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名山赋
本栏目所展示的作品,主要指写作内容以山岭峰峦为主题的辞赋骈文作品。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mpg5307
主编寄语:古今万物尽能辞,期墨客骚人,高手连来网上; 天地百科皆可赋,盼华章丽句,佳篇屡现屏前。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辞赋骈文  >>  名山赋
大淮浮山赋
文章来源:曲阳憩园        访问量:1093        作者:明光曲阳        发布:明光曲阳        首发时间:2010-06-04 07:39:00
关键词:大淮 浮山 赋
编语:

 

大淮浮山赋

·明光曲阳·

 

      浮山又名临淮山,隔岸巉石山与之对峙而成峡,淮上三峡其季⑵也。风气关锁,襟钟离而带五河;水门捍塞,扼长江而控东海⑶。岩壑叠翠,峰峦点黛,山容冠玉,胜迹多彩。

      山下有洞,曰浮山洞⑷:东坡昆仲曾赋诗,《太平寰宇》有记载:夏潦不及,冬凝不加,远视若浮,名闻遐迩。山腰有寺,曰浮山寺⑸:背倚主峰,西饮长淮;气势恢宏,钟声悦耳。始建于唐,兴盛于宋,明嘉靖帝御书碑匾楹额,清光绪帝重修殿阁亭台。通衢兴会,千年未绝朝山香火;烽烟骤起,一朝尽毁倭寇燹灾。山顶有亭,曰浮空亭⑹:传苏子诗句于千秋,融景物禅机为一脉。六角翼然,五水萦绕⑺;大气包举,乾坤浮载。落日熔金,夕观残霞晚照;赤乌出海,朝看紫气东来。

      其余者:裂马缝⑻,霍霍阙开,神龙才驾白马去;仙牛脚⑼,茕茕孑立,李耳又骑青牛来;四门渡⑽,烟锁芦舟蓬莱境;钓鱼台⑾,雨敲蓑笠垓下哀。驿路⑿悠悠,时风岁雨留印记;纤道⒀窄窄,淡迹浅痕映苍苔。

      最负盛名浮山堰⒁,依山截淮通天堑。堰长四千五百米,事追一千五百年。南梁萧衍伐北魏⒂,以水代兵灌寿县;征集军民二十万,屈指历时六百天。北抵巉石,南起浮山;楗竹木以断流,集铁石以沉渊⒃。人工何奪天工智,初成即溃酿大难。淮水直泻三百里,浪巅浮尸数十万。哀哉无辜民,朽骨残骸可怜见;悲哉梁武帝,逆天悖理人神怨。

      往事越千年,时空不复现。今日我登临,心潮逐浪翻。举目青山,禅踪古迹多无觅;俯瞰长淮,桨影渔帆还依然。空嗟叹!但愿胜境再造,佛光普天,身逢盛世无遗憾。

 

【注释】

    ⑴【大淮浮山】浮山一称临淮山,位于明光市西北部的柳巷镇境内,在千里淮河下游南岸,距明光市城区55公里位。《梁书》中云:“浮山洞夏潦不能没,而冬日不见其高,故疑为浮也山形同一块碧玉漂浮在淮水中,因美丽而得名浮玉,人疑其山似浮,故名浮山。因全国名为浮山者诸多,称“大淮浮山”以示区别。

    ⑵【淮上三峡其季】浮山与隔岸巉石山相对峙,史学家称浮山为淮河第三峡,因排行第三又最小,故称“其季”。其他二峡:凤台县峡石山与八公山;怀远荆山与涂山。

    ⑶【风气关锁…水门捍塞…】化史书语句。《梁书》云:“浮山峰势标奇耸秀,襟淮带潼,捍塞水门,关锁风气,实为五河之要隘……。”

    ⑷【浮山洞】浮山崖畔有浮山洞,濒临淮水。《太平寰宇记》和《舆地记》均有记载:“洞在淮上,夏潦不能及,而冬不加高,故人疑其浮也。”宋代大诗人苏轼乘舟曾路过浮山赋诗:“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其弟苏辙和诗云:“洞府元依水面开,秋潮每到洞门回。幽人燕坐门前石,长看长淮船去来。”

    ⑸【浮山寺】浮山山腰曾有浮山寺,又名灵岩寺,唐建,宋重建,明正德五年寺僧圆宝改建山之西隅。浮山寺占地约5亩,整体布局为明三暗五式建筑,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计三进两院。其中大雄宝殿,叠脊卷廊,屋面为小灰瓦,墙裙系古大灰砖砌成,格局为九窜山;四根圆形抱柱,柱底为圆形石鼓座,柱上滚木柁梁,雕梁画栋。靠南廊檐下悬吊一生铁大钟,高一米左右,钟颈有一搂抱粗,重千斤。钟鸣时,声震两淮,音传十里。1942年,灵岩寺毁于战火,现尚存有零星碑刻及其他遗存,如,石兽、石香炉、石龟驮、明代嘉靖圣旨碑、清代公禀通知碑(毁于1972年)等。

    ⑹【浮空亭】山顶建有纪念苏东坡的浮空亭,宋建。《舆地纪胜》:在浮山頂,取東坡“乾坤浮水水浮空”句以名。今毁。

    ⑺【五水】指安徽北部“淮、浍、漴、潼、沱”五条河。

    ⑻【裂马缝】灵岩寺北侧陡峭石壁上,有一条天然大裂缝,长约二十米,宽约五米,缝如刀劈状,深不见底,直没淮水。相传某年夏日,暴雨如注,雷鸣电闪中,忽见淮河水面上由东向西飞奔一匹白马,上坐一人,银盔银甲,貌若天神。眨眼间来到裂缝旁,随后牵马进入缝内。雨霁,人们来到缝口处寻找,人马踪迹皆无。后,此裂缝传为裂马缝。

    ⑼【仙牛脚】浮山南约三公里,位于长山岭东坡峰腰中,有一块裸露的凸岩,高约1.5米,直径4米,圆柱形,石体下端长满了青苔。上有凹凸分明的牛脚印一个,两蹄夹左右对称,整体呈弧圆形,蹄夹间有夹缝2寸来宽,蹄尖向西南,名曰仙牛脚。相传当年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兴教于天下,途经浮山的长山岭,留下了青牛的足迹。其实,仙牛脚乃天然形成的石景。

    ⑽【钓鱼台】浮山洞东侧近水处,有一块两米见方平岩石伸向淮水中,天然形成一台,名钓鱼台。

    ⑾【四门渡】位于浮山主峰西山脚下,古为南北往来利济之所,泗、五、盱、凤交会于此一橹之地,故名四门口古渡,是沿淮重要的渡口之一,曾经舟船泊聚,樯帆林立,商贾云集,为浮山古镇的繁荣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⑿【驿路】指濠州至泗州驿道。沿淮河南岸走向,经潘村至范老嘴,过女山湖,至泗州,140里;西经浮山柳沟湖原古桥,至五河县的井头到濠州,105里;全程计245里。清·康熙19年(1680年)泗州城淹没,此道也随之被弃。

    ⒀【纤道】浮山北峰下沿淮河边,有一条狭窄的千年石径,细如羊肠,隐隐有浅痕时断时续地向前延伸,这就是纤道,俗名繵路,即拉纤之路。

    ⒁【浮山堰】南北朝时期淮河上修建的拦河大坝。位于安徽省五河、嘉山(今明光市)及江苏省泗洪三县交界的淮河浮山峡内。坝高20丈(约合48m),顶宽45丈,底宽140丈,长9里。浮山堰是淮河历史上第一座用於军事水攻的大型拦河坝,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土石坝工程。

    ⒂南梁萧衍伐北魏萧衍(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朝南兰陵中都里(今江苏丹阳)人,建立梁朝,是为高祖、武帝。梁武帝多才多艺、学识广博,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在南朝诸帝中堪称翘楚;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更为突出。梁天监十三年(514),萧衍为夺回北魏所占的寿阳(今安徽省寿县),采取水攻。在浮山峡筑坝拦淮,壅高水位,回水淹寿阳。用军民20万人施工,历时两年。天监十五年四月完工,建成当年八月涨水,堰溃决,下游受难居民数十万。

    ⒃<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04 18:21:00)  
略见杂芫,易更精炼。尾段甚好。[加油]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