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其它文论
本栏目所称的其它文论,主要指除版块道诗论和赋论内容以外的其它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其它文论
乱弹之二·我是反格律者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706        作者:程奎        发布:程奎        首发时间:2009-09-21 09:01:00
关键词:
编语:

  苏东坡为词常 不守声律,《念奴娇·赤壁怀古》竟打破了原来的格式。于是常常遭人攻击,陆游评价东坡:“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耳。”(《历代诗余》卷一一五)。晁补之说:“东坡词,人谓多不谐音律,然居士词横放杰出,自是曲中缚不住者”(《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三)。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此特拘于音律言之,而不究本原之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辩也”。

  对本网一些朋友死扣格律,我是很不以为然的。说实话,我是内心中笑话这种泥古行为的。凭什叫那些死人束缚我们,那也叫学问?其实那玩意无非就是平平仄仄仄平平而已,下点功夫很易掌握,非不能为也,不愿为也。写起东西来还是考虑死人给我们定的框子,有必要吗?学问是世事洞明,是人情练达。诗言志,要的是一种意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声律那些东西是六朝堕落文人崇尚的东西,始于梁武帝这个亡国之君,于今于世无补。还是一句老话,时变则法变,不变者,朽本也,不可雕也。当然,应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9   条】
文章评论
刘相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10 16:09:00)  
如有人曾填"诉衷情令"时,在上片的第三句填上"清凉西池蛙鸣"这样的六连平句子,根本就不能歌唱出来.因为这已经超出人的肺活量了,不可能一口能连接唱出来的.还有人填出"寂寥横笛隔江东"这样的格律诗,这也是不能吟咏出来的,寂寥横笛隔江东----入平平入入平平,3个仄声还是同一词韵部,简直就是七连平了.
刘相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0-10 16:01:00)  
诗词限平仄,其意是为了诗词在歌唱和吟咏时音韵优美,节奏和谐.这中间要遵循一些音律学上规律.除音调之高低外,平声尾音悠长,仄声尾音短促,平声字连用太多,会造成歌唱和吟咏时一口气接不下去,到后面读或唱得越来越弱,而仄声太多,则急促慌乱,好似气喘吁吁的样子.这是物理学上的规律.另外美学范畴内,平仄交错,才显得韵律活泼多变,形成诗词的音韵美.
北鸿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23 18:48:00)  
大肆支持江雪妹妹!!!
寒江雪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23 16:45:00)  
酎泉老人说得好!我举双手赞成!!!这种争论既没有结果、也没有是非、更没有意义,太浪费时间,不如大家都听老人一句话,别再脸红脖子粗的争论不休~~~~~~就象有人争论月亮和太阳谁更亮的道理一样,不是谁的嗓门大谁就有理,等到太阳出来时,就会明白先前的争论是没有丝毫意义滴~~~~~[嘻嘻][嘻嘻]本事也不是自己吹出来滴~~~~~如果不服气,喜欢格律诗的朋友尽可以参与我们隔岸听箫先生出的【每月一题】辘轳体游戏(http://www.zgshifu.com/view.asp?id=8352&left=qqyy&lmid=242)到时大家一比高低,评出好坏,这才是真本事~~~~~~[嘻嘻][嘻嘻][hoho][hoho][hoho]
酎泉老人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23 16:06:00)  
这个问题在网络里争论很多很久了,争不出是非的,格律能流行到现在,说明它有流行的道理,新诗产生也有它的需要。多元文化,还是并存吧。我不喜欢也不赞成“梨花体”,但它也存在,你没法反掉他。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