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寺观塔阁赋
本栏目所展示的作品,主要指写作内容以寺、观、塔、阁、楼、庙、馆、祠、堂、坛、社等为主题的辞赋骈文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mpg5307
主编寄语:古今万物尽能辞,期墨客骚人,高手连来网上; 天地百科皆可赋,盼华章丽句,佳篇屡现屏前。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辞赋骈文  >>  寺观塔阁赋
风度阁赋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415        作者:钟阳        发布:兰亭逸士        首发时间:2021-09-14 12:54:14
关键词:诗赋网
编语:
风度阁赋
(以“赋禅并重,新建国风”①为韵)
钟阳
  辛丑春,祥浩法师开宴于栖贤寺②,仙果盈盘,茗香分侣。听瀑流,看松舞。山色苍苍,鸟啼处处。宾乃论而畅怡,主则情之雅煦。
  祥浩曰:昔李渤隐读之所,智常弘化之园,不惟天下禅窟,亦乃江右文源。天理、佛性、人心,一贞符契;白鹿、中正、大宇,千年瓞绵。擎道坛之华旆,列文阵之云巅。几多中华英彦,无量情海诚虔。然则谁植牡丹于坡谷,谁继国韵之真元。今高朋相聚于此,惟愿承替浩瀚,引领浪澜也。
  南越君曰,“懿我韶关,天下仙园,人文神鼎。地接湘赣之祺祯,水聚英贤乎秀颖。启文明之开化,马坝祥光;溯农耕之渊源,石峡遗璟。霞海耸乎雄关,佳朋邀乎画景。丹壁共朝霞同辉,云豹与猛虎从影。仙花耸于云表,百岭远腾;金鹿鸣乎清溪,万花永映。云娴秉太古之灵,雾缈藏清幽之境。是以世间凝慨,一塔擎宇于北峰;天下同宗,三江汇流乎南溟。左拥蓉山之丹灶烟云,右纳莲峰之石台唱咏。楫舟之友疑仙,践诺之樵隐岭也。
  闻乎舜帝来巡,奏韶乐于霞峰,衍南音乎闾弄。禅宗启乎南源,俊杰仰乎西陇。乃广府之云乡,客家之心梦。瑶畲民俗,郁醇纷展丰华;珠玑乡愁,祠堂永承祀供。于是云髻山观汉服之曼娜,海螺峰眺景风而蔚蓊。是以贤士德轩,神麟瑞重。
  若乃张公九龄,幼秉神颖,声闻梓邻。官宦累世,心志采凌鲲。矧夫身济三台而不谄,心悬黎庶而惟仁。凿古道于梅关,青松成阵;判禄山之僭骨,慧目如神。扶农桑,薄徭税;省刑罚,护皇宸。寄人生之概望,开雅正之诗氛。寓神俊于庄严,追汉魏之风骨;含清拔于绮绘,排齐梁之颓昏。情怀悠远,景色缤纷。明月生兮沧海,天涯杳矣白云。明婉雅庄,《曲江》远泽乎百代;古朴沉郁,《金鉴》长照九滨。珪冠烜赫于千秋,去留任怨;大誉流播乎四海,宠辱何分。相业与文章并举;道德同日月相昕。是以冠乎岭南,骊珠如旭;润乎大夏,国士惟珉。姿仪令君王之神爽,风度引后昆之诗醇。
  已而龙返峰巅,凤飞云苑。起琼阁于阆园,集人间之明璨。阙楼抒金翎之肃肃,紫气氤氲;博馆明青史而昭昭,英华熠炫。观其华柱撷乾宇之灵,彩壁饰坤舆之绚。连云碧瓦,檐引流莺;衔梦画廊,栏观排雁。开八牖而纳爽风,扪九霄而摘银汉。藻井琮凝,金匾晨眩。恰似赑屃之负,玉阶瑶台;且疑蓬瀛之临,明堂芳殿。恋风榭之悠娴,矗牌坊而吁赞。祥氛昭德政与碧琮,明霞伴梅松与清莞。
  琼楼起飞鹤之雍,仙花绽神毫之馥。披襟骋目,远山连浩宇之苍茫;抚槛抒怀,鸿猷伴青云乎曦旭。更则红袖煮茗,青衣绘竹。骚朋咏乎芳华,瑶管送以贞福。冠霞彩而衣云帔,叹风流而赏秋菊也。
  尔乃展历史之隽豪,皇皇煦煦;扬人文之鼎盛,浩浩雍雍。当养道华之冲蕴,更迈云径而毅崇。笑引梦回于唐宋,歌催人游乎松筇。洗心沧浪,荡志危峰。柳线千条,愿贤德之庚续;春风万里,惟大道之无穷。是以吾邀天下骚友,共赋阁宫也。”岸人曰:“惟当立意高远、内蕴深宏。构思巧妙、意境优丰。华实兼综,展岭南之翩翩英采;人文辉熠,宣韶郡之昱昱泰隆也。”
  东越君曰:“今中共百年,雄狮吼于东方,巨龙腾乎云宇。威威赫赫,立世界之中央;奕奕贞贞,抚星辰之皎煦。继圣辅仁,培清焕豫。建命运之共同体,斩浪劈波;开平福之地球村,领航迎曙。瑞表江山,花繁媚妩。万国朝京,千秋雨露。开盛典乎汉宫,启霓裳以玄舞。是故邀友以书百事,颂赞丰碑;著文乃赋百年,叙陈云旅。聚民族浩浩之心澜,观时代恢恢之雁序。故乃谁登高以揽胜,凌云健笔可倚天;谁寄慨而临风,盖世华章永流誉也。③”闵公曰:“惟当秉政德,明史路。重修辞,扬甘露。声律谐情,对骈合度。感佩兴发之勃勃,凝炼恢宏:昂扬奋进而谦谦,道勋流布也。”
  于是,东南越君,分邀闵岸评赋。
  燕京诗翁抚掌曰:“妙哉。惟天下骚朋,倾壮怀于灵逸;惟圣期祯象,扬国粹以扶抟。椽笔慧开,摛梦华以敷云锦;兰风遐布,醉汉月且颂尧天。阆苑因之增辉,横虹璨斗;冈原为之绽蕊,溢馥舒妍。”
  祥浩曰:“今观赋坛,不惟禅窟合踪,亦与革命伴影。南华开篇,洪州骋性。孙文北伐之遒刚,中共首义乎昭炯。至若九龄秉乎文心,南昌敲乎灵磬。是故大士云来,骚朋梦骋也。
  惟其佛法西来,培心性之圣种。儒道因之丰华,乡闾为乎供奉。禅立佛心,是故夯革命之洪基,送韵辞之彩凤也。”
  逸士曰:“余乡南源,红仰灿乎花林,伏羲画卦;南华冠乎岭寺,方会报恩④。昔余寄于清远,避乎烦尘。遂乃谒真容乎六祖,归圣法乎一真⑤。今起崇阁,愈感兰亲。此实文以载道,懿旨长春也。”
  于是南越君吹箫,以娱宾客,毕,乃曰:“昔国共同心,北伐行远。韶关可觅行辕,南湖更襄浩瀚。新旧民主之替续,民族再春;燕蓟古都乃轩昂,中华永隽。百年荏苒,诗会溯中共之初心;百事赋辞,骚客写坎途之云幔。百事赋庆生之深情,风阁赋献礼乎芳婉。更则蓬安含笑,金牛过江;张界流馨,西天求典⑥。是故诗赋联心以兴雅韵,南北相辉;箫琴同气乃衍灵韶,天人共饯。不惟人文之崛起,梦回汉唐;更当国运之绵延,光昭悠远。惟当两岸同舟,金瓯合琬。世界大同,岭洋永暖。仙花蔚蔚而永芳,黎庶欢欢而长眷也。”
  燕京诗翁曰:‘惟愿大道弘兴,人间永睦。再现屈子相如之风华,重昭子安文正之晔煜。已而沈阳雄屹,白鹤楼接霄宇之云霓;醴陵熙明,望江楼看田乡之草木。惟我韶关,风阁秉贤士之灵氛,秀岭飞大唐之云瀑。是以阁应三才,气通清穆。⑦矧夫九龄督于洪州,登滕阁而西瞩。故知大道隆曦,豫章驰骕。已而潮拥浩荡,中兴气象共栏观;曲奏飞扬,大纛风云惟梦逐。海昏金塔,汉唐玺玉。晦庵道传,阳明心续。王母送乎祯祥,文殊歌以颂祝⑧。是以潦水惟绵延之势,碧芷永鲜;梅岭则雄峻之风,神宫高筑。接瑞气于文山,俯青园之白鹿⑨。况复万寿道宫,宝峰禅谷。天地聚以精魂,人文敷以婉淑。惟夫智能工业,当返本真;国学圣乡,好修禅塾。器利飙私利,已乃落后悲凉;人心驭械心,终归现代芬郁。产教并重,开丛林化安义黉城;文理同光,建东方式人间仙国⑩。兼以诗乡久种芳菲,赋海更驰舻舳。故当玉振金声,云旋风牧也。
  东越君举盏曰:“南越君,余之昆仲也;匡庐者,国之文嵩也。今会于此,共议国风,幸矣。真乃‘西江月照千江水,一海光分四海衷’焉。他日将下运河⑾,泛兰艇;观风物,咏雁鸿。访南越君,跻风度阁;谒南华寺,听韶乐钟。更当半日吟诵,半日禅功。⑿逸士可相从乎?”(2021、8、14,依词林正韵)
  。
  注:风度阁是韶关重要文化标志,原名风度楼,为纪念唐朝著名韶关籍宰相、诗赋家张九龄而建的。始建于北宋天禧年间,屡毁屡建。原址位于今风度路,今重建于回龙山,同时建有韶关历史文化博物馆。

  2021年3月8日,中国辞赋家协会主评的韶关风度阁赋征文揭晓,6月26日,中国辞赋家协会与中华辞赋杂志评审的新建赋征文揭晓,建党节前夕,中华诗词学会主办的中共成立百年百事赋征文结集,全国各地相关征文相续完成。
本文创作思想是:立风度阁赋征文之嵯峨境界,乘中共百年诗赋征文之宏大气势,取南昌新建赋征文之意蕴。结合白鹿洞文化和韶关诗赋禅宗文化重要传承地安义县的大学城与书院发展,形成传统与现代接轨之势。从沈阳白鹤楼赋征文、醴陵望江楼赋征文、韶关风度阁赋征文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文化,指出风度阁代表的韶关文化的意义。并以此献给中共成立一百周年和建国七十二周年。七十二代表众多,谨以此祝愿伟大祖国国运无疆。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但中国已经不是那个中国。于是中共百年赋、风度阁赋、白鹤楼赋、望江楼赋、新建赋系列征文;中国辞赋家协会、中华辞赋杂志社、中华诗词学会;北京、沈阳、醴陵、韶关、嘉兴、张家界、蓬安、庐山、南昌、浙赣粤大运河等多方同心协力,共同衍绎了辛丑美丽的国学复兴故事。
①禅宗与张九岭诗赋是韶关文化两大品牌,并通过在南昌的发展,对全国产生了巨大作用,在国学复兴中,韶关与南昌俱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庐山栖贤寺是江西千年文脉的宗源,为白鹿洞书院、中正大学、大宇学院(南昌职业大学)发源地。
③浙江省委宣传部、中华诗词学会、新华出版社共同主办了中共成立百年百事赋征文。
④笔者家乡宜春市彬江镇呈先天八卦图,其南源风景区有南华山、南华寺,山顶为红花仰,是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画八卦之所,为中国文化发源地,后伏羲把八卦带到了洛阳。
⑤笔者1997年到广东清远工作,5月28日到韶关曲江朝谒南华寺和六祖真身。
⑥2021年,四川蓬安与湖南张家界俱举办中共百年赋征文,分别举行了百牛过江开春季活动和邀请原西游记电影部分演员重返张家界参观。
⑦2016年沈阳白鹤楼赋征文,2020年醴陵望江楼赋征文、2021年韶关风度阁赋征文分别代表天地人三才文化。
⑧南昌市安义县是著名的文殊道场,有文殊院和台山寺文殊大佛。
⑨安义县有朱熹讲学的文山书院,也是白鹿洞院田所在地,是白鹿洞文化南下南昌之所。
⑩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走的是产学并重,犹如马祖丛林农禅并重。都是为了解决经济基础,保证发展的问题。走的是“人心驭械心”的东方式现代职教城之路,以区别于传统的欧美高校“器利飙私利”的落后发展之路。
⑾指将开建的浙赣粤大运河,为京粤大运河一部分。
⑿半日静坐,半日读书是自孔子到曾国藩等中国历代文人的主流生活方式和标配。也是国学复兴必然趋势。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2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22-11-04 11:30:47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