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月饼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464        作者:边中元        发布:浊世清尘        首发时间:2015-10-17 11:58:07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文@中原        
      中秋前夕,突然收到一条物流短信:天天快递。一时愕然,自己最近没有在网上购物啊?!正好这几天也要到镇上办几件事,顺便看看是什么快件。取了包裹,验看地址,是上海一家公司的,才想到是儿子公司寄来的,自然也就猜出里面的内容。三年之前,儿子刚到那家公司就业,公司很温馨,中秋节前给每个员工家属寄一盒月饼,东西不在贵贱多少,这叫“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一缕温馨透过包装瞬间灌顶,心潮微漾。替儿子庆幸之余,一丝不爽也油然从心底滋长,——今年的中秋又没有了团聚的指望。淡淡的不快已经被一种习惯冲淡,就像一杯冲泡了几滚的乏茶,早已没有了新茶的馨香。回到家打开包裹,果然是意料中的月饼,只是那种比较新潮的素月饼,玉佛寺的,就像厦门南普陀寺的素饼一样,很有名的。尝了一个,口味很淡,浅浅的清香,有那种南普陀寺素菜的清口,清净,清淡。与我们鲁菜的浓浓的香辣重口截然不同,仿佛自己也要随着这淡淡的清香幽幽入梦,如果有一柱檀香,我想自己定能随烟袅袅,皈依。
      近几年,随着孩子们的翅膀硬了,天南地北,女儿也成家立业,远居厦门,说好的是两年探家一次,今年暑假,我从云南没有直飞山东,因为挂念小外孙女,于是转飞厦门,途中飞机差一点被几个恐怖主义分子劫持,我当时已经做好了与恐怖分子肉搏的思想准备的。平安着陆后,我惴惴不安地向女婿讲述一路的惊险,眼看着国安们把那个男性恐怖分子按倒在小车内带走了,后怕还是不肯离去。第二天见到小外孙女,她却不理不睬,尽管一年以来在视频里屡屡“聊天”,可是依然视若陌路。我拿出在昆明为她买的玉锁,她却视若无睹。真真气煞我也!看着我失望的表情,女儿喜得笑岔了气,女婿连忙去哄着孩子喊姥爷。我自我解嘲地笑着说:“我可是货真价实的姥爷,不是老毕那个冒牌。”与亲家闲谈,说道邀请他们过年他一块儿到山东,女亲家笑着说:“小孩子还太小,你们北方太冷,等她长大了再去。”我那个气啊,真是不打一处来,冷冷的说:“再说吧,到时候有他们决定吧!”女婿连忙打圆场,“说好的是两边一年去一边过的,我们春节一定带着小满去。”我心里感叹:女儿是泼出去的水,由她吧!过年过节,我们中国人不图别的,谁不稀罕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啊!女儿没有指望,最多两年盼一回,在家也就是三天两天的,多了也不敢奢望,然后就是看着孩子们匆匆忙忙过了初二就飞走了。儿子虽然没有成家,可是因为工作忙,他们做导游的别人越忙他们就越清闲,别人越清闲他们就越忙活,每年都是说好回家过年,都是临时变卦,直到春节过后才到家呆上几天,然而已经没有了过年过节的那种氛围和意境,情趣。看着儿子在家依然忙忙碌碌,老是处理不完的业务,本来想留他多呆两天的想法最后也被迫改变。中秋的团圆那是重来没有的奢望,不敢去想。人啊,总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盼着他们将来远走高飞,可是真的到了却只能由着老婆埋怨自己,为什么把孩子们放得那么远!
        ——于是,也就习惯了在冷冷清清中我们老两口孤孤单单地马马虎虎的度过一个个中秋。“每逢佳节倍思亲”,多愁善感的我,寂寂寥寥扬子居。
        幸好,老友不忘,每逢节日,他们都有来往的,我们一些老同学又可以借此团聚,当然我做陪。酒酣耳热之际,自然叙话当年同窗情景,于是想起那些久违了的哥们,三十多年匆匆而过,大家天涯海角各奔东西,有些一直没有再见,唏嘘感叹,偶尔忆起1984年的中秋,我们到一个姓薛的同学家里去帮忙收秋,同学的父亲是铁路上的工程师,家里有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好月饼,上海的,北京的,广州的等等,花样繁多,口味各异,同学的母亲热情的端出各式各样的月饼一下子让我们大饱口福,我们八九个人敞开了肚皮尽情地品味这“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度闻”美味佳肴。在那个物质依然匮乏的年代,一下子能够品尝到那么多美味可口的月饼,仿佛我们一下子掉到了“天上人间”,那种傻傻的感觉真是刘姥姥初进荣国府。时间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可是我们每每议起,都是余香绕舌,经年不绝啊!可是,那位姓薛的同学却一直没有相见,听说他在济南铁路局混得不错。只是不知,那些当年一起学习,同甘共苦的兄弟何时还能相聚?那中秋的月亏了几多,何时再圆?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1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5-10-17 12:02:01
文章评论
惜若 评论 (评论时间2015-10-20 08:59:48)  

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过孩子在外一切安好,这是最值的庆幸的,对吧?

问好老师!

江东心音 评论 (评论时间2015-10-19 08:18:36)  
月饼 凝聚着亲情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