暑气,更欣座上有春风。数声工尺薫陶下,忽见新英展绿丛。”笔者颇有感慨地吟诵着。有好苗子一定“不放过”。10岁的张雅梅家住湖头,学南音已4年,成为琵琶能手;16岁的张玲玉同为湖头,学艺也已4年,吹拉弹唱都拿手,是一名全能型学员……从湖头到县城近30公里,当记者惊讶地问她小小年纪如何勇于跋涉这么漫长的学艺之路时,她笑着说:“我们邻居有个老爷爷很喜欢南音,精通南音各种乐器,我们平时都找他学。得知林素梅老师来安溪上课,我们就到县城来听课。”

《唐书·孝友传》:张公艺,九世同堂…”,安溪张氏会馆发扬光大祖先的良好家风,敦序九族,大仁博爱,广泛开展横向联系,乐与各界人士交流。记得会馆负责人张国怀曾对我说过:“从尧恕主任处获悉,你为本馆南音组竭尽谋虑,做了不少工作,并多次约来了县老领导老郑和著名南音艺术家卓、林大师的光临关照。我认为本南音组不应局限于张氏,而且这个社团的社长由你或他姓来当亦可,因此这南管名非常重要,就由你来拟定吧。”“因为时常忙于楹联等事,时间紧张,所以魁斗的南音协会乃我发起组织的,都不敢受尊会长……有空帮帮忙还可以。”余答曰。尔后,经再三讨论大家推选张尧恕先生为“安溪县同堂南乐社”社长,其名称由此产生了,“同堂”含义双关,不言而喻。现已成为四周弦友的联谊窗口,也是广大南音爱好者同堂南乐交流的平台。由于老张待人宽厚热情,故引得周邻乃至南安、厦门许多南乐师友前来献艺并参与周一、周五的打馆活动。

为了促进南音文化的传承,同堂南乐社所有的演出和授课活动均以无偿形式服务于大众。为了让小学员有更多的训练机会,张氏会馆还出资购置了数套南音乐器。同堂南乐社社长张尧恕还向记者讲述了本社的起源、发展,并对日后我县南音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访谈中,张尧恕说得最多的词是“后继有人”,他向记者透露,同堂南乐社将有四个小学员参加下月16日郎君节的南音专场演出。

新词古韵·特色教材

《茶乡清曲》为安溪老年大学校长郑梦集作词、琵琶圣手卓圣翔先生谱曲,于去年年底正式出版。县委书记朱团能为该书题词“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县长高向荣也为该书题词“古韵新声”,并题写封面书名。郑梦集自幼受南音的熏陶,在第一卷中他用34首新词抒写改革开放以来茶乡的巨大变化,焕然一新的文物景观,日益富足的人民生活等,通过谱上工尺谱,配成南音,是对南音的一大创新,也是茶乡文化传播的新渠道。

“我体会到南音要发展,就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从内容到形式要不断创新,于是萌生了写《茶乡清曲》的想法。”郑梦集说。书中《念奴娇·铁观音》、《清水岩颂》、《满江红雄伟王陵》、《庆春泽·元宵》等词作,都从特定角度表现了我县的茶文化、宗教文化、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等。

“传播乡音,传承国粹。安溪是一块艺术沃土,《茶乡清曲》这样的南音曲目教材很好,贴近生活,反映本土文化。教学员们唱这样的曲目,是既学艺,又学文。”林素梅老师就是这样评价的。

素梅老师教学有方,她毕业于国立高雄师范大学国文系,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极其重视传统“礼乐”,严格要求“饱谙艺德”。跟她学艺的小孩不但学会朗诵诗词,字正腔圆,还学到了一些做人知识。昨日,我看到她在开新课教授《茶乡清曲》中的“科教兴县”时,能够将老郑的诗进行分丝析缕,先让学员了解诗意,然后教其准确的朗诵方法,例举了此诗中的“佳节”与“年迈”,结构不同读音语调亦异。这些小孩子昨天刚学新曲,今即能上台演唱,窃以为这是一种精神在鼓舞。所以也激发了我的诗兴,遂依郑老的“科教兴县”原玉奉和一首:“茶乡领导富才谋,拾级登峰更上楼。拄笏看山情未尽,安弦操缦劲方遒。高梧引凤吟清曲,梦想腾龙有奔头。且喜迎来诸圣手,同堂工尺乐无休。”真没想到竟成为典礼最后的一出压轴耳!

数幅相关照片已载於拙博《明德轩易氏》,参阅网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f3cc0770101dsdf.html

恺 乐 2013-8-12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