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文论
本栏目所称的其它文论,主要指除版块道诗论和赋论内容以外的其它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其它文论
鲁迅性格管见
文章来源:白水腐儒博客        访问量:1233        作者:信阳师院文学院南风通讯社 李丰山        发布:李丰山        首发时间:2010-05-25 17:50:00
关键词:鲁迅性格管见
编语:
                                                   鲁迅性格管见

                                        信阳师院南风通讯社 李丰山

摘要:鲁迅作为中国的民族魂,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综观他一生的创作,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位文化大师一生深邃的创作思想竟与他的独特性格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关键词:孤傲  冷峻  敏锐

归结鲁迅先生的一生,大抵有三种性格特点贯穿于鲁迅先生的一生,一为孤傲,二为冷峻,三为敏锐。

一、孤傲

或许由于出身旧式诗书簪缨之家与自幼蒙受传统文化煦育的缘故,鲁迅天生便秉承了中国旧式文人固有的孤傲情怀,正是这种内在孤傲性情的支配,才让鲁迅自幼便从同侪中脱颖而出,与当时的封建仕途越走越远,最终与其同时的文化阵营分道扬镳,从而独树一帜,登上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巅峰。因为孤傲,他几乎和当时所有文学派别与新旧文人都进行过针锋相对的笔墨较量,对当时流言家“正人君子”的种种无耻行径,进行猛烈地抨击与鞭挞;因为孤傲,才让他以一种高屋建瓴的宏观视角,细致入微地洞烛世间的每个阴暗角隅,独立时代的高空,饱蘸愤怒的笔墨,对世间的斑斑罪恶进行彻底地揭露,向当时的当权者展开激烈的鏖战,……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众必非之”因为孤傲,鲁迅的独行高蹈,必然会遭到当时“正人君子” 【1】的忌恨,为此鲁迅的一生几乎都在与当时的甲寅派,创造社,新月社等文学派别及章士钊,胡适,陈源,梁实秋等文化名流进行激烈地笔墨争斗,有时甚至上升到人事攻击。也正是这种孤傲性情的支配,才让鲁迅在面临无数 “正人君子”的围攻发难的时候,断然谢绝朋友的调解与助阵,孤身奋战,从容周旋……因为孤傲,因为才气,面临气势汹汹的围攻,,他采取“你打千方来,我自打一处去‘的战略,揪准对手的纰漏,迎头痛击,在笔端的嬉笑怒骂间,将对手一一击破,诚然一副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潇洒从容!也许上苍赏识鲁迅的孤傲不屈与理正严词的风采,所以往往不惜将胜利的砝码倾向于鲁迅这一方,于是无数次笔墨较量总以鲁迅的胜利而告终,让“正人君子”束手无策,当权者无可奈何!“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2】是的,在那个“城头变幻大王旗”【3】军阀混战文化专制的世道上,所有的文人都明哲保身,绝口政治,独有他始终不忘“三日不抒民疾苦,文章辜负苍生多”的文人使命,孤身夺围而出,面对豺狼当道满街腥云的丑恶现状,他须发如戟,横眉冷对,“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从觅小诗”向风雨如磐的世道发出猛烈地冲击,他深知仅凭一己的绵薄难以抗争强大凶残的世道,甚至有牺牲生命的危险,但他还要抖擞精神,援笔呐喊,“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4】正如一轮不甘沉沦的落日,虽然已经度过一生如日中天的辉煌,但是还要在薄暮的西天织一道晚霞!所以毛泽东称赞鲁迅“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5】

二、冷峻

“横眉冷对千夫指”这正是鲁迅先生一生冷峻性格的真实写照,鲁迅的一生始终以一双冷峻的视角来审视这个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自幼目睹家庭中落的惨状,亲历人情的冷暖,让他过早的体味到生活的艰辛与世态的炎凉,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这种特殊的人生遭遇造就了与他年龄不相符的冷峻持重性格,同时也让他深味到当时的中国,国民之间缺乏真正的同情和关爱,到处充斥着一种灰暗的麻木与冷漠,所以他的一生都在用一种冷峻的眼光,一支激扬的健笔,审视呐喊于“浓黑悲凉”的“非人间”试图唤醒麻木昏睡的国民,呼唤热情与关爱的回归!人性往往是两种对比色彩的嵌合,即使金刚怒目也有菩萨低眉的法相,鲁迅亦然。除了那双冷峻睿智的眼神,他也有着常人不乏温情的一面,他也有过“灵台无计逃神矢”的炽爱;“我以我血荐轩辕”【6】的赤诚;“于无声处听惊雷”【7】的憧憬……为此,他满怀书生意气,挥手故乡,考入洋务学堂,东渡日本学医,试图“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然而亲眼目睹麻木国民围观同胞砍头的骇事之后,却让他深深感受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试图用自己的一支健笔唤醒麻木的国民,改造国民的精神……综观中国无数伟大作家无不是在遭遇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精神洗礼以后,才喷吐出振聋发聩的文字。司马迁如此,曹雪芹如此,鲁迅也如此。正是在遭遇过这种刻骨铭心的的精神洗礼后,他才开始走上弃医从文的道路,从此中国近现代史也就因为一位杰出文化大师的加入而愈加斑斓夺目!然而其实对鲁迅而言,医生与作家原本性理攸同,医生是医治肉体的作家,作家则是医治灵魂的医生。于是他就携带着两种身份来重新审视中国的国民,用医生的视角来诊断国民的病原,用作家的才情来展示国民的病态,于是他写《狂人日记》来深刻剖析狂人的病态;他写《阿Q正传》来 “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8】他本来可以让自己深沉的精神略微舒缓一下,然而每当目睹山河破碎民生疮痍的惨状,他不免自讼“玩物丧志”自觉愧对万方多难的时局!于是他又不得不重新擦亮冷峻的眼睛,操起激扬的健笔,大声呐喊,寻求救国救民的良方!他的杂文像匕首,像投枪,直指社会丑恶的根源,不管流言家的忌恨,还是当权者的仇视,他依旧故我,始终以一种冷峻的眼光和文字来批判这个丑恶的世道!直到弥留之际,他仍嫉恶如仇不改常态“让他们怨恨去,我一个都不宽恕”【9】

三、敏锐

也许早年跌宕遭遇的磨练与冷峻持重性情的神助,对纷繁陆离的世间百态,鲁迅往往独具只眼,表现出超常敏锐的洞察力与穿透力。这种抽象的敏锐意识在鲁迅身上通常有两种具体表现形态,一是对自己尊严无比爱重,不容丝毫的质疑与侮辱;二是他能往往察小识微,发他人未发之覆。这两种外在表现交织一起,既让鲁迅一生与流言家“正人君子”的笔墨官司纠缠不清,又让鲁迅在思想学术领域里见微知著,表现出独到的识见与卓识的预见,令人钦佩不已。譬如在文字创造问题上,鲁迅表现出独到的见地,他坚持“文字在人民间萌芽”“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以敷衍记事了”【10】用科学的视角出发,力排世代流传仓颉造字的传说;其次在探讨中国历史问题上,他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历史归根结底就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两种状态的循环,此论可谓一语中的,比先前任何史学家的史学结论都精辟透彻;再次在撰写《中国小说史略》时,对于当时刚刚兴起的红学,许多红学家由于相关材料发掘的限制,在探讨曹雪芹家事问题上莫衷一是,鲁迅当即指出:“不知何因,似遭巨变”【11】而这一结论直到当代随着曹雪芹相关材料的陆续发掘,才最终被红学界所证实,而鲁迅却比他们提前了八十多年!在2006年全国评定中国近百年来的十位国学大师中,鲁迅位居第四,令许多人争执不休,也许无数人对鲁迅学识抱有怀疑,因为受时代的局限,所以究其一生,鲁迅的学术专著也就仅《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但是鲁迅在学术上的最大贡献并不在于他学术专著的数量,而在于他在学术上往往能作而不述。由于时代特殊际遇的限制,他在学术上提出的许多独到识见,并未来及阐发补备,就撒手西游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从他的部分文章中获取零星的灼见。如果假以天年,我坚信鲁迅必能撰著鸿篇巨制的学术专著以传世!然而这也并不值得惋惜,因为鲁迅虽然作而不述,但是他为后世的学者指明了学术研究的辙迹,造就了无数成名学者,从而也让鲁迅的学术思想得到延续和展现!正如陈寅恪一生颠沛流离,手稿流失,致使他一生仅留《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等几部学术专著以传世,然而谁又曾怀疑过他的博学宏识呢?鲁迅亦然,他一生以唤醒国民改造国民为己任,殚精竭虑,他的功绩早已超乎他的学术论著而垂世,同时仅凭他对学术敏锐的洞察力与穿透力,也足以跻身于中国近百年国学大师的神圣殿堂而无愧色!我们又岂能拘泥于世俗传统的评判标准,而让一个国学大师流落不偶呢?

    正是孤傲、冷峻、敏锐、这三种性情支配,才让鲁迅在文学、思想、革命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成就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诚然无愧于“民族魂”的殊荣!

【1】《朝花夕拾·藤野先生》

【2】《纪念刘和珍君》

【3】《南腔北调集·惯于长夜过春时》

【4】《呐喊自序》

【5】《毛泽东文集》

【6】《自题小像》

【7】《无题》

【8】《阿Q正传》

【9】《申报·自由谈》

【10】《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桃花隔帘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5-27 15:06:00)  
“能作”也并不逊于“能述”啊。鲁迅精神永存![顶啊]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