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闲来说桃
文章来源:自创        访问量:741        作者:野云        发布:野云浮踪        首发时间:2013-08-23 01:47:35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邻居很会种桃,屋后的一株大桃,年年挂果累累,且肥硕厚润,汁甘如饴,收获之季总有相赠,咱老夫谢而笑纳。
    从前看过一本什么书,大约是介绍经济作物的演化和扩散途径的。知道我们一些传统果品诸如苹果、石榴、葡萄之类,是在历史上引进的,而众多的本土果树中,桃无论是在文献考据和遗传研究,都是实在的中华佳果之王,并引种世界,繁衍发展。
    诗经有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上古的人赞叹桃树的繁茂和桃花的明媚。我忖思,达到如此境界的美景一定是人工开辟的桃园吧。“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桃园六七处,八九十朵花。”据载:早在三代,我国就有了大型的皇家园林,在夏商周王们的园囿中,也一定少不了精心培植的桃树的。
    桃在中国文化里寓意坚韧和正气。远古时有个勇士,叫夸父,同时也是个穷究自然的君子,他弄不明白太阳从何地升起,又在何地隐身,于是坚决地追逐太阳,要搞个清楚,结果口渴难涯,喝干了北方的大湖,还是累死了,死后扔出的手杖就变成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桃树林。
    由于桃的英雄特质,也具备了正气的象征。古人多以桃木悬门,以避邪也。传说我国第一幅春联是蜀主孟旭所书之“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写在桃木板上的。宋人王安石有诗云:“
爆竹声中旧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可见新年换桃符,书春联很早就是咱们的民俗了。
    在此插一句:那孟旭有一位花蕊夫人,容姿如春桃之娇蕊,妙曼飘逸,且多才多艺,诗歌也颇具桃花之浓艳清香的风韵。可惜在国破家灭之后,竟被残虐的赵光义在背后一箭射死,做了个红颜薄命的典范。这位绝世佳人,因其美艳的才貌,入宋后曾得到太祖的优渥,在一次说到蜀国败亡之事时,夫人口占四句道:“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使我们看到了一位身居险境,被时势左右的柔弱女子内蕴的正气,能不叫人感佩!
    早在春秋之前,就有鬼怕桃木之说。庄子云: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不畏,而鬼畏之。 你看,小孩子都不怕的桃枝,鬼却怕了。为什么呢?有民间云:东海东少山上有神茶、郁垒二神,其人手持桃枝,专司捉妖拿邪。捉住即用手中的桃枝抽打,重则击毙喂虎,轻则击打变形,永世不得超生。久而久之,妖魔鬼怪非常惧怕神茶、郁垒二神,更惧怕他们手中的桃木杖,把桃木杖看做惩罚刑具,一见桃木即躲而避之,这就是桃木避邪的由来。所以,过去民间跳大神之类的道士巫婆们往往手持桃木剑,朝黄草纸上喷一口仙水,然后念念有词,草纸现红,鬼魅伏诛,大功告成也。
    然而,桃并不尽若此冷面杀手之象。其花娇蕊丽叫人不禁想起漂亮的姑娘。唐人崔护进京赶考,来在长安南郊,饥渴交加,在一处桃林掩荫的村庄,一个纯情少女从茅屋里捧出一瓢水热情相赠,让这个漂零举子感动不已,一年之后,中了进士的崔护故地重访,却惊闻姑娘因病去世,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著名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此以后,人们就爱用桃花比喻姑娘的姣好,以至于某小伙子好上了一个女孩儿,他人就羡慕嫉妒恨,说人家交了桃花运了。我从前的企业,有一个从西安调来的同事说:陕西姑娘不可交,面如桃花心似刀。哈哈,我倒觉得北方姑娘大气豪爽,是大大的可交,我老婆就是。
    有一则故事:清朝的名士纪晓岚当初也曾进京赶考,同一大群书生结伴而行,途经南京过江,可能就在燕子矶吧,时值盛春,桃红柳绿,大江东去,落日赤晖,一士子不禁信口吟到:柳絮飞来片片红。一时引起哄笑,谓之安有红色之柳絮也。纪晓岚正色道:诸位休笑,此乃佳句也。请听我吟来:十二桥头十二风,画栏凭眺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顿时寂然无声。
    东晋,那个南逃建康的司马王朝的末年,有个叫陶潜的家伙,不好好做官,介个儿抱着酒坛子到荒郊野外荷锄刨地,看看花草,到处乱逛。他说自己最爱菊,却起了个“五柳先生”的外号,其实他最出名的文章叫《桃花源记》,也就是胡思乱想,捏造一个中国式落英缤纷的“乌托邦”,散散闷子,聊慰闲罢了。   
    然而,桃花的柔丽也会被无聊的人类庸俗化,用作卖春的隐语。所谓寻花问柳,这个花即桃花也。民国时有一首歌《桃花江是美人窝》,反映了没落王朝的靡烂,不若我朝官长、公务员、法官们以及纨绔子弟们的雄健豪迈,结群大折桃花艳枝,还能纠法律之辩护,辟上访之门路,实在是创世纪之无有也。
    丑陋的人类毕竟是少数,美却是永恒的。桃的美不仅凡世喜欢,就连仙界也不肯相让。且莫说西王母瑶池用蟠桃大宴群仙,也不说那猴头偷吃了三千年一结果的仙桃。只那一位手捧寿桃,满脸堆笑,广额慈眉的南极星君就让我等凡夫俗子顶礼膜拜,妄图漉此春酒,以介眉寿了。我曾呆想过,那捧桃仙翁的龙头拐杖莫不也是桃木刻成的吧?幼时逢年过节,父母总会蒸些面塑的寿桃祭供先人,我们这些熊孩子会悄悄地摸一两个躲起来吃,实际上并不是多好吃,只是好奇而已。自以为得计,其实大人们这天就是要的小孩子的偷吃,祖宗们是不会怪罪的。
    明初洪武皇帝统一天下,定都应天府之后,率众皇子大臣登鸡笼山而颂赞京师的壮丽辉煌,不意皇子朱棣却道:紫金山上架大炮,炮炮轰进紫禁城。朱元璋听罢,面如铁青,当即赐朱棣桔子一枚,皇后马娘娘一见不妙,也跟着赐朱棣一个桃子。
    原来那气恨恨的皇帝老爸的意思是老子要剥你的皮,抽你的筋。老妈忙不迭地告诫:我儿,快逃之夭夭吧。这就有了以后的靖难之变,咱南京的历史也改写了。
    朱洪武也算从善如流,在南京城墙之外又劳民役力加筑了一圈一百七十里的外城垣,把紫金山等制高点包裹进去,俗称“土城头”的,至今还在。看来,“一环”,“二环”,并非今天之专利也。
    不说了,吃桃子罢。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推荐理由:
文笔流畅,意蕴浓厚!
李宣章
文章评论
绎雯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8-23 10:08:22)  
拜读,学习!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8-23 08:24:48)  

引典自然,形象多趣!推荐学习!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