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难忘那浓浓的年味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446        作者:郭冬棉        发布:我骄傲        首发时间:2015-01-10 15:47:45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难忘那浓浓的年味

                                                                                                                            郭冬棉

 

现在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过年也越来越简单,就像吃快餐。外出打工的人们年三十急匆匆地赶回来,有闲情逸致的老妈,或是经济不富裕的家庭,卖点绞好的肉丝,剁点饺子馅,晚上包点饺子吃一顿,反之,遇到不爱做饭的家庭,或是小资家庭,三十晚上吃点速冻饺子,初一在饭店定一桌团圆饭,就算过年了。初二拉上一车礼品,和孩子到娘家、大姑、大姨家转一圈,就完事了,孩子是为了挣压岁钱,走亲戚连车都不想下,回来问他,挣多少钱,谁给的,说:“不认识!或不记得了”抱着个电脑只顾玩游戏.大人就是打麻将、喝酒,很没意思。有的过了初三就出发了。我家更简单,姑娘在深圳,打电话说:“妈,今年不回家过年了,你和爸来深圳过年吧!”儿子在北京说:“今年来北京过年吧!”我心里很是纠结,老巢空空心里更是空落落的,没有一点过年的味道。我说:“我们那也不去,我们走了,老祖宗回来家里没人,到哪里吃饭呀?我们就守着老巢过年,我在,家就在。

年三十,包了饺子祭过祖宗,俩人索然无味地嚼着饺子,听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脑海里边浮现出过去我们小时候那浓浓的年味……

那时我家住在王茅北河的一个山庄上,全村就十几户人家,分布在四五个自然村庄上,每个村庄多则三四户人家,少的只有一户的独家庄。我们家住在付家庄,有四户人家,就我一家不姓付。我家就姊妹八个,虽然身处山里,但过年很是热闹。

记得进入冬天,我们就开始准备过年蒸馒头的柴火——干牛粪,据老人说,干牛粪蒸馍又白又香。一到星期天,我们就上山拾干牛粪,到年前的时候就能攒半窑牛粪干。腊月初八就开始赶庙会置年货,古城、华峰、王茅、长直……庙会一个接一个,这个庙会卖点粉条,那个庙会扯点布料,像老鼠啦木锨似的年货也源源不断购置的到家了。到了腊月二十三,扫屋子,烙坨坨(圆饼子)、顶门个叉,送灶爷上天,嘴里还念念有词,愿灶王爷吃好喝好,上天言好事,回家报平安。过了二十三,妇女就开始拆洗被褥,洗衣服,大家有的用勾担担这着衣服,拿着杵子,来到泼池边洗衣服,有的用竹篮或荆条编的(cuo)子擓(kuai)着衣服,带点从树上摘下的老皂角,到泼池洗衣服,女人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声和“咚、咚、咚”的杵衣声交相辉映,好不热闹;到了二十五六,男人们开始劈柴、杀猪宰羊。妇女们就开始蒸馍了,晚上和一大(kui)楑面,第二天约好邻居都来帮忙,有的揉面,有的揪馍剂子,有的包豆馍,说着、笑着、干着、吃着,欢笑声充满窑洞,很是热闹,我家蒸了去他家,赶门子相互帮忙,直到腊月二十九蒸馍才告一段落。三十更是忙碌,砍柏枝、烧肉、贴对联、剁饺子馅、煮煞(炸丸子)……那“嘣、嘣、嘣!”的劈柴声、“”的剁肉声,“叭——啪——咚——”的鞭炮声把年的交响曲唱到了高潮……

砍柏枝 是我们过年必备的年货,吃过早饭,我们几个孩子就带着斧头、麻绳上山了,我和大弟在树上砍,弟妹们一趟一趟往回啦,到了中午吃饭时,那柏树枝堆得像小山似得,我们在找些玉米杆,谷子杆,(那时没钱买花炮)就用它代替,并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烤旺火”听妈妈说烤旺火,一年四季不得病,还能看出来年的好年景,所以,我们格外卖力!

贴对联也是过年一项重要的内容:那时离村里远,也不相买对联、就自己写的春联,小学水平,那时老师教毛笔字,也算练手。我们兄弟姊妹,能拿起笔的都要露一手,窑洞的门上、院子的树上,磨盘上、猪圈、鸡圈、牛圈门上、连石轱辘上都贴上。大多是自己写的,什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出门见喜、满院子都挂着红,很是喜庆。

年夜饭吃钱串:(饺子里包一分钱)父母包好饺子,祭拜过天地祖宗,就把饺子分成等分,七、八个每碗,随便端,看谁端的那碗饺子里有钱。我们都像抓大奖似得,虔诚的祷告忐忑地端一碗吃起来,若是自己吃到那别提多高兴了,若是听到一声“呀!我吃到了!我吃到了!”大家都泄气了,唉,今年我有发不了财了!觉得饺子也无味了。

守岁:吃完饺子,就开始守岁,那时没有电视,看不上春晚,就是吃,父母亲搭上油锅烧着小火开始慢慢地炸丸子,就是弄点黄白萝卜丸子,我们,八个孩子围在锅台边,就像嗷嗷待哺的小鸟,炸一个就吃一个,从小到大个轮流,为了能让我们吃到“鱼”母亲费尽心思,就把红薯切成条,拌上面炸,那红薯条枝枝扎扎还真像一条条金黄的小鱼,等炸完了,我们也吃饱了,迷迷糊糊进入甜蜜的梦乡……

母亲似乎一夜没睡,赶着给我们的新衣裳钉扣子、上鞋子。天不亮母亲就把我们叫起来,母亲说,过年起得早,一年运气好,我睁开朦胧的睡眼看到,地上摆了一排排大小不同的鞋子,就像整装待发的小船,土炕上堆满了新衣裳,我赶忙把弟弟妹妹摇醒,帮他们穿衣起床,组织弟弟妹妹到院子里烤旺火,父母则又开始包饺子了。我们围在堆好的柏枝堆前再放上干的玉米秆、谷子杆,点起火,不时地加柏树枝,时不时往里仍几个鞭炮,火着的太旺时,就用棍子敲打一下便冒出许多火花直上天空,很像礼花炮。那柏树枝夹杂着玉米杆、谷子杆,冒出的火花有的像麦子、有的像大玉米棒子,有的像沉甸甸的谷穗,很是好看,一派丰收景色,那旺火考得我们脸上红彤彤的,身上热乎乎的,火小了,就加点柏树枝、秸秆、反反复复,欢呼雀跃很是开心……

烤完旺火,父母把饺子也煮好了,祭过祖宗,第一碗饺子母亲让我端给我的邻居老奶奶,感谢一年来她家对我们的照顾,然后我们才吃饺子,吃完饺子,就去给本庄上的邻居叔叔阿姨,爷爷、奶奶拜年,东家进,西家出,说是去拜年,其实就是去品成人家的好吃的,邻居大婶、大妈很是热情,端来出了霉的柿疙瘩、柿饼、炸丸子、炸果果,还有花生、水果、点心……回来肚子装满美味,打出的饱嗝都是甜甜的。

吃团圆饭:记得就是扣肉,或猪肉炖粉条,一家人围在小桌子上,一人舀一碗,吃着白面掺白玉米面的馒头,有的还有包的黑面的豆包馍,吃完饭,就去远处的庄子上拜年、疯跑到天黑才回来,晚上少吃点饭就睡了,梦里全是姥姥那满头白发、慈祥的面孔、那双忙碌的小脚、眼巴巴地等待姥姥从大襟的蓝布衣服口袋里掏出一方手绢包裹了几层的两毛钱压岁钱,一脸的幸福……

真是难忘那浓浓的年味。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幸福群岛 评论 (评论时间2015-01-10 21:47:21)  
很多习俗跟我们那里差不多,看着你的文字,想家了!
我骄傲 评论 (评论时间2015-01-10 16:13:19)  

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