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我和我的女儿(系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210        作者:飘飘逸尘        发布:飘飘逸尘        首发时间:2010-12-23 21:02:29
关键词:飘飘逸尘 养心斋 孩子 教育
编语:
                      《抱着女儿串门》
                    ——我和我的女儿之一
  
    女儿出生的时候,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职员,我和妻子还没从偿还结婚前我的债务的窘境中走出来。家庭经济状况难到买菜都是用一分到五分的硬币,那当然也就不可能带女儿到儿童游乐场所。或者给孩子买五花八门的玩具。时至今日,每当女儿指着儿童乐园各种游玩项目问我们她小时可曾玩过时,我都歉疚的摇摇头。
    女儿一周半以前,我还住在单位一间单身宿舍内,那是一栋四层的楼房,住在楼里的有三类人,未结婚的单身汉、刚结婚的两口或三口之家和家属在农村的一些老同志。在这样的地方住着,最大的好处就是抱孩子串门方便,少了住在成套家居楼中开门、关门的繁琐。每天下班回家,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抱着孩子上三楼、下一楼、走东家、串西家,常常是不到妻子喊着吃饭或女儿闹着要吃奶绝不回家门。
  抱着女儿溜门子,最爱做的就是和女儿说话,说是和女儿说话,不如说是自言自语,到底说过些什么,现在已经不能一一娓娓道出了。可能是背一首唐诗或是宋词,也可能哼一段音乐或唱一首什么儿歌,还可能什么也不是就是一些家常话,类似于“俺家小囡是个乖宝宝”、“宝宝叫爸爸了”等什么类的,总之一句话,把女儿抱在怀中,我的一张嘴巴是少有停下来的时候。
  我这种异于常人的做法,多招来一些异样的目光。一些熟悉我的人,总是笑话我:“哟,小杨,干什么呀,对牛弹琴啊!”一些从我身边侧身而过的路人则干脆甩来一句“神经病”。尽管如此,我顽症不改。女儿虽然不会说话,但我绝对相信,她能听懂我的话,或者说她被她爸爸一张一合的嘴巴深深吸引。每次我对她说话的时候,她的一双小眼总盯着我,那么炯炯有神,眼珠还常常转个不停,到四个月以后,她竟然有时也咿呀咿呀个不停,一双小手在我面前乱划乱扬,仿佛要告诉我什么,每当这时,我总情难自禁地说:“宝宝,是不是听懂爸爸说什么了,噢!噢!俺家女儿知道和爸爸说话了”。这时的孩子也会憨厚地笑,而我则心花怒放,仿佛心中被灌进满满一杯蜜。
  女儿到八个月的时候,就会清楚的说一些简单的字,一周四个月时,开始蹒跚迈步,而我依然喜欢和她说个不停,这时的女儿已经不是襁褓中的她了,一张小嘴不但象我一样叨叨,而且偶尔会冒着一些稀里古怪的问题,比如会指着快落下去的太阳问:“爸爸,那儿怎么有红色的球呀?”或者指着天空中的一只鸟问:“我书中的小鸟怎么在那儿飞呀?”听着女儿奶声奶气但咬字绝对清晰的童音,我的脸就象一朵开得恰到好处的花。我不敢妄言女儿极强语言天赋得益于她出生之后一年内我对她无休止的废话,我能肯定的就是我类似于自白式的言语对女儿神经有很大的刺激和开发作用。在国外,有人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两个年岁一周、智商相仿的双胞胎婴儿交给两个家庭护理照顾,其中一个性格开朗,喜欢逗孩子说话,另一个性格内向,爱沉默寡言,一年以后,两个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得分竞相差27分之多。因此,我想告诉那些刚做爸爸妈妈的年轻父母,多和你的孩子对话,别冷落了你的孩子,只要你们坚持去做,肯定就会有意料不到的惊喜收获。  
  
                    《给孩子一颗爱心》
                    ——我和我的女儿之二
  
    “可怜天下父母心”。
  说的就是中国的父母们对孩子的那份爱心,天地可鉴,中国的子女大概没有没听过这句话的,中国的父母也少有没说过这句话的。但说是说,我敢肯定真的有人没有用心去爱自己的孩子或者说他们给孩子的不是一颗爱心。
  我的爱人是个教师,曾经常在我面前数叨一些年轻父母是如何不关怀他们的孩子。有一个初二的学生早上经常迟到,有一次,他又在上课铃声响过以后,才慌慌忙忙冲进教室,手里还拿着未吃完的半个包子。后来通过和这个学生多次交心才了解到,他父亲和母亲每天早晨非睡到不匆匆忙忙去赶车上班是不起床的,从上小学三年级开始,这个才只有九岁的小男孩不论晚上作业做到什么时候,第二天早上都要自己起来做他和他父母吃的早饭,他把他本来可以早早赶到学校的时间用到了应当由他父母去做的事情上了。还有一次,找到学校给女儿送遗漏在家中的一盒外语磁带,看到一位年轻的妈妈和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在埋怨她的儿子是如何如何不能专心致至去学习,很巧的是她的这个儿子就在我爱人的班上,当我在吃晚饭和爱人说起这事的时候,爱人立即就激动起来。
  “哼,哪有这样的妈妈,国庆节两口跑到张家界整整一周,把一个刚上初一的孩子一人放在家中不管不问,还好意见埋怨孩子”。象这样的事在生活中还经常遇到,我们不能说这些孩子的父母不爱孩子,但他们确实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把爱心向孩子呈现。而我和我的妻子则完全不然,我们始终认为,拥有一个女儿是上苍对我们的恩赐,我们都全身心地把爱给了她。女儿出生以后不久,大概也就两个月左右吧,开始干咳不止,直咳得喘不过来的气把一张红润的小脸憋得发青,一连吊了七天水,每天都得用上五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医院小儿科,不少吊水的婴儿不是躺在襁褓中就是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只有我每次坐到床上,让女儿躺在我的怀中,尽管四瓶水吊完后,我并摊在床上的双腿都麻木地近乎失去知觉,我还是坚持到她完全康复。还有一次,那是1991年夏天,我和妻子带两周四个月的孩子,先上北戴河看海、听海、泳海,然后去北京。到北京的第二天,我们领她在动物园、故宫跑了整整一天,到晚上十二点多时,女儿突然说耳朵疼,开始,小小的她已知道疼爱我们,还强忍着不吭声,但到夜里两点的时候,她说左耳有点听不清了,我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当时,我们住的地方离最近的中日友好医院有近两公里,我一面嘱托房东给中日友好医院急诊室打电话,妻子一面背起女儿就朝医院奔跑,那么远的路,她竟没停下来喘一口气,到了医院大门口,已有护士在等待,等把女儿放到手推车上时,她身上的衬衣正一滴滴往地下落汗水。
  我们爱女儿,关心女儿,更表现在日常很多无所谓的小事上。女儿在不知自己清理鼻涕之前,每次感冒鼻孔不通畅时,我都是用嘴把她鼻中的污物吸出来。带她出门,无论在哪里,我都爱牵着她肉嘟嘟的小手。没有孩子之前,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女儿出生后,我就象变了个人,刮风下雨,阴晴冷热我很关心,市政建设、交通和治安我也感兴趣。女儿上学以后,我最关注的不是她的学习,而是她的营养状况,她的身体素质,她的心理健康。作为父母,我们鼓励女儿自己完成学业,我们经常研究的是如何让孩子穿的干净大方,冷暖适宜,吃的丰富,吃的健康。作为男人,我可能属于那种无鸿鹄之志的人,为了女儿我放弃了许多,比如升迁的机会,比如到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好的单位。但我不后悔,因为我爱我的女儿,我要用这份浓浓爱心陪她一路好走,为她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望子成龙”,我竟然也这么俗,但我愿意。    
  
                    《别让孩子离开自己》
                    ——我和我的女儿之三
  
    我女儿今年十三岁了,从她出生那天起,只有在她一周九个月左右的时候,离开我们六、七天时间。那次,我突然接到父亲病故的消息,是腊月二十九,正是天气太冷,我知道那次回去我会落入多么悲痛之中,我怕照顾不了她,只好把她托付给她的外公和外婆,我和妻连夜赶往三百公里外的故乡。除了那一回,我们没有让女儿离开过我和她的妈妈。
  我说这件事绝不是强求每个父母都要时时刻刻守着自己的孩子。这是个竞争得有些近呼残酷的时代,许多年轻的父母亲为了端稳自己的饭碗,或者求得更大的发展,不得不忍疼割爱,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或者是招徕的保姆,有的则在孩子刚会走路不久,就全天放在幼稚园内。但是如果可能,在孩子小的时候,其码是小学毕业前,要尽可能多的把孩子放到自己的身边,按照自己的思维去启发孩子,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因为,十一、二岁之前孩子的可塑性特别强,这十几年时间,为人父母,如果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习惯,这会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受用无穷。
  把孩子放在自己身边,一个不易被人注意的事是能较好防止孩子因老人溺爱而慢慢养成的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我们的父辈因为特殊的社会环境,很少有使我们童年无忧无虚的,他们心中大多有小时候没有照顾好孩子的歉疚,于是就把这种歉疚的补偿自然转到孙子辈上,对小孩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明明知道孙子女有的要求有些过分,但因为怕委屈孩子,最终是老人向孩子举手缴械。大多数老人心中总认为孩子要求无理,是因为小而不懂事的原因,“树大自然直”,孩子大了自然而然就不会再无理取闹了。其实,树大未必自然直,不然,我们在园林或者苗圃中,就不会看到许多小树被绳子拉扯着或者和直楞楞的棍棒绑在一起,就不会看到有经验的园丁手里总不离剪子、斧头或者是锯子。对年幼无知的孩子用这种比喻,是有些近乎冷酷,但这种相类似的做法对孩子永远是益大于害。
  我的岳父是个六十年代师院毕业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师,宽容豁达,我的岳母则更是忠厚仁慈,我和我爱人结婚十五年,我的岳父母从未因其它的事吵我批评我,即使在我和爱人偶尔闹些矛盾纠纷时,受教育的都是他们的女儿。但在对待如何教育我女儿的方式方法上,我们有过分歧,我也挨过他们的教训,原因是他们认为我对孩子要求过分苛刻。当我发现女儿有任性或不良习惯时,我一定是要严肃批评,比如大人们谈话时,站在一旁的她因天性活泼,有时就插话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自己做错什么挨批评时总是不服还嘴中念念有词。若是在她外公外婆眼神之外,我们的批评她基本上还能听着或者以沉默表示接受,但只要我岳父、岳母在场,她对我们的批评经常有一种爱理不理或者就眼泪汪汪的装委屈。遇到这种情形,我总是要训诫她,要是她再有什么任性的表现,就要挨我的巴掌。为此,岳父有两次通谍我,以后不准在他面前教训或者打孩子。面对这样尴尬,我在和两位老人沟通的同时,依然对孩子的任性、撒娇、耍无赖不依不挠。时间一长,孩子知道即使有外公、外婆庇护,做错事、说错话依然不能轻易放过时,她的一些小毛病也就慢慢改过来了。
  不轻易让孩子离开自己,就是能和孩子保持有效交流,随时对孩子说的、做的和心中想的了如指掌,对他们日常生活学习中优秀的一面及时肯定,给予鼓励,激励他们保持发扬,同时也能及时和孩子一道帮助他们及时克服不足,防微杜渐。这样无论家长或者孩子,都会少了许多类似:早知这样,我就怎么、怎么的后悔和悲叹。所谓没有涓涓细流,何以成江河大海,孩子身上优秀的东西,是一点点积攒下来的,孩子身上的恶也是一点点积攒下来的。世界上没有生下来的伟人、圣人,世界上也没有生下来就是十恶不赦的罪犯。父母成功的帮助,就会让孩子在一点一滴的自我修正中,让思想慢慢健康、品德慢慢端庄、人性慢慢完美。就会让孩子在一点一滴的收获中增强信心、增强动力。把孩子放在身边,和孩子保持交流还能增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赢得孩子对自己的信任、尊重,让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有更好的效果。
  年轻的父母们,你们离自己的孩子有多远。  
  
                      《我不仅是女儿的父亲》
                       ——我和我的女儿之四
  
  许多年轻的父母们曾不厌其烦地对我说:我们尽责了,我们真的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了。你听听,我们再忙,我们都接送他到学校,我们再累,每天晚上都陪他看书写作业;我们再穷,只要他要买东西,我们砸锅卖铁都满足他。可他就是学不好,就是不能认认真真好好地学,叫我们也没办法,我们该做的都做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啦!不少父母亲还会发出子女不能理解体恤父母亲的感叹和悲鸣。
  真的情况如何呢?真的是该由父母做的他们都了吗?不!我经常直言不讳地对一些父母说:你们不仅做的不够,而且差距还很远。就我教养我女儿的体会,我告诉他们:仅做孩子的父母是永远不够的。我不仅是我女儿的父亲,我还是我女儿的朋友,我和女儿之间的感情亲密无间,我常以平等的身份、以真诚的心和坦诚的思想交换做人、生活的感受,探讨一些学习上的难题,对她在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来可能影响她成人的问题,首先不是训斥,而是诚恳帮她分析问题可能产生的不好后果,和她一起去寻找制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女儿刚进初二的时候,经常和班上几个女同学一道进进出门,有时你拉着我的手,我搂着你的脖子,而这些同学本身也是良莠不齐,有的过早萌发了一些初中生不该有的想法,并且这些想法已经开始影响我的女儿,分散她学习的时间和精心。我对此开始感受到了压力,但我并没有强令她和她的那几个同学不准在一起玩,而是选择一个和她一同逛街的契机,用她认识的人和知道的事,和她共同探讨如何离开那些不能做朋友的同学,这种启发式的诱导,让她在一种吸收知识中得到教育和帮助,使她很快从那个小圈子中脱离出来。
  我还是我女儿的参谋。现在很多父母,在子女成长中出现问题时,比如学习退步、和人打架、过早涉足恋爱等,他们会火烧火燎,情绪激烈,常常对孩子横加指责或者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束手无策。这不仅于事无补,还事倍功半,更为严重的会让孩子生出一种逆返心理。遇到类似这样的问题,我更多的是帮女儿当参谋,和她共同找准问题,剖析原因,让孩子自己对症下药。我女儿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初中三年每次考试,在同年级近千名学生中,从未落到前三名之后。进入高一,第一次段考就落到第五名,第二次考试,又退到第九名。女儿有些紧张,也有些急躁。在女儿问我怎么办时,我很果断地对她说:这很正常。我对女儿说:高中和初中不一样,跟小学就更不一样,高中的教师更倾向让学生主动学、自主地学。你进入高中成绩退步,不能简单地说自己竞争力弱了,也可能是你的学习方法不当。然后我结合她的政治试卷进一步帮她分析,初中政治考试往往突出每章每节的关键点、侧重点,但高中政治考试更多考的是学生的知识点和综合能力,如果你再象初中那样背背教师讲的重点肯定不能考好。在帮她分析以后,我要求她上课认真听讲,主要听教师授课内容、方式和初中有什么不同;主动和每科老师交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要更扎实、勤奋,克服初中偶尔耍小聪明的小毛病。听了我的参谋,女儿茅塞顿开,此后学习逐渐得法,成绩也向前有了跨跃。
  我不仅是孩子的朋友、参谋,还是女儿的导师,在女儿每次遇到问题,面临选择时,我都会引导她自己去判断、推理,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比如如何对待学习成绩的进与退,怎样判断考试中哪科成绩考的好与差;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要不要去考科大少年班,我都是让女儿在我引导中自己去思考、理解和认识,而绝不简单对女儿下结论。更重要的我还是女儿的旗帜,我始终以身教来影响女儿,工作生活之余,我不进舞场,少有酒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写文章,因此,在女儿眼中,我有才、我有知识,我说的有权威性,我帮她分析的问题有道理,因此,我说的对她也就有影响力。
  这就是我想告诉那些不断在抱怨的父母的,一个成功的父母亲,他们应当是孩子的朋友、导师、引路人和心中的偶像。  
  
                  《领着孩子看名胜》
                 ——我和我的女儿之五
  
    我们家是工薪阶层,妻子是一所中学的普通教师,我在一家很困难的企业做宣传工作,家中生活虽不十分拮据困难,但也绝不富有。我和妻子都有过对名牌服饰望衣兴叹的感受,还经历过把一样好东西拿到手中放下、放下又拿在手中、最终不得不放下离开、这一步三回头的窘境。尽管如此,只要有机会,我们还是愿意领着女儿出去看看山、看看水,看看繁华的都市、静谧的乡村。从女儿一双眼睛会好奇看世界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不断带她出去旅游,上小学之前,我们就领她爬过长城、游过故宫、泳过大海、看过三国古战场、拜访过国父孙中山的墓陵;小学期间,又领她去徐州、合肥、安庆、南京、威海、青岛、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大大小小的城市,看过这些地方的山山水水、名胜古迹,感受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和现代生活的气息。女儿跨进中学门坎后,又领她到白帝城、张家界、大小三峡游览一番。和同龄人相比,女儿虽是有见识的了。
  现代社会,父母更关注的是孩子的学习,对领孩子出去旅游并不当成一回事,对生活困难的家庭而言,我以为不可苛求,但许多有钱财、也有机会的父母,他们宁愿自己独自出去,也不愿领着孩子和他们一同出去。在他们眼里,带孩子出去旅游仅仅是玩玩而已,有的甚至认为把领着孩子外出是累赘。其实并不然,领孩子出去旅游也有很多的学问,其码,我或妻子带女儿出去游玩的时候是这么认为的。
  领着孩子旅游,最简单的是能让孩子知道,世界真的很大,大到她难以用自己的眼光去丈量,她只能用心对这个“大”去认真的思索。在旅途上,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世界没有尽头,无论你怎样走,你都不能在哪里说,这就是世界的边际。天,绝不是仅仅就井底那么一块,也绝不仅仅就是家那么几十个平方。在这个世界中,你可能在一群孩子中很优秀,在一个班、一个学校、一个地方可能很突出,但一定有许多和你一样,甚至比你还出类拔萃的孩子,在另一个班、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方,就象城市之外还有城市,山之外还有更高的山。因此,你不能满足,更不能停步不前。
  领着孩子去旅游,你能用她看到的东西告诉她。不断的告诉她,这世界很美,这世界真的很美,田野葱绿、高原坦荡、高山挺拔、草原空矿、乡村娴静、都市五光十色。这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当然,世界还远不止山青、水秀、大地肥活。长城的曲折蜿蜒万里、敦煌飞天飘飘、兵马俑是一个朝代在沉睡,还有秦代以前的竹简、汉代的编钟等人文景观,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旅途上我们要叮嘱孩子用心地去看,用心地去体会,你就会发现一座森林可能就是个和睦的家,一块石片可能就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条河、一座山、一只飞禽、一头走兽,都是大自然和美不可缺少的一员。世界确实很美,孩子,你要爱这个世界,爱人类,爱这世界上每一个生灵,人和人之间要和平相处,人和万物之间也要和平相处。
  领着孩子去旅游,一路所见所闻所感,能告诉孩子她不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知识不仅是她学的书本中的一点点,旅途处处皆知识,人间处处皆知识。一群蚂蚁搬运的食品就能让孩子知道什么叫聚沙成塔,一条溪水潺潺流动,就能让孩子体会什么叫孜孜不倦、持之以恒。我们要告诉孩子,对知识的渴求,就象人在旅途,你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你还要有顽强的毅志,还要有善于行走的方法,只要我们直往前走,我们就会看到我们没有看到的景。,学习也是这样,如果因为疲倦,因为劳累。我们停下脚步,或者因为看到一些东西,知道一点毛皮就沾沾自喜,最终,我们也只能成为井底之蛙。
  当然,我们在旅途上还远远不止教会孩子这些。  
  
                    《先成人  后成才》
                  ——我和我的女儿之六
  
    “望子成龙”,这是中国父母共同的心理,这也是中国一代代人共同的心理,做父母的都盼着子女能成为人上人,能为人中精英,能光宗耀祖。这种心态很正常,可怕的是这种心态产生的一些衡量孩子的眼光和标准。在绝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学习成绩是一个孩子有无出息的重要标准,是衡量孩子好坏的标尺,更有少数其码极个别的家长认为学习好什么都好,把一个学习不好的孩子,常常说得一无是处。正因为这样,许多很有潜力的孩子,包括不少智力超人的孩子,因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很好的培养,不能得到发展,甚至出现英才夭折的悲剧。
  那么,怎样评价一个孩子呢,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一个孩子呢?这里,我首先想告诉年轻家长们的就是教育你们的孩子,别把学习看得比命重要。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不是说学习成绩平平的人就一定不能给这个时代和历史留下什么。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很多世界伟人,他们小的时候,和平常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异样,甚至他们当中还有被长辈确定一生没有出息的人,但最终却对人类做出了杰出非凡的贡献。当然,我绝不是否认学习对一个孩子今后发展和成就事业的重要性。但我认为,对一个孩子包括一个中学生来说,还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东西,比如孩子的品德。
  品德是个非常贫乏、缺少内涵的形容词,但孩子们身上很多东西又确和她紧紧联在一起,有一个好的品德,对一个孩子的一生会受用无穷,品德是一个人内在质的东西,就象是一粒种子内在的生命力,而绝不是水、阳光或者大地。一个品德不好的人,即使他今后能做出一点成就,但他们注定不会受人欢迎,不会让父母安宁,注定最终会被人类和社会唾弃。我能宽容孩子傻呼呼的和同学打打闹闹,但我绝对不允许她用肮脏的话骂人,或者用小小的计谋算计别人;我鼓励我的女儿往别的同学前面跑,但我绝对不允许她用妒忌的眼光看待同学或者用藐视的眼光歧视她后面的学生,我能接受我的女儿对我说:“爸爸,我累了,有两题作业我不想写了”。但我绝不允许她没写作业而向我谎称作业做了或向教师谎称把作业丢在家中了。我不隐瞒,为类似的事,女儿在很小的时候,挨过我的打骂,正因为这样,我十三岁的孩子现在会常常对我说:爸爸,我们班某某同不知丑,她骂人说的脏话,我都不能说出来。她已经把模仿别人说脏话,都当成了一种耻辱。
  对一个孩子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现在的家长们都热衷于陪读、陪学甚至陪写,只要孩子在家读书、写作业,他们都象孩子的影子,不离孩子左右,让孩子在不自觉中心理上养成依赖的习惯。在我们家绝不这样,我们家有句口头弹:自己的事,自己做,做你自己该做的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我们培养孩子学习的习惯,首先是教她学会拼音,学会查字典,这样在她看儿童书画时,不认识的字,她就自己去拼读,或是查字典而不是跑到我们面前来询问。女儿在三岁不到上幼儿园以后,都是把她一人反锁在家中,冬天一床被子、夏天一张席子铺在地下,让她坐在上面看书、画画、摆积木,做她爱做的事。女儿上学以后,哪次放学回来,总是主动、自觉进她自己的那间小屋子,做她自己的事,即便有时我和她母亲一起在另一间屋里看电视,她也不会分散精力,或者要求我们守在她身边。当然,孩子良好的习惯远不止这一点,比如要让她学会独立思考,要让他们养成多维的思索方式,要教育他们尊重他人,要让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身边每一个人等等,这些东西看似平平常常,这些做起来也十分不易,但对一个孩子今后的生活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有意帮助孩子一点一滴养成这些有益的习惯。
  一个优秀的孩子还应当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会做自己能做的事。我承认我的女儿在这点上还有很大的欠缺。但我们正慢慢帮她增强这种能力。孩子迟早都要象鸟一样飞出去,现在孩子又大都是独生子女,人世的沧桑、生活的风雨,最终他们都要独自面对,独自承受,没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他们将无所适从。
  对一个孩子来说,有好的品德,好的习惯,好的自理能力以后,才应当追求好的学习成绩。因为,先成人的人,才能成为好才,成为大才,成为栋梁之才。
  
                       《教会你的孩子说:不》
                        -——我和我的女儿之七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算术老师出了这样一道考试题:用五根火柴棒,列出和等于五的算术公式,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题,根据老师要求的有两个答案的提示,全班绝大多数学生写出的算术公式是:
  2+3=5或 3+2=5
  1+4=5或 4+1=5
  但我女儿根本就没有看老师的提示,一口气在卷面上写了七道算术公式:“0+5=5、1+4=5、2+3=5、1+2+2=5、1+1+3=5、1+2+2=5、1+1+1+1+1=5”。考试结束后,女儿为此沾沾自喜,考试卷发下来的时候,女儿却眼睛红红地对我说:
  “爸爸,那道列举题扣我的分了”。
  “为什么”?
  “老师说卷子上只要写两道算术公式”。女儿一脸委曲的样子也是一脸不服气的表情。
  这是当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面前,很多爱长常常不是训斥孩子粗心,就是叮咛孩子以后细心点就应付过去了。但我在认真批评孩子考试应当认真看清题目的同时,我又用启发工的口气问孩子:
  “那么,你认为你的答案对吗”?
  “都对,都对”。女儿的口气很肯定。
  “那就行了,只要你做的对,就按对的去做,分数并不完全就能说明一切”。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在我心中,已经朦朦胧胧产生一种想法了:要教会孩子独立思考问题,要让她学会逆向或者多向去思索一些问题。这也可以说是我第一次教孩子向他心中的偶像说:不!
  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过孩子,我们就不难发现,相当多的孩子,他们在生活的一面判逆性表现地十分突出,但是,他们在学习上常常向绵羊一样表现得又十分温顺,我们常会听到孩子和我们这样争辩:
  “这是我们老师说的……”
  “我们教师就是这么教的……”
  “我们老师讲……”。
  等等。他们对老师传道授业从没有过什么怀疑。他们这样的争辩也常常让我们无言以对。我不是这样,我不止一次对我的女儿说:不要盲信,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也不要盲目地把老师说的话就全部当成了真理。我这样说,绝不是怂恿孩子对抗老师。一个老师他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会学习的能力。我这样对我孩子说只是希望她用自己的脑子认真思考老师传授的东西,通过思考,达到消化、理解,然后主动接受,让知识真正在自己的脑子中沉淀下来。围绕增强孩子学习主动性和她独立思考的意识。我告诉女儿一定要利用好预习、听课和复习三个环节。预习是自己主动提前介入新知识,把自己思考还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上课专心致志听老师讲,用心听教师讲,着重听清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师讲清了没有,要是没有,课间和课后一定要向教师问明白;复习是检阅自己,也是独立对学过后东西进行总结。这看似很平常的三步法,对大多数孩子,应当有很明显的效果。
  受我的引导,我的女儿经常在学习中这样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为此,她不仅喜欢和同学争,而且还能主动和老师探讨学习中的一些难题。不少代过她课的老师常对我说:你这孩子爱动脑子,爱提问题,爱发表一些与人不同的见解。不仅平常这样,就是在考试中,她也常常别出心裁地找到一些解答问题的方式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我们非要让孩子在一条路上走到天黑呢,一个会说不的孩子,一个勤于独立思考的孩子,一个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孩子,就一定有许多创新,而这正是我们做父母需要孩子拥有的。  
  
                    《教育 从幼儿开始》
                    ——我和我的女儿之八
  
    女儿才十三岁,作为一个孩子,她身上有许多同龄人所缺乏的优秀品质:比如疼爱父母、尊重老人、性格开朗、不甘落后,善于和人交流。突出的学习成绩一直十分优异。许多了解我女儿的人常对我说:有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你真省心。
  其实,对我说这番话的人,他们只说对了一半,或者说他们只知道现实的一方面。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一个学生,女儿确实很少让我们为她的学习操心,我和我的爱人从未因孩子学习挨过哪位教师的教育,从老师那里,我们听到的都是对孩子的表扬和对我们家庭教育的肯定。但这只是现在,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们付出的比很多人要多的多,换一种说法,从孩子懂事的时候开始,作为家长,我们就当起老师,开始了对她的启蒙教育。
  在现代教育中,孩子从学前阶段,到高中阶段,做父母的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重视,孩子的负担也一个阶段比一个阶段繁重。但很多父母忽略了在婴儿阶段对孩子的教育,他们认为对啥都不知道的孩子谈教育问题,无异对牛弹琴,根本不会有什么效果。这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懂教育,不了解孩子。我曾经给年轻的父母们谈了两个有趣的但又确确实实是发生我身边的事。我有个邻居,当然是曾经的领导,女主人也很有文化,还是一名职务相当高的干部,但她有一句口头禅,说话爱捎带“奶奶个头”。骂人是这几个字,说什么不满意的事必先吐这几个字,心中有气发泄时这口头语就是一句接一句,结果怎么着,由她抱大的外甥女最先说出的几个字竟是“奶奶…头”。而且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这孩子一闹人就是“奶奶…头、奶奶…头”哭个不休。还有相类似的一个故事,我爱人有个同事,两口子都是老师,而且都做班主任,难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出生三个月后就请远在老家的孩子奶奶来照看,老奶奶每天晚上带小孙子去买馍,而且每次都说这两个字:“买馍”。结果怎么着,孩子会说的第一个字不是爸、妈、奶,而是买,大概在十个月以后,这小家伙每次见到卖馍的,都会手舞着喊:“买…买…买…”。
  这两个故事足以说明,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们潜意识中已经有接受力,只要我们做父母的有心去开发,就能促进孩子的思维,使自己的宝宝变得更聪明。在我女儿很小的进修,我和她母亲就是这么做的。孩子不会说话前,就有许多有趣的事可以做,比如,抱她散步;串门时给她背唐诗、宋词、唱儿歌、民歌;把红艳艳的草莓放在白瓷碗中,教她一、二、三等简单的数字概念,配以识字挂图,教她认一些物和不超过三画的汉字;在女儿一周左右时,我们就有计划地教她识字、学拼音、数数字;我记得她在两周左右时,已经能认识几百个汉字,背十几首儿歌,不打顿地数到253。然后,我们接着教她背唐诗、教她写字、教她对数字加减有个最初的感性认识。孩子三岁的时候,我带她上办公室,同事想逗逗她,让她念报纸,连我都没想到她能把人民日报上的消息念成句子,并少有间隔和停顿,也就是从那次开始,我知道自己的女儿有多强的可塑力。女儿在上幼儿园以后,除老师教她以外,我们开始教她英语字母,背简单的英语单词,并安排她自己看一些幼儿阅读的小故事,教她学习十位数以内加减法,而那时她才刚刚三岁。我女儿是五周半上学的,现在很多家长为了能让孩子早几个月上学,忙着找人改户口,我们没有。记得我带她去报名那天,招生老师问她几周时,女儿很大方的回答:“五周半”。“太小了,明年再来吧”。教师开始招呼下一个孩子。“老师,你考考我行吗”。女儿一脸期待,这让那个女老师很惊讶,她先让女儿识了一些汉字,然后拿出一张测试试卷,女儿爬在小桌子上,很快就做好了所有的题目,交给了招生老师。招生老师看过试卷,更加惊讶,又出了几道测试题,我看清楚那些题目中已有二年级的知识了,但这并没有难到我女儿,她三下五除二,不打顿又向老师交了个满分考卷。“你们收吗”?直到此时,我才说了第一句话。“收、收……九月一日你带孩子来报名”。招生老师一边说,一边向女儿伸出了大拇指。
  我啰啰嗦嗦说了我女儿这么多小时候的事,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我只是想告诉年轻的父母,孩子在幼儿阶段的教育切不可放松。你要相信你的孩子,他们有很强的接受力,也有很强的模仿力。  
  
                        《孩子不是我们的影子》
                        ——我和我的女儿之九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些父母抱怨他们的孩子:
  “怎么越长大越不听话了;怎么越长大越惹父母生气了;怎么越长大越不招人喜欢了”。
  相当一部分父母特别是在知识阶层中的父母心里,都有一种奇怪而微妙的情结,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在两、三岁时最可爱,他们对已经长大的孩子越挑剔,这种心理阴影就越重。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孩子的知识反映。
  两、三岁的孩子,有些智力开发稍晚的四、五岁的孩子,她们刚刚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她们尚不知道知识是何物,这个阶段她们对知识的接受完全是被动的,在她们的眼中,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最可爱,父亲母亲在他们心中就是他们长大以后称之为的偶像。即使这时我们把白的东西说成黑的,把一头羊说成牛或者别的什么,孩子们也能认同而不会纠正我们,这种听话,顺从和认同是因为她们真正幼稚、真正无知。但随着他们逐渐长大,他们对知识接受越来越多,她们对世界认识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他们上学经受正规教育以后,他们对许多东西有了自己的认识,有了他们自己独特的体验。同时,又由于他们知识的局限性,他们的这种认识和体验也同样具有局限性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我们孩子在七、八岁至十三、四岁甚至更大点常常固执已见的根源所在。我的女儿直到现在,也还有和我们闹别扭的时候:例如,我们认为,任何一个人不能每次都是第一,每个运动员不可能次次比赛都拿冠军,而她只要考试不如别人,心中就有不服气的因素在作怪。
  当你的孩子一次再次面对你的教育、指点发表已见甚至是谬论的时候,你应当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你的孩子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了。这时你如何对待孩子、引导孩子,可能要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国外,一些权威的教育和心理学家,确定好孩子的标准都包括:爱独立思考、与众不同、有创新性、有较强的自理能力。因而国外的教育也是围绕启发孩子自己思考、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教育方式为主,许多在国外待过的人都埋怨他们那里对孩子普及教育如何放任、散漫,那只是他们看到的现象。在国外更注重孩子的是:你喜欢什么,你怎么做,你自己去做。而在我国,因为受应试瓶颈制约,我们更注重的是孩子们必须了解什么接受什么?而忽视让孩子们如何去了解、如何去接受。孩子一些天真又富有创造性的想法不但得不到重视、保护甚至会受到横加屠戳。因此,我们常常培养出许多有知识的小老头。
  我也有过女儿不听话的感触,但我很快纠正自己偏面的认识,对她正确的想法鼓励她坚持想下去、做下去。女儿喜欢读课外书,即使在初三和高三,她的床头和书桌上也放着不同的课外读本。为此,有时也影响她按时完成作业,甚至影响到考试成绩。对这个习惯我和她母亲绝不横加阻拦,这是因为女儿认为:教师布置的很多作业,她不仅会做,而且有的已经做了多欠了,把时间用在这上面,不如多看点其它书。我就认为这观点没有大错。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中学面临竞争,大学中也有竞争,走向社会以后竞争更加激烈。孩子多读书,多掌握知识,可以说百益而无一害。因此,我和她母亲还经常帮她借或买了许多课外读本如《世界通览》、《中国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五千年》及一些中外名著,只是在做这些的同时,教育她自主处理好学习与读书的关系,处理好主动学习和尊重老师的关系,尽可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当然,对孩子不正确的偏颇认识,我们也绝不放任自流,但又不是简单的一批了之,而是在启发中让她自己去认识,就象前面说到的考试非要当第一的想法,我就给她说过我们国家好几个体育运动员的故事,他们站在冠军宝座上时不心高气傲,他们丢了冠军时也不是气绥或对新冠军不满,而是虚心学习别人长处,争取自己再站到冠军领奖台上。通过我们循循善诱,如今女儿不仅能正确对待分数、名次,而且能和许多优秀的孩子在暗暗竞争中成为很好的朋友。
  说了这么多,归结到一点,就是不要用我们的眼光去剪裁孩子的言行,孩子不是我们的影子,再说我们自己许多见识也未必就正确,孩子的看法也不一定没有道理。对孩子的思想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对待,更重要提教会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对待自己的建议,如果我们让孩子想的、做的都符合我们的眼光,那他只能是我们第二,他也永远不会超过我们。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我和我的女儿之十

  爱人高中毕业就去一个中学带课,一边做兼职教师一边读完了电大,接着又函授完本科,我从师专毕业后,也在成家有了女儿之后,读完了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并始终把读书作为自己唯一不变的嗜好。女儿养成爱读书和自觉学习的习惯,也肯定有受我和她母亲正面影响的因素,我有许多的朋友常常这么理解我女儿学习成绩的优异:你们俩口子一个当老师,一个做宣传,难怪你家孩子学习好。其实,这仅仅是事情的一个方面,许多知识分子甚至父母很有学术成就感的知识分子家庭,子女却和这个家庭的氛围大相径庭,而许多平常人家的孩子却非常优秀。我女儿有个同学叫杨洋,父母都下岗失业,靠养鸡卖鸡蛋维持一家人生计,但小杨洋却属于学习出尖拨萃的那种。我有一个邻居,就住在我偻下,男的小车司机,长年累月在外面奔波,女的是个家属工,在电影院看场子打扫卫生,每天是上午打扫剧院,下午加晚上看门维持秩序,但家中一双儿女从小学就非常优秀,高中毕业那年,姐姐考入安徽省理工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弟弟被保送到华东师大,毕业又以优异成考入本校读研。从这两个家庭,我们完全有理由肯定,父母的职业对孩子不能说没有影响,但绝不是影响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关键。一个家庭,父母职业可能不同,家庭物质状况也可以有很大差异,但我们只要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就一定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一个家庭一定要有宽松民主的氛围。现在在许多家中,当父母在内心就职有一种等级的观念,权威的观念,我是父亲,我是母亲,大事小事,孩子都必须要听我的,要服从。他们不善于听孩子的意见,他们不尊重孩子,他们更不理解孩子。在这样家中,孩子们经常是沉默的,这不仅影响孩子的语言和交际,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压抑,影响孩子的心理和性格,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和孤辟的个性,这在当代社会是影响人发展和成功的两大重要保障。在我们家常常会传出大人和和孩子高谈阔论与爽朗的笑声。在孩子很小时,我们经常喜欢用富有艺术感的语言逗孩子和孩子支流。孩子上学以后,这种父女、母女之间的谈论,更是有增无减。平常,我们上班,孩子上学,但一天三顿的餐桌上,是我们一家最放松愉快的时间,可以说,如果饭桌上没有锐利的谈锋,没有开心的笑,那顿饭就肯定难以下咽。不仅如此,在一些需要征求孩子意见的问题上,比如孩子该不该跳级,学文还是学理,是考科大少年班,还是考其它学校,我们一定诚恳征求孩子的意见,绝不包办代替,总是我们从多方面给孩子分析利弊以后,最终让孩子自主决择。所以,女儿让我倍感骄傲自豪的不是她的学习,而是她开朗的性格、豁达的胸怀和同学相濡以沫的情谊和滔滔不绝的语言能力。
  为人父母还要注重给孩子营造一种团结、尊重的和谐家庭氛围。学前的孩子,他们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即使孩子上学以后,也还有一半时间在家中度过。和睦的家庭关系,不仅能让孩子有种安全感,而业能让他们对父母有一种信赖感,使父母的言行对他们产生更大的感召力;更为重要的是还能培养孩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我的那个邻居,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却有着许多有文凭的人所不具备的良好的修养。他们互相尊重,相敬如宾,她们善良勤劳,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他们对孩子悉心照顾,从不让孩子受寒忍饥。他们很少教育孩子,更很少训斥、打骂孩子,但孩子已经从他们身上和家中得到了一种动力。我和爱人也是这样,结婚十五年,我们没有互骂过一句,更没有谁动手碰了对方一下,这使得我们的女儿从内心深处有一种幸福感,在这种良好的心境里她愿意学,也能静心学,这让那些因父母离异而缺少爱,或者为父母争吵而担恐的孩子羡慕和嫉妒。
  孩子就是孩子,由于在学习中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一些很怪异的行为,甚至做出一些让大人难以理解的举动。这就给父母又出了一道难题,如何帮助孩子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他们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而恰恰是这一点常被我们做父母的忽略。我们常说生活苦甜酸辣俱全,一言难尽,其实孩子们心中对生活也有一样的感受。在这个问题上,我给女儿的是三句话:胜不骄,发挥优势;败不馁,学会总结;尽心尽力,成败都是英雄。结合她学习、考试、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难题,我用许多实实在在的人和事,向她解释三句话的内涵。胜不骄,就是在竞争中占上风时要看到班级之外,年级之外,学校之外,看到全市、全省,要有更上层楼的境界;败不馁,就是不看偶尔一次失手,不灰心丧气,而是要自己找到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原因,坚定后来居上的信心,;尽心尽力,就是要自己努力了,最终即使不能当冠军,也不应当懊恼,群龙竞舞,龙首只有一个,万马奔腾,领跑者只有一匹。这种循循善诱的启发教育,使我们的孩子始终能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的得失,即便她偶有小成即满成或急不可奈的想法,但却很快能放下包袱,轻松投入新的竞争中。
  把孩子从小学领进中学,我切身感受到,良好的环境是孩子成功的前提。    
                
                  《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冠军》
                ——我和我的女儿之十一
  
    孩子,你从小学开始,就很优秀,一直都很优秀。无论做什么,只要你自己想做,你就能做得很出色,你就能做得让人刮目相看。在这个学生竞争远比家长竞争激烈,学生压力远比家长压还大的今天,多少家长都因孩子学业不好而焦虑、担心。他们惟恐自己的孩子落伍,自己的孩子被淘汰。但是,我的孩子,你可知道,我为你的优秀担心。
  孩子,从学前开始,你就争强好胜,干什么都想比别人做得好。还记得学手风琴中那件小事吗?辅导老师把所学琴的孩子分成两组,只因老师说你所在的一组没有另一组拉的好,你就哭了,哭得很伤心。许多家长都说你好胜心太强。这是件小事,或许你已经忘了,但它留在爸爸记忆中的印象太深了,人好胜过度就会成为爱慕虚荣,就会嫉妒别人,即使没有虚荣心,对自己苛求失度,也会事倍功半,上劲的闹钟发条不停扭下去就会断裂,再好的弓拉得太满也会崩折,更何况你还是个小小的孩子。
  昼夜穿梭,日月交替,五千年华夏历史经历了原始、奴隶、封建、殖民地半封建和社会主义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两千年封建社会,从商开始,到清结束,还经历了二十五个朝代,世上没有铁打的江山,竞技场上也没有永恒的冠军。中国女排获过五连冠,最终还是经过下坡,跌入低名,再缓慢爬坡;王义夫在奥运会射击场上为中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但亚运会上却马失前蹄,黯然北化;你身边的同学,即使最优秀的又有谁从小学到中学在每次考试中都占据霸主地位。多少人想成为软件大王,但比尔盖茨只有一个,多少人梦寐走上“钢琴王子”的宝座,但克里斯曼只一人独领风骚,那些学习佼佼的同学,谁都想每次考试技压群雄,但每次第一名也只有一个。孩子,你能当冠军,那也允许别人也能把金牌戴到胸前。
  几年前,爸爸曾为你写过一偏小文章叫《孩子,你不想再为你喊加油了》,真的,爸爸不想把你已经绷紧的心弦绷得更紧,我想让你放松下来,不是时间放松、要求放松,而是心理放松。要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要求自己,要明白,你不是幻想中无所不能的机械战车,不是童话中无所不能的巨人,你很平常,你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背着包袱竞争太累,背着包袱竞争你也不会拿到冠军。把包袱卸下来,把压力卸下来,轻松地往前赶、往上爬,正确认识征服中的下坡、摔跤。只要自己尽力,只要自己尽心,只要正确地挖掘了自己,即使不是最满意的结局,那也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我的孩子!我和你母亲也是商量又商量才建议你去报考科大少年班的,我们不只是想你未来的同学和你一般大小,你能和他们融合相处,你能他们公平竞争。更重要的是,让你从高一跳到高三,可以理所当然使你考试成绩退到一个合理的名次,而不必再和人争第一、第二,也许你不能理解我们的苦心,所以,在面临更大的压力前,你竟然偷偷用刀片划自己的手背、胳膊,以此来暗暗发泄。孩子,当我从你因母亲、你的老师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心里多么难受,我是多么不想让你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不渴望你成为永远的冠军,我只盼你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好孩子。
  孩子,高考在即,你要放松自己,放下包袱,用平常心态面对高考前的紧张,或许这种平常心态能使你在每一次挑战前,都能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文章评论
芊芊诗草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2-24 15:42:30)  

品读好文章,收藏了。祝圣诞快乐!

赵凯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2-24 11:16:23)  
有女如此,父亲幸福;有父如此,女儿快乐!
梦之沃土 评论 (评论时间2010-12-24 02:07:24)  

浓浓爱女情,款款教子心。令人感动和学习借鉴的、很有心得和体会的一组教子言论!值得推荐的一篇!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