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杂文
本栏所称的杂文,主要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体文章。包括随感、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杂文
​老鲁论道:“致虚守静”是《道德经》的精华之精华!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46        作者:鲁邦自升        发布:鲁邦升        首发时间:2024-05-03 08:43:04
关键词:诗赋网
编语:
老鲁论道:“致虚守静”是《道德经》的精华之精华!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为什么要致虚守静?那是因为“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可见,“致虚守静”的目的,是为了考察万物的运行规则。
      老子接着曰:“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老子看来,万物不管如何变化,最终都要回归到根本。紧接着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妙极!在老鲁看来,《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言,虽字字精华,但仔细一想,其他都是“哲理”性的观点,唯“致虚守静”四字才是精华中的精华。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中华文化只有“一画开天”,本来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经典。所谓经典,无非是指在某一时空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经历史选择,认为最有价值、最能表现本行业精髓,最具代表性和最完美的作品或观点而已。可见,所有经典均是人为创设的。既然是人为创设,而人仅仅是宇宙中的其中一粒微小分子,且还受时空限制,故不可能会穷尽或参透宇宙的全部真相。正因为如此,所以任何经典、任何人的见解,均带有“时空”局限性,老子也不除外。
      况且,人是感情动物,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感情色彩和价值判断。其所形成的经典,必然会夹带着人为因素,这是所有经典的天然缺陷。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有“拈花一笑”的典故;禅宗才会形成“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宗义。据此,在老鲁看来,所有人为形成的经典就像围城。如果我们执着或迷信于经典,我们必然会被围城所困,看不到城外的世界。但要探索城外世界,却有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就是“致虚极,守静笃”。通过“致虚、守静”,把自己的心灵虚空到极点,把自己的内心静谧到极点,让自己进入“无我”状态,融入自然。这样岂不较容易观察世间万物之变化,便于掌握万物之运行规律,进而可探测宇宙真相,掌握道体本质之可能?
      因此,在老鲁看来整部《道德经》无非也是一部哲理性的书籍。洋洋五千言,无非是在启发我们的智慧。只有“致虚极,守静笃”这几个字,才是开启我们智慧,观照宇宙真相的不二法门,因此才是《道德经》中精华之精华。
      殊不知:芸芸众生,生息万变;各有其因,千人一面。虽然万物各有色彩,但都在遵循“生生死死、强强弱弱”这一自然规律。不管是人、是动物、还是植物;也不管是被人类认为没有思维、不具有感情色彩的空气、山水、石头等,不是在遵循从出生到死亡,再从死亡到生长这一过程;就是在遵循从无到有,再从有返回到无,或从稀薄、微小到壮大,再从壮大到消亡,然后以另一形态出现的过程。“沧海桑田”“桑田沧海”这一成语,就是在诠释万事万物的无常和变迁。
      可见,“生死、强弱、循环、往复”这是万事万物最基本的内在规律。只要我们从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中,能观察并掌握其循环往复的内在规律,岂不可轻易得出人间万象均在生生不息,在生息中获得净化、升华的这一静态规律?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的意思就是说,万事万物虽纷纷纭纭,但最终都要“归其根”,循归到本源。可见,归根是万物的归宿。只有归根,才可安宁,并可获得升华。
      老子接着云:“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这是万物运动的最基本规律,也是老子赐给我们的最高智慧。在老鲁看来,万物“归其根”、回归到本源,就像哭闹的婴儿一回到母亲怀抱,就会瞬间寂静一样,本源既是万物的终极归宿,也是万物最温馨的港湾。寂静貌似不在运动,却是获得母体滋润,吸收能量,壮大自己,获得升华的唯一途经。正如我们的睡眠,越沉睡越容易恢复体力、睡得越死越能吸收能量一样,寂静是回归本源的一种常态,也是提升能量、获得升华的永恒规律。
      由此可见,死亡就像睡眠一样,不仅正常,且是提升能量、获得升华的唯一途经。对此,《庄子·至乐》其中“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观点及庄子所歌的“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内涵,即是对老鲁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同理,人一旦失败或企业破产也很正常。因为这是老天赐给你在失败或破产后,让你能够寂静,在寂静中寻找自己使命、回归本然的机会。如史玉柱、褚时健、俞敏洪等人的大起大落,就是对老鲁这一观点的佐证。
      据此,在老鲁看来只有懂得寂静,且能明白寂静是人生过程中的永恒规律,才称得上是个有智慧的人。如果不能了解这一规律而妄想胡作非为的话,就会给自己带来重大的灾难。
      正因为如此,所以老子接着曰:“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老子的意思就是说,我们在认识永恒规律之后,就可能会变得大度。只有拥有广阔心胸的人,才能做到大公无私;只有大公无私,才能顾全大局,进而才可君临天下。只有君临天下的人,才能合乎自然规律。也只有顺从并合乎自然的人,才算懂得道旨。也只有真正晓得道之真意的人,才能终生不受危难的侵害。
      由此可见,无论是认识人生哲理,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致虚、守静”!只有“致虚、守静”,才可“归根”、“复命”。道的本体是一种虚无的状态,但所展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自然。自然永远是生生不息,且在生息运动中没穷没尽。如我们能掌握并运用好这种规律,不仅终身没有烦恼,且可与万物甚至宇宙永远和谐相处,这样岂不可做到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这就是老鲁认为“致虚守静”是《道德经》中精华之精华观点的理由所在。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