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新诗
本栏所称的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诗歌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自由诗,形式上分行排列。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江东心音
主编寄语:诗是语言的活性物质和情感的活性元素。在人性的豁然中灵光一闪,精神破茧后,感应着持续抽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人气排行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现代诗歌  >>  新诗
网络对话——著名华裔美籍诗人非马访谈录
文章来源:新浪博客        访问量:1555        作者:高羽        发布:北溪高羽        首发时间:2009-10-24 00:16:00
关键词:非马访谈
编语:

《网络对话——著名华裔美籍诗人非马访谈录》

按语:因为出版第二部诗集《北溪,那弯清浅的生活》的因缘际会,在《澳洲彩虹鹦》国际中文笔会论坛,我和著名华裔美籍诗人非马老师有了几次短信接触。后来俺找到了非马老师在新浪的“家”,并用短信发了几首短诗,请老师指点,老师每次都不厌其烦,细心评点,高羽颇受感动,于是萌发了这个短信采访的念头,后来,由于新浪短信的容量有限,非马老师改用电子邮件进行回复,具体访谈内容,高羽整理如下。

高羽:谢谢非马老师,那么晚了,还在品读高羽的诗,您的建议,高羽记下了。对了,俺有一个不情之请,我现在在《诗歌报》和《湖南诗人》论坛做版主,有些关于现代诗歌和诗坛现状的问题想向老师请教,做一个短信采访,不知老师能否抽空回复,期待,祝好!                      2009-04-16 11:27

非马:高羽好! 你尽可提问,但我对诗坛的现状也不是太了解,所以不一定都能回答.                                           2009-04-17 08:32

高羽:谢谢非马老师。我记得,刚开始学习诗歌时,正是国内朦胧诗潮余波未平之时。那时,诗歌还是有很大市场的,如90年代汪国真和席慕蓉的诗都曾占据过无数年轻人的心。可是现在,诗歌却几乎无人问津,诗人出版自己的诗集甚至要自掏腰包。请问,这是国内的局部现象,还是全球经济潮涌下人们价值观念转变的一种普遍现象?      2009-04-17 13:15

非马:                     

诗歌大起大落,似乎是中国(可能还有以前的俄国与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殊现象.在欧美,诗歌一直是小众的读物,即使现在,许多年轻人被电视及其它电子媒介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因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销路,但诗仍是不少人的精神食粮与营养.近年芝加哥便有不少公司的高级主管,在业余写起诗来.

2009-04-17 22:20短信回复

 

高羽:谢谢非马老师的回复。我一直非常敬佩您的诗歌写作技巧。您的《鸟,笼》和《一千零一夜》等代表作,虽语言质朴,但寓喻深远,让人产生心灵的震撼。请问,您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它的标准是什么,作为一个诗歌作者,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诗歌写作水平?

2009-04-17 22:39

 

非马:

我不相信好诗有什么固定的标准.我曾在一篇题为<这是一首诗,那是一只苍蝇>的短文里,提到作为好诗的几个基本条件:首先,它必须是有趣的;其次,一首好诗必须给人新的东西──新的见识,新的观念或新的意义;第三,好的诗是悦耳的音乐;最后,诗必须具有多层次的意义。多读(不仅是诗),多思考,多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

2009-04-17 23:01短信回复

 

高羽:谢谢非马老师!近几年国内诗歌可谓“热闹”非凡,什么口语诗、梨花诗等,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我看到一些著名的诗人,如您、原《黄河诗报》主编桑恒昌、《诗选刊》主编郁葱、《绿风诗刊》主编曲近等仍保持着一种理性的创作态势。请问,您认为当前这种现象正常吗?未来的诗歌主流应是怎样的或您所期望看到的是什么?                                     2009-04-18 22:27

非马:
艺术贵于创新。重复已有的东西,无论多美好,总难成为真正的艺术。我想这可能是许多年轻人提出种种主义与口号,力图突破旧的束缚,另辟蹊径的主要原因。只要他们能诚诚恳恳,努力从试验中找到适合他们自己的途径,我想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值得鼓励的。但如果只是为了引人注目,自立山头,口水乱飞彼此瞎捧或恶骂,甚至比赛下流,对一个诗坛来说,是不会有什么积极意义,也是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的。


另一方面,诗人一旦成名,很容易患得患失,故步自封,不敢轻易从事新的探险。这样我们便很难期望有真正好的诗人出现,更不要说伟大的诗人了。

一个健康的诗坛,应该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在今天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不太可能有固定不变的主流。关于这点,可参考我的《我们需要诗的中层阶级》一文(见《非马艺术世界》)2009年4月19日下午12:39电子邮件回复

 

高羽:感谢非马老师的精辟剖析。都说,诗人的神经是最敏感的,因为敏感,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诗人便显得相对脆弱了。从屈原到王国维到海子到戈麦到顾城到近几年的余地、吾同树等诸多诗人自杀事件,无不让人悲痛、震惊。还有,许多优秀诗人的早夭现象,如沈河,赵新,陆恒玉等,都是正当壮年便离尘而去,让人扼腕感叹。我看老师,虽已逾古稀,却健硕爽朗、神采依然,诗思饱满,让人敬慕。请问老师,您认为,一个诗者,应该保持怎样的心态才能融入生活,使自己即可游弋于所钟爱的诗歌世界,又能在这个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安身立命?

                                       2009年4月19日 4:06

非马:我不相信诗人的自杀率会比其它行业或阶层的人高。只是因为诗人在社会上较引人注目,让人们以为诗人都那么敏感那么弱不禁风罢了。另一个促成诗人显得相对敏感脆弱的原因,是社会的观念,以为这样才象个诗人,就如同许多人以为诗人都该抽烟酗酒、留长头发或蓄大胡子一样。顾城去世前我正好担任一个诗奖的评审,从他的作品(虽没署名但我认识他的字迹)里,多少已可看出他精神状态的异常,如果当时他的家人或身边的朋友能认识到那是一种病征而不是诗人的特质,及时送他去就医,说不定可避免后来发生的悲剧。好久以前一位台湾女诗人对我说她从不告诉别人她在写诗,怕人家以为她是疯子。她的话让我难过了好一阵,为她,也为所有的诗人。

我一向坚持诗人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该同平常人无异。不同的是他的胸襟、思想与艺术。多年前我在芝加哥中国文艺座谈会上关于现代诗的讲话:“诗人必须到太阳底下去同大家一起流血流汗,他必须成为社会有用的一员,然后才有可能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才有可能对他所生活的社会及时代作忠实的批判与记录。”这个看法我到现在都没改变。

在现代社会里,靠写诗过活几乎是不可能的。我所认识的美国诗人都有各自的职业-- 学校教师、编辑、售货员、警察、劳工、仓库夜间看守员等等。至于我自己,我的正业是科技工作,写诗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这种安排给了我许多好处:一来不必为衣食发愁,二来在诗歌的追求上不至于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2009年4月20日(星期一) 上午06:06电子邮件回复

 

高羽:回复电子邮件已收到,再次感谢非马老师接受高羽的采访。我相信,您的睿智与理性,一定会使许多热爱诗歌的朋友受益匪浅,从生活与理想的迷茫中走出来。最后,谨祝老师:幸福安康!祝:祖国的诗歌前景更光辉灿烂!

2009-04-20 14:24

非马简介:本名马为义,英文名 William Marr,1936年生于台湾台中市,在原籍广东潮阳度过童年。台北工专毕业,美国马开大学机械硕士,威斯康辛大学核工博士,曾在美国能源部属下的阿冈国家研究所从事能源研究工作多年。曾任美国伊利诺州诗人协会会长。著有诗集《在风城》《非马诗选》《非马集》《白马集》《非马短诗精选》 《非马的诗》 及 英文诗集 AUTUMN WINDOW 等十四种,散文集《凡心动了》及译著多种。作品被收入一百多种选集及教科书,并被译成十多种文字。主编《朦胧诗选》、《台湾现代诗四十家》及《台湾现代诗选》等多种。被美国评论家誉为芝加哥有史以来值得收藏的十位诗人之一。

高羽简介:本名林锦州,笔名高羽,或北溪高羽,70年代生于福建闽南漳州,有诗作发表在《澳洲彩虹鹦》、《黄河诗报》、《闽南日报》、《南方》、《三明日报》、《秋诗刊》、《陌生诗刊》、《诗歌蓝本》等各种海内外诗文报刊杂志,诗作被收入《中国第四代诗人诗选》、《大陆爱情诗百家》、《中国诗歌十年》等多种诗文选集,获过《人民文学》90年代优秀作品奖等各种级别诗歌奖项,已出版个人诗集一部,《真情倾诉》(01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被艾青诗歌纪念馆收藏.现为《诗歌报》、《诗选刊》、《湖南诗人》等国内知名文学网站论坛版主。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文章评论
北溪高羽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24 09:54:00)  
呵呵。谢谢芊芊和寒江雪。问好二位。
芊芊诗草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24 08:30:00)  
是呀,非马老师很早就发上来了,如今再读,还是受益匪浅的!!!羽!你为诗友们做了件大好事![赞啊][赞啊][赞啊]
寒江雪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24 00:54:00)  
原来就是采访非马大师的高羽啊!我已在非马大师专集中见过此文,(http://www.zgshifu.com/news_view.asp?id=3654)今天高先生发上来我又重新学习了一遍,真是获益匪浅,很受启发!非马先生对当代新诗状况及走向的论述与诠释很精辟,高先生的采访可是为新诗的健康发展做了一件大好事啊![赞啊][赞啊][赞啊]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