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评论
    抚顺朱平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23:05:00)  
    谢谢孺子驴、雨晴、水莲花三位文友,文友的鼓励支持,我永远铭记,我会努力的!写真情实感的作文,友善的待人,是我交文友的宗旨。文人应互相尊重,不应文人相轻![抱拳]
    儒子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22:54:00)  
    “这个世上唯有的师生情谊是最唯美的感情,无论学生走到哪里,学生们都曾经记得有一个老师在他心里点燃了他求知的火种,始终激励着他和她克服一切困难,一往无前,这种精神力量的传播作用,力量之大,是除了家长,大约只有老师才能够传递精神财富,我们的学生是多么懂事啊!你说我这个当老师的能不感到幸福快乐吗?”“咱们不和别人比金钱多少,也不和同学比谁当多大的官,咱比谁的幸福指数最高,天天收获快乐幸福!是我啊!小平先生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啊!当幸福真的来敲门时我打开大门笑了!”--向朱老师祝贺! [赞啊]
    抚顺朱平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22:37:00)  
    大雅老兄,大家有目共睹,作为长者兄长,你多次这样做,有失大雅之称,不想多说了。让大家去看吧!让大家都来笑话我,你当兄长的心理很高兴得意吗?
    大雅清风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19:32:00)  
    朱平老弟呀,你这是怎么说话呀?我们是好朋友,我们是同龄人,所以,看到你的这些自作多情、矫揉造作的文章,我替你害臊,我感觉到了阅读者那异样的表情。我也曾很委婉地给你提出过我的看法——“老弟呀,啥也别说了,这就是仿写李煜《浪淘沙》。醒来辗转望月圆,枯叶落木秋去也,呵呵,老弟呀,出律了。你用的是古韵还是新韵?无论古韵还是新韵,行文中出律的地方太多了,你要好好对照检测一下。”“朱平老弟,给你一个诗词格律检测工具。以后,写完了东西,先放到这里检测一下(当然指古韵),校正自己的毛病,这样的效果能好一些。”怎么样,我的态度好不好?你的态度却是“谢谢大雅指教,见笑大方了。我不懂词律,属于初学,望大家能谅解。但是我觉得现代人可以不守古人定的死规矩,我反对咬文嚼字,光是追求形式美,我觉得有必要重新提倡韩愈的“古文运动”,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作”,形式上面过分计较雕琢,我以为大可不必去考据”“大雅老哥,我不想用这些死规矩来作词,只是借用此句式随意为之而已,套子带上不舒服,就是不想带套!既然不是鹊桥仙,就把这个套子词牌摘掉好了!”一副高高在上、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你尊敬谁了?你礼貌了吗?由此,我已经知道了一个重点高中语文教师真正的水平与城府,包括你给程奎写的那篇小传,无不是一种肤浅的狂妄。我是好心好意地点拨你,你却以为是和你打架,你太小瞧人了。[开心大笑]怎么的?批评你就是打架吗?你的东西只许表扬,不许批评吗?[开心大笑]老弟呀,别太自负了。你是语文老师,你自己给自己的作品打分吧。[开心大笑][开心大笑]别人不了解你,我还不了解你吗?好好想想吧,朱平老弟。[握手]
    抚顺朱平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18:23:00)  
    大雅老兄,你把我的文章都评论一下,我希望听到你批评的声音,我好逐个改进,虚心向你学习。大家有目共睹,来这里不是来打架来了,对人礼貌一点,客气一点。不想多说一句话,不爱看,你就不看,省得惹得你生气!气个好歹不好!
    大雅清风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15:55:00)  
    朱平老弟,恕我直言,你的东西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两个字——炫耀。几乎没有艺术性地、赤裸裸地、直白地自我膨胀、自我表扬,与你的年龄阅历不相称。
    抚顺朱平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11:30:00)  
    谢谢阳光下的水莲花点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抱拳]
    阳光下的水莲花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11:20:00)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现在是桃李满天下啊,可喜可贺[赞啊]
    抚顺朱平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10:14:00)  
    谢谢大雅先生的斧正,改正了,确实歉考虑,虚心接受您的批评意见。至于别的看法各不同了。“冷冰冰的客观叙述和赤裸裸的自我表白。”大家仁者见仁吧![抱拳]
    大雅清风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08:41:00)  
    呵呵,作者没把握好书信体散文的写作方法,叙事角度、逻辑混乱了。不像是给学生写的信,也不像是跟学生交流,倒像是向别人讲述“我”和“李仑”的故事。“李仑”本应该是第二人称,在这里却成了第三人称了。所以,本来应该是亲密的师生交流,却成了冷冰冰的客观叙述和赤裸裸的自我表白。很多话的语气,不是两个人交流能够说出来的。最欠缺的,是面对面交流的那种亲近感。除了首尾,看不出这是给学生的信。落款也不应该这样写,称谓有误。莫不如把首尾删掉,改成一篇叙事散文得了。[不怎么样]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30 07:11:00)  
    学生的认可,就是教师最大的幸福!记得我有个学生,给我寄来了一个白手帕,上面写着四个字:师生情深!收到后,我竟然流出了热泪。问好!
        共有 11  条评论 . 当前第 1  页,共 1  页           
    转到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