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由香菱写咏月诗谈诗法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867        作者:秋水孤帆        发布:秋水孤帆        首发时间:2011-01-27 20:31:09
关键词:由香菱写咏月诗谈诗法
编语:

                                                 由香菱写咏月诗谈诗法
       红楼梦中的香菱从“惯养娇生”的“乡宦”之家,沦为奴仆,作了薛蟠的侍妾。可谓人生大起大落。她在大观园中的地位低于小姐高于丫头,因此她非常渴望回到从前的上层生活。在拜林黛玉学写诗中足以从她的诗作中看到她渴求的那种精神生活。
       林黛玉让她以月为题作七律,规定用“十四”寒韵。香菱先后作了三次,从这三次来看,却为咏物诗之典范。

香菱第一首是这样写的:
                           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从这首诗来看,作者不乏词汇,但尽其堆砌,凑泊成句,用语直白,毫无含蓄,内容空洞,思路模糊。故林黛玉说她“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它缚住了。”要她“放开胆子去作”。
写诗当立意为首,人常说:“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所谓炼意就是创造诗的意境。如果把诗之外形喻为肤体,则词句为骨骼血脉,那么意境则为其丰韵神髓。静安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关于论境界时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们可以理解第一境是登高远望,去博采众长;第二境为孤灯夜坐,更苦思冥想;第三境乃幡然有悟,恰自然成妙。王国维对境界的这段比喻正是写诗词过程的绝好诠释即;难-易-难三个阶段。
       无论是言情或是咏物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静安先生把境界分为两类,即“造境”、“写境”。也就是说对应西方的“理想派”与“写实派”。我们把一种离现存事实较近的艺术境界,称作“写境”,反之,一种离现存事实较远的艺术境界,称作“造境”。“造境”注重夸张、虚构、变形等手法的使用,而“写境”注重的是写实。在香菱这一首诗中,可以看到正如静安先生所讲的第一种境界,即写境之范例。
香菱咏月第二首: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
                               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
                               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这一首显然不象第一首那么直白,笨拙了。能以花香,夜露来比喻,烘托眼前之景物,胆子也放开了些。但细琢却发现,全诗过多地拉扯别的东西来比附,句句都喻月色,故显得过于穿凿了。可见对林黛玉“放开胆子去作”的话理解还是在表面。如果咏物诗不能显“有我之境”或“无我之境”,“寄情寓兴”则如白开水,只能解渴,但却无味。
香菱咏月第三首: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这一首明显与前两首大不一样。首句起得就大有势头,一轮浩月破云而出,暗喻精华难掩,自己的才华终难埋没,学写诗的自信心含蓄传出。尤第二句,恰如自身写照:那顾影自怜,精神上的落寂,跃然字里行间。颔联也用了一种特别修辞的手法,抒发内心幽怨,笔法劲健承接首联。颈联进一步拓展境界,情景并出。“秋闻笛”,“夜倚栏”恰到好处地似人写法,也为结联作好了层层铺垫。结句的感叹,借寂寞嫦娥之问,暗喻作者本人,诗意曲折,“团圆”二字,将月与人合咏,余韵悠长,新巧意趣,看后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咏物诗应表达一定的物我关系,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我之境”即指抒情色彩浓重的艺术境界。诗人的喜怒哀乐往往借助于景物描写才能加以表现,有时一方面直接抒情,另一方面,又将自己的情感强加于景物,使得物具我情,物因情活。在人情与物态的双重描写中,人情占更大的比重,拟人化的手法也得到特别的重视与运用,所以由此创造的境界就显得我情我意特浓。如突兀而起的首句“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就是一个娟娟的“影”来喻作自己,虽“料应难”却“魄自寒”。这里的情境就是极高度自我化、情绪化的,突现出了作者的强烈情感。而“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就是一种“无我之境”把主体情感表达的相对隐蔽些。此时的我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存在,极力客观呈现的是外物的情势。此时的物就是“无我之境”的很好例证。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2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1-27 21:44:18
文章评论
zhu1988423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28 09:01:06)  

可见诗要写好何其难。欣赏先生佳作。

怡情养性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1-27 22:45:44)  
写得好,细心品读,收获很大。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