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名山赋
本栏目所展示的作品,主要指写作内容以山岭峰峦为主题的辞赋骈文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mpg5307
主编寄语:古今万物尽能辞,期墨客骚人,高手连来网上; 天地百科皆可赋,盼华章丽句,佳篇屡现屏前。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辞赋骈文  >>  名山赋
大慈山贡米赋
文章来源:中华大文学网        访问量:2587        作者:野神        发布:野神        首发时间:2014-02-07 23:52:59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大慈山贡米赋
                              大慈山贡米赋
                                    野 神

       序:吾居之大德乡,悉为大慈山之版图矣。其东南局部自古皆属汉丰镇辖之。愚生已四十年矣,从戎十余载,历十数省,所食大米鲜有美于乡者。常寐而梦之,偶喜极惊醒。人或鄙曰:“自誉也,欺妄徒耳。”辩曰:“大丈夫问心于天地,何以信口而语哉?!或有佳米,吾未食也”。及解甲,阅开州之史志,方知开州一域,正史记载,大慈山之桂花米,明清朝曾作为开州稻米类唯一皇室贡品。如是哉!吾每闻某言某处有好米,必速购而急烹之,然终不及大慈山稻米之醇厚香润而甘也。吾每感念故乡哺育深恩,几欲提笔,然惴惴于自炫之嫌,皆罢。清.邑令魏煜《道光未刊<开县志>序》亦云:“夫人莫不自重其乡里,牧令亦莫不自美其所治”。至去岁,应《开州文史》主创者兼主纂曾信祥君之倡议,为挖掘史之散佚,遗志德于后世,今爰以赋之,是为序。

         
天地悠悠,亘古开州。州之山乡,谓之蛮荒。一川之渺,嵌神州不足一角;一丘之微,置天地难称一毫。大慈山以其渺微而誉广远,遐迩称善,何也?盖有殊德者也。
       曾几何时,天池回环太极生,仙稻降生于人间;古往今来,海宇宏阔芳名盛,冠绝于巴楚。重重田畴,奇香迭迭。开州坟典,独载贡米之清芬;皇天欲魂,疾驰万里之驿尘。
       大慈山置乡曰大德,山麓小部属汉丰。四面陡峻,蜀道难攀,然山顶平阔,垄亩易耕;丘峰亦如麻,或舒缓、或狰狞。方广五六十里,稻田数万亩。山中四季分明,山清水秀,佳木林立,田池纵横。若雨晴,万空云海,渺渺乎红日如盘;拟疏狂,浩浩寰宇,极目兮天际蓝彩。其间,危岩绝壑,奇石异景,处处可见。山若巨笋,周界河谷,根饮汉丰平湖;其姿巍巍,居高临下,俯瞰碧绿万顷。登临览翠,岚气氤氲,高路入云,貌若仙列之天庭;脊艰骨韧,土肥水沃,披星戴月,谁识劳作之苦行?然青禾沐露,承瑶塘之甘霖;金稻矜羞,辞飞鸟之烈吻。云楼雨宅,润佳谷之醇异;虹霞火阳,染秋韵之流光。天作美而新妇巧,锅底乾坤;薪火炽而桂米香,百里争闻。其色兮仙精之渗白玉,温润凝璧;其香兮桂花之舞满月,终岁不去;其味兮甘泉之溢琼浆,啖之而神爽。馥郁兮清醇无以复加,沾唇若化;滋滋兮百德炼合一心,丽质高华。无须佳肴以佐餐,不必百味而助食,自得千香。历绪流变,独抱金玉之德;盛世鸾鸣,更纳四海神曲。
       至若乡贤如涌,秀士若集,星夜笙笛,响彻衡宇。管弦丝竹,处处乐音。地之灵兮,大池龙光直射斗牛;人之杰兮,谢公怀策金殿唱酬。欧阳果智勇退贼,展韬略保民十万;忧天下公车上书,二举子落笔天胆。张国立、谢仲虞,同盟会之先驱;朱鹤林、张旭初,舞翰墨之烟霞;杨谨伯文词练达,阅世精微,近追明清之鸿著,远崇上古之遗风。波云诡、草木深,山水从容,尽吐清新之气;陈国秀、王山菊,洁善淡和,寿享百龄之上。呜呼!沧海桑田,属地频更,人之屡迁,古之志多不修。故逸士之佳言,贤达之美行,书志零落不见,散佚殆尽。然山乡僻壤,卓然万古,自是奇罕。噫嘻!文士武雄,贤达黎庶,莫不甘米所养。物华兮岁岁之盈丰,天宝兮熠熠而欣荣。将相王侯,常逞八面之威;山野秋翁,独钓稻海之娱。人兮,悉数过往;物兮,源远流长。金开一域,桂花米独贡于朝;夷民三生,龙子孙皆活于命。
       吾生于斯,念生我之有爹娘;吾长于斯,感育我之有故乡。故乡之光,其明煌煌;故乡之粮,稻米汤汤。浅引恭疏,聊慰苍黄:
       吾心之有千千曲——
       弯弯巧月弯弯路,半落云心半落天。
       万里帝宫明灭逝,一支耕曲古今弹。
       男儿常起五更早,家妇勤烹千日甘。
       八百香风吹面过,桂花贡米大慈山。
       吾心复有千千调——
       每逢佳月心依北,星宇光明思故园。
       涧水泠泠长碧落,稻姿袅袅醉金眠。
       时人总把洪原记,风士偏寻野岭攀。
       莫道深山深已绝,桃源之外又桃源。
                                      岁次辛卯正月十一日野神记

附注:
1、大慈山——
      大慈山,位于开县中腰部。大慈山原名大池山,因山顶有大池而名。清咸丰《开县志》载:“大慈山在县西十五里,高数百丈,顶有大池,方广百亩,水极清冽。其水左右互绕,如环无端,俗呼为太极图。”清末至民国初年,设大慈山甲。1930年后,先后设大慈山乡、大慈乡。1941年,改大池乡名为“大慈乡”。后又把大慈山分为大德、大慈、大梁、九岭四乡。其山麓东南部自古归汉丰镇辖,山麓西南归镇安镇辖。因此,大慈山的部分人物典故,有的在志书上已经录入汉丰镇或镇安镇。目前又四乡合并,改为“大德乡”,但山名仍叫大慈山。原山顶大池在今团坝村境内,后已被开垦为田。
      大慈山由于地表内力抬升,河流深切,形成向斜倒置低山,山体为两级台地,地势开阔。全山长宽各50里,海拔800米,主峰轿顶山1188米,最高峰尚家寨(九岭乡)1209米。大慈山土层肥厚,水源充足,盛产水稻,香醇滋润,米质优良,是开县水稻主产区之一。据正史记载,大慈山之桂花米,明清朝曾作为开县稻米类唯一皇室贡品。
大慈山气候凉爽,靠近县城而交通方便,是登高览胜和避暑消夏的好去处。旧时,县城大户大都在大慈山置有房产田地。大慈山众多的宫庙也给县里要人和大户人家上山避暑提供了食宿的方便。山中寺庙众多,据1985年编《开县地名录》统计,旧时建有庙宇28处。其中,山王庙2处、灵官庙3处、龙庙3处(龙王堂、白龙庙、龙王庙各一处)、川主庙4处、玉皇宫2处、涌泉寺1处、雷神庙2处、青云寺1处、三皇庙1处、四圣宫1处、三清庙1处、武圣(关圣)宫1处、普光寺1处、东岳庙1处、天宫庙1处,另有张姓宗祠2处、朱姓宗祠1处。这之中,据本人所知,遗漏多多,如观音庙、土地庙等皆多多,但并未收录。惜所有古寺庙宇如今几乎荡然无存。据我听老人们所讲,很多县城有钱人或官吏皆事佛道,多有善捐,以致庙宇林立。每到佛事,大慈山上人流如潮,寺庙烟火鼎盛,紫雾缭绕,经久不散,宛如仙境。
      传说大池有蛟龙。里人在池旁修建龙王堂,祈求风调雨顺,十分灵验。蛟龙几欲离去而归海。因为龙行之处皆会变成水府泽国,山下县城也会遭受灭顶之灾。于是,人们又在池前修建雷神庙镇守。每逢阴雨雾霾之天,池中心便泛起浑浊水柱。池水左右旋转不停,越旋越快。转瞬间,清澈透明的池水,便成一团泥浆。凡此际,雷神庙中必有一轮火球喷出。火球在半空中随着池中水柱旋转,且越转越大,终将整个大池笼罩在一团火网之中。随即一声霹雳惊天动地。雷电过后,池水渐渐平静,涟漪不生,一复澄清碧绿。据说现在只要山上农民在龙王堂有所祈求,仍应验如旧。
      大慈山文风鼎盛,多乡贤、文士。前不久,我看到一墓碑上书法遒劲婉丽,落款为“癸酉科进士欧阳——”,惜其余字因风雨剥蚀,无法辨识。据当地人讲,这是大慈山以前的进士写的。我查遍《开县志》和网上搜索均未果,已为悬案。等等,如此散佚,实在多多。即使现在,许多在外的名士高官亦难以知晓。真令人叹然也。由此亦见自古修志之艰辛。旧时开县交通闭塞,很多人都希望冲出大山,然一旦名显仕达,少有归乡者,乡人亦莫知其踪。清.乾隆《开县志》仅仅26页,咸丰《开县志校注》仅152页。因开县辖属屡屡变更,乾隆《开县志》之前开县不曾修志,唯《夔州志》或其它地区文献散有零星记载。从咸丰《开县志》到1990年修《开县志》亦愈百年,加上国家动乱,人口大量流动,现所存史者当为九牛一毫也。然虽志多不修,大多外出后极少返乡联系,可就近百年左右有记载的大慈山人,如清咸丰年间有举人朱升三、朱徽五;清末有进士谢义堂、谢麟春;有参加“公车上书”的举人杨绍云、欧阳薰;有早期同盟会员张国立、谢仲虞等等。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开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至今尚留有口碑,为时人所称道。
2、  大慈山寨——
      大慈山寨,咸丰《开县志》载:“在治西二十里,四面陡峻,上纵横五六十里,稻田数万亩。嘉庆初,居人曾据此以御贼,可容十万人,现大寨内复修小寨八,各容千人、二三千人不等。”大慈山四面陡峻,东南西北均有寨门,寨内复修小寨,每有匪患,县城市民多到此避难,只要闭门自守,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清嘉庆二年,白莲教首领徐天德、王三槐率教军数千人攻打开县,县城官民多上大慈山避难。教军于是围攻大慈山,人皆惊恐,不知如何是好。听说教军杀人不眨眼,有人主张投降,有的担心投降后仍被杀。乡人欧阳果曰:“与其束手就戮,不如战而死之。或有生者。”于是指挥人众,凭险据守,因寨壁坚固,又檑木滚石,居高临下,教军久攻不破,损失惨重,只得退兵。山寨10余万人因此免于灾难。欧阳果因功受清廷褒奖,被赐予“六品顶戴”。
3、  谢公——
      文中指进士谢义堂、谢麟春。
4、  欧阳果——
      见2。
5、  二举子——
      文中指“公车上书”举人杨绍云、欧阳薰。
       康有为《自编年谱》记载:在《上皇帝书》公车上书签名的有18省1200余名举人,现在能查出姓名的有16省603人。在这603名举人中,四川有71人,其中开县有6人之多,将近四川省签名举人的十分之一,仅少于成都府的成都县和华阳县,为全省第三位。夔州府签名举人为开县6名、万县1名、巫山县1名、云阳县3名、梁山县1名、奉节县2名。开县居夔州府第一位。又兼开县时有举人20多名,故被人们誉为“举子之乡”。有记载的开县“公车上书”6名举人分别是:
       李本均,字松圃,开县城关镇人,1885年乙酉科举人;
       刘秉元,字调轩,开县厚坝乡人,1885年乙酉科举人;
       欧阳薰,字寿山,开县大慈山人,1891年辛卯科举人;
       戴锡章,字海珊,开县城关镇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
       邓云卿,字辑五,开县义和乡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
       杨绍云,字松山,开县大慈山人,1894年甲午科举人;
       据我县欧阳薰、杨绍云、戴锡章在盛山书院任教时向学生们所讲:当时以慈禧太后为守的保守派,说什么如在《上皇帝书》上签名的人,会试时一律不予录取,还要发回原籍给予处分。由此可见,举子们满怀爱国热情,早把个人前途和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为国家和民生计。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就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反映。
6、张国立、谢仲虞——
      中国早期同盟会会员。
7、  朱鹤林——
      1990年《开县志》载:“民国时期,大池乡朱鹤林,正、草、隶、篆,均有较深造诣,还曾为当时四川省银行书写过招牌,且有真迹字帖传世。其字行笔流畅,遒劲有力。”
8、 张旭初——当时在开县的书法名气最大的书法家,被誉为当时开县书法第一。著名书法家、革命家、诗人刘孟伉当时也在开县,与张齐名。
      1990年《开县志》载:“大池乡人张旭初,善正、草书,其人刚正不阿,个性孤傲怪癖,少与外人交往,练字,不让人旁观,随写随毁,不留字迹,更不愿为有权势者书写。但春节返家度假,却愿为劳苦大众写春联。”
9、杨谨伯——
      生于1928年2月,2002年4月去世。原名杨代淳,开县大慈山人。1948年在重庆国立大学读书,目睹国民党统治的黑暗腐朽和没落,向往光明,他受中共地下党的影响,思想激进,参加过反饥饿、反内战和反对皮德沛竞选立法委员的斗争。1949年11月,参加知识青年训练班学习,1950年分配到敦好乡搞土地改革和征粮工作,同年到开县中学任语文教师,次年春到郭家乡中心小学任教导主任。1952年春,复回开县中学任语文教师,兼任高中语文教研组组长。所教班毕业时,10名报考文科的学生中,除一人因病外,其余9人皆考入大学。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强迫劳动4年半。为生活计,杨谨伯当过理发匠、木匠、漆匠,编过草鞋,打过草袋,卖过家禽家畜催肥药,给猪、鸡打过催肥针。1978年10月,平反恢复工职。1980年秋,调入开县师范学校任教,兼任语文教研组组长。1982年2月,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教师。1985年退休后,受聘到四川省康定师专任《大学语文》讲师,被评为高级讲师。1987年,任开县第五届、第六届政协常委,后为开县政协老委会联谊会理事。开县重建大觉寺时,任文学顾问。
      杨谨伯古汉语功底深厚,熟谙诗词格律,早年在《诗刊》上发表诗作7首。撰写小学教学参考资料1卷和学术论文5篇,其中《比、兴、赋释俗》和教学经验2篇在《语文教学》期刊上发表。其诗、词作品获金谷杯(1998——1999年)诗歌金奖。晚年,出版有长篇自传体小说《劫海浮生》和《盛山人文风物资料汇编》、《养墨斋诗词对联自选集》。虽然其小说目前尚未出版,但其文学水平极高。
10、 陈国秀——
       女,大德乡涌泉村人,1899年8月2日生,2001年无疾而终,享年102岁。其待人和蔼,与人为善,饮食规律,爱好卫生。五六十岁时得过比较重的胃肠病,从此无病。直到去世前几天,自觉有点感冒,并无其它痛苦,倒床五六天,安然而逝。陈国秀虽处村野,然衣着洁净整齐,即使90岁高龄,亦面容细腻白皙,色泽红润,白发如银,光亮晶莹,谈笑自如,奕奕然清癯高贵。后白发居然部分变黑。
11、王山菊——
       女,大德乡天官村1组人,1902年9月3日生,2005年去世。享年103岁。
12、蜀道——
      重庆市直辖前,开县自古归四川管辖,其地理位置为蜀国东面屏障。故虽然从属变更,然古之蜀山,却万古不改。
12、大德乡简介——
      大德乡2005年统计,地域面积有118平方千米,人口有5万多人,
      大德乡特色经济介绍
A、 优质大米溢香万里
      大德乡特产优质桂花系列大米闻名遐迩、声名远扬。在清代曾为贡品,其米粒大而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淀粉、矿物质和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食用柔软可口、清香入味,以其特有的口感好、色泽亮、质地软、粘性强,赢得众多消费者的青睐。福佳、仁和与重庆喜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2300亩,与九龙米业签订生产合同2000亩,共组建优质水稻生产专业合作社11个,培育龙头企业1家。目前,全乡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21600亩(其中精优、香优、Q优系列达12200亩),平均亩产550公斤,年水稻总产量达11800吨,年产值超过1900万元。龙头企业开县金穗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去年年加工无公害绿色大米1100吨,实现销售收入264万元,创利税32.6万元,为九龙米业提供原料3500吨;场镇商贩销售优质绿色大米1500余吨,实现销售利润250余万元。
B、名优果品产销两旺
      大德乡高产优质果园4000亩;新发展核桃、雪梨、柑橘500亩;九岭、磨梁村黄金梨、水晶梨、爱宕梨20000株,秋姬、女神、美国布朗和红宝石李树5000株;台湾油桃、井村中华巨桃5000株;金太阳、凯特和新世纪杏树5000株,标准化、高产出的果品开发示范园1600亩。近几年发展种植名优杂水果2000亩。全乡在宝珠、仁和、兴隆、九岭、磨梁、桂花、东坪共发展名优果品种植近10000亩,其中新增水果面积4022亩。
C、绿色蔬菜拔锚起航
      大德乡空气清新,水源洁净,无工业污染,病虫害发生少,生产的蔬菜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无公害的特点,具备发展绿色品牌蔬菜的自然条件和传统优势。引进推广了莴笋、西红柿、辣椒、生姜、白萝卜、南瓜等无公害反季节蔬菜2000亩。在渡佳、天宫、龙王、江东、仁和推广稻草覆盖秋洋芋4000亩,在渡佳、磨梁两村发展花椒1200亩,在九岭村推广无籽西瓜种植600亩。
D、药材生产增势强劲
      大德乡以海拔800—1200米的九岭、东坪、磨梁、桂花四个村大力发展以玄胡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又带动了磨梁、东坪、桂花等村,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几百亩发展到现在的2500亩。全乡玄胡产销达60多万公斤,产值达720多万元。
E、休闲观光生机勃发
      大德乡紧临新县城。近年来,依托老鹰窝观音庙、奶子山、鸿岩沟、华戒山、爵顶山、乌龙井和白龙井、龙王塘、白鹤林、石河堰水库、向家寨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全面营造生态绿色经济园。宝珠村距县城仅3公里,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能坐揽新城全貌、放眼库中库、极目水位调节大坝,尽赏滨湖城市风光;有4000亩优质果园和“四山绿化”十公里生态长廊,鲤鱼塘主干渠的建设贯通、德水电站的入户兴建、宝珠山公墓的规范建设和盘旋全村的镇德通乡公路的全面硬化等优势,为筹建融吃、住、游、乐于一体的农家院、农家乐,全面打造宝珠休闲旅游假日经济消费带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集果品生产、公共服务、休闲观光、文化娱乐、餐饮住宿、果品贸易于一体的“一棵树生态农业旅游园区”,重点推出以柑桔、油桃、枇杷、龙眼田园采摘为主要内容的“田园风景游”和以体验农村生活情趣为主的“农家乐园游”,为城镇居民和游客打造一个最为理想的休闲观光生态旅游胜地。
F、毛织加工迅速崛起
      2007年,大德乡引回毛织企业20家(共有纺织机1678台、缝盘机254台、花机20台、电机7台),固定资产总投资达783万元,不仅带动了1968名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而且每月企业生产产值达到530万元,毛织加工业成为了全乡的支撑产业之一。目前,全乡转移从事毛织加工的劳动力共1968名,被转移的劳动力每月工资总额达到265万元,年收入达3180万元。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野神 评论 (评论时间2014-02-13 09:58:40)  

多谢赏读点评!祝好!远握!

mpg5307 评论 (评论时间2014-02-11 10:06:16)  
俊雅清新。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