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探讨争鸣
对本站各类作品发表具有争议性的议论文章。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隔岸听箫
主编寄语:
本版顾问:
本版副主编:
本版编辑: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诗赋文论  >>  探讨争鸣
诗的未来走向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1870        作者:程奎        发布:程奎        首发时间:2009-07-23 06:00:00
关键词:
编语:

中国曾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国唐朝时享有极高的地位,一首好诗可令一个文人一举成名。

诗是浪漫的,是语言华美的衣裳,是思想美丽的花瓣。当人成长到青春期时,理想在蓬勃,爱情在燃烧,诗言志,生活中的语言已经无法满足青年们胸中志的表述,于是便借助于诗,许多青年都作过诗人梦。由于有真情实感,许多青年人写的诗非常动人。

中国的诗歌从诗经自由简洁的歌唱,到楚辞行吟中的长篇,再到汉乐府轻松的节奏,一直到古诗十九首和建安风骨,以及陶渊明的田园,这一阶段的诗总的来看是自由的,轻松的,更是自然的。虽然这些诗都曾经过诗人的锤炼,但很少刀功斧凿的痕迹。

六朝以降,文人们开始为诗套上枷锁,搞出了平仄。人类总是这样,将许本来很简单的东西搞成复杂,因此到了唐朝时,律诗定格了,对偶、粘联、拗救,这还不算,又作出许多规定,什么三平、孤平、合掌等等。游戏的成份逐渐加大,与诗的本原渐行渐远。

然而,诗从唐以后开始衰落,长短句即辞后兴起。词的兴起应当说是对诗的一次颠覆,然而,文人们又将词套入了诗律中,词于是也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散曲,散曲还是有许多限制,于是又有了市井小说。这一阶段,诗也好词也好,都苟活于文人士大夫的小圈子内,老百姓们是不买账的。

“五四”运动废文言,兴白话,律诗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新诗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许是矫枉过正,新诗一反传统,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写,有的甚至不押韵。从五四到今天,新诗走过了九十年的历程,那么新诗的成就如何呢?首先肯定的说:成就极其辉煌,许多新诗写得非常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对超越了唐诗宋词。但也存在不如人意的一面。一些诗太随意,任何章法不讲,无韵,句式也不讲究。反正我断行了,断行就是诗。前天和中国著名诗人李犁在一起,他就持这个观点。他是代表了中国当今诗坛的走向的。对此,在下不无担忧。

现在中国诗坛存在着两个极端,一是现代诗派,即不讲韵,不讲句式,随意写来的新诗派。再一个是复古派,主张坚决按过去的规矩写诗。现在看来,这两个诗派哪个也没成气候。那么,中国的诗歌没落了吗?没有。它在歌咏的领域正大放异彩。今天的歌坛极为繁盛,支撑这一繁盛的不是别的,正是诗歌,所有的歌词都是一首动人的诗篇。

 

一、  校园诗歌

         脚印


洁白的雪花飞满天
白雪铺盖着我的校园
漫步走在这小路上
脚印留了一串串
有的直有的弯
有的深啊有的浅
朋友啊想想看
道路该怎样走
洁白如雪的大地上
该怎样留下留下脚印一串串。

二、爱情歌曲

        风雨真情

风是秋后爽月是十六圆
花是老来俏瓜是苦后甜
经历岁月久得一知己难
泪眼同欢笑纯美是中年
几十年风风雨雨
更加懂得真情暖
知冷知热贴心贴肝
知冷知热贴心贴肝

 

风是秋后爽月是十六圆
花是老来俏瓜是苦后甜
经历岁月久得一知己难
泪眼同欢笑纯美是中年
几十年甜酸苦辣
心里亮了一双盟约
缘分注定坎坷同担
缘分注定坎坷同担
 

三、社会歌曲

 都说咱老百姓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满天星

群星簇拥才有那月光明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黄土地

大地浑厚托起那个太阳红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原上草

芳草连天才有春意浓

都说咱老百姓是那无边的海

大浪淘沙托起巨轮行

天大的英雄也来自咱老百姓

树高千尺也要扎根泥土中

是好人都不忘百姓的养育恩

鞠躬尽瘁为了报答这未了情

 

   想起老妈妈

想起老妈妈,如今她在乡下。
一年四季从春到冬,霜染了她的白发。
劝她外出走一走,她说老眼昏花;
催她四处转一转,她说活多放不下。
孩儿孩儿挣钱不容易,这份心意我领了。
啊多少老妈妈,如今都在乡下。
一生追着日和月,孩儿心中总牵挂。
啊多少老妈妈,如今都在乡下。
一生追着日和月,孩儿心中总牵挂。

想起老妈妈,如今她在乡下。
晚睡早起忙里忙外,一辈子淡饭粗茶。
劝她外出走一走,她说钱要省着花。
催她四处转一转,她说田里有庄稼
孩儿苍生百姓食为天,丰收要靠血汗洒。
啊多少老妈妈,如今都在乡下。
恩情就象日和月,孩儿怎能不报答。
啊多少老妈妈,如今都在乡下。
恩情就象日和月,孩儿怎能不报答。
啊~

 

想起老妈妈
如今她在乡下
一年四季从春到冬
厮守着我的老家

 

这些诗歌在风格上与诗经非常相似,句式相对整齐,都有韵,都采用了比兴的手法,或开头或结尾都用了修辞方法中的一种:“重复”,这些诗歌经歌手们一唱,红遍大江南北。现在的中国诗歌网,应去掉“歌”字,改为中国诗网。因为这些诗人们的诗早已脱离了歌,皮之不存,毛将附焉?歌之不存,诗不成诗矣。

中国诗歌还是要生存发展的。不过,在今天这个时代,想让人们搞平仄,讲粘联,无疑天方夜谈。律诗就像京剧一样,不论你怎样呼吁,也不可能重新谱及。今天的大多数人,不会耐下性子听你依依呀呀的半分钟哼上一句唱词,也不会在一吐胸中块垒时,考虑你那些个平仄,粘联。律诗和京剧一样将作为非物质文遗产保护起来。

但要像现代诗人们这样随意写下去,照样没有市场。

所以我主张今天写诗应吸取古代诗词中的精华,走一条大众化的路子,就像今天许多歌词的作者一样,这是诗歌的根之所在。

五郎是歌词的爱好者,他专门为本网设置了一个栏目,叫歌词天地,我觉得这一栏目的设置非常有前瞻性,五郎也许在无意识中为中国诗的未来走向开辟了一条路。

中国诗赋网现在聚集了一大批精英,许多人的古诗词写得非常棒,假如大家能拿出写诗的一半时间创作为大众所喜爱的歌词,必将大有收获。如果能有一首歌词从诗赋网走向全国,那将是中国诗歌界的一次质的飞跃。

诗在发展中异化了。脱离了歌的诗就如同没有躯体的灵魂,在四处漂荡,无依无靠,无根无本。诗还是要和歌紧紧附为一体,回归本原,这也许才是中国诗歌的出路。

诗友们,走出孤芳自赏,自娱自乐的小天地,到更大更刺激的舞台来展现自己,你活得一定会将更有意义。

老哥又放厥词了,见谅。

 

                                                          程奎  09、7、22  于苦寒斋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6   条】
文章评论
尤俊峰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15 17:54:00)  
问好各位先生,请我原谅我的多事!我现在摘录一段毛主席关于谈诗的话,也许能化解新诗和古体诗词的争议,对未来诗的发展能有所启发吧,原文如下: 大家熟知1957年毛泽东给时任《诗刊》主编臧克家写了一封信,提出不宜在青年中倡导古体诗词云云。这其实只说了一半,只说出了毛泽东的表层思想,而深层的另一半,此后不久毛泽东亲自对梅白说出来了:“(给臧克家的信)那是针对当时的青少年说的,旧体诗词有许多研究,音韵、格律,很不易学,又容易束缚人们的思想,不如新诗那样自由。但另一方面,旧体诗词源远流长,不仅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喜欢,而且像你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喜欢。我冒叫一声,旧体诗词要发展,要改造,一万年也打不倒。因为这种东西最能反映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特性和风尚,可以兴观群怨嘛!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嘛!”[25] 注释:[25]:参见《毛泽东和梅白谈诗》载《文摘周报》1987年3月26日。 ——全文摘自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书(第25页),作者:朱向前。 [握手]
尤俊峰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13 22:28:00)  
哈哈,现在连小学教育都把古诗文当成重点,如北京的许多小学校都是“古诗文经典朗诵特色学校”,我很纳闷怎么会成为昨日黄花?作为中国人谁都为李白、杜甫而骄傲,离乡的人都会想起“低头思故乡”,中秋节谁都会吟起“但愿人长久。。。”,古典诗词已深入中国人心,平常人有几个人能完整的一个字不漏的背上几首经典的现在诗?主席说过:“不宜在年轻人中提倡古体,因为不好写。”但他也说过:“我是不会读现在诗,除非倒贴我三百大洋。”所以,我个人浅识:兼容并包,现在诗有现在诗的长处,古体有古体的长处,互相包容,我仅是个人看法,不针对任何人,哈哈,百家争鸣,畅所欲言。。。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13 21:46:00)  
跟评再赏。严重同意程先生观点![赞啊][赞啊][赞啊]
庄河教师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9-13 20:23:00)  
程先生,非常赞成您的观点,如果单用形式去束缚诗歌的含蕴,未免有些反古,但古典精华不能摈弃,就看怎么去考虑大众而左右自己的诗歌作品,这是关键所在!
柳笛 评论 (评论时间2009-07-27 13:42:00)  
[已阅读]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