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支书村长农活“论剑”记——抚顺作协11组“光棍堂”夹河采风片段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857        作者:失落的草帽        发布:失落的草帽        首发时间:2014-07-23 17:09:00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光棍堂众生自启刚书记诗集《棚改放歌》研讨后,心里就一直鼓鼓秋秋地期待着下一次“堂会”,当听说是到夹河采风时,我想各位“艺术家”们也会和我一样有一点心向往之吧。毕竟我们开始了走出城市、“啃食”农村的第一次。期间虽因活动延期有点焦躁,但720日下午活动终于成行的时候,看得出大家各位都是有点“爱你在心口难开”的。

一个多小时的旅程,青山叠翠,绿水环绕,涤荡得我们这颗小心脏不断地在自然的怀抱中清爽升腾,除了大口地呼吸大自然的氧吧,竟忘了世间曾经有过“雾霾”和“污染”这些词汇。

作为主人,热情好客的村长的实在劲由一件小事可见一斑。“堂会”第一个节目是“瓜地”开眼。去的路上,我们怕给主人带来麻烦,认真确定香瓜地是否是村长家的。眼见得村长拍着胸脯保证:“自家的,自家的,随便,随便”。有了这句话垫底,我们到了瓜地也就不客气了。大家在一阵惊呼之后,便开始了“挑瓜、弹瓜、选瓜”活动,都感觉自己亲手摘的瓜和外面卖的瓜肯定不一个味。可怜了瓜们的小小脑壳,不知被我等过瘾挨了多少“脑蹦”。在得到“四面黄的瓜是熟瓜”的最高指示后,亲们更是扒开绿叶、翻动香瓜仔细观瞧。但毕竟城里娃心里没底胆子小,还是几个下过乡的大哥和我这个农村娃敢下手,一人选了一个“大傻瓜”与大家分食。直到摘瓜大嫂不听地制止“你们不要摘了,你们摘的都是生瓜”我们才知道“瓜地”并非村长自家的,深深感觉对不起热情好客的村长。

瓜地留影后,我们随村长参观了小村,了解了村里的概况,之后便坐上了饭桌。

淳朴的大盘子摆上来,飘香的小米酒端起来,敬酒和感谢的话语多起来,我这篇“堂会”的片段始进入“正题”。隆重介绍客人启刚书记和主人村长的农活“论剑”。

启刚书记作为知青在农村“大有作为”了四年,熟稔农事,恢复高考后才作为骄傲的大学生离开农村。而村长当时主管村里知青“大业”,对知青生活也是心知肚明。由于启刚书记大村长两岁,两人的“论剑”便从“半拉子”开始。

“半拉子”是农村人民公社集体化年代常用语,有两个含义:一是年龄尚小,达不到社员上班的年龄,干不了和壮劳力一样的农活,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又需要参加生产队劳动,于是便干壮劳力一半的活,二是身体残疾,干不了重农活,只能和妇女们一起干轻生一点的活,这两类人统称“半拉子”,每天虽然下地干活,但只能挣整劳力一半的工分。按年龄推算,村长在管知青时只有十四岁。所以刘书记问村长当时是不是“半拉子”。不了村长出生农家,从小对农活耳濡目染,不但不是“半拉子”,而且还是知青队里“带头的”,农村俗称“带头大哥”,干农活给知青“打样板”,想象着搜小的身体干在一大帮知青的前面,不禁让人对主任村长“肃然起敬”。

“论剑“第二轮科目是打连枷,当地土话叫“打连击(音)”。连枷是一种农作物“脱粒”的工具,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农活。范成大《秋日》诗云:“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就是说的农村打场。连枷的形状为两截以顶端为轴连在一起的木棍,一长一短,论起来短木棍打在未脱壳的豆或稻、麦上,起脱壳的作用。打连枷是一项技术活,并非谁都能干的。劲用不好累不说,还容易打到头。不会干的,一天下来胳膊都会肿得老粗。却也有的农村妇女连枷也打得不错,让人很羡慕。第二轮论剑,两人都熟悉打连枷,战成平手。

紧接着打连枷的,就是扬场。豆类和谷物脱壳后,用木锨迎风扬起来,利用风力实现粮食和皮壳的分离。扬场一般由有经验的老农上场,其关键在于瞅准风力和风向。特别是谷子,谷粒又小又轻,是扬场里最较劲的活。不同的风,扬的高度、力度是不一样的,手劲稍差一点,粮食就跑到皮壳里面去了,还不如不扬。作为知青,这项农活启刚书记是略胜一筹的,成为了知青中的佼佼者,略有点小骄傲。高兴之余,酒也多喝了好几口。

在农村,最遭禁人的活是薅谷子,就此话题两人进入第四轮“论剑”。我们小时候,“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知识分子的痛脚,是农村大嫂哂笑城市知青的嘴边嗑,而恰恰“五谷不分”的最可恶的“登峰造极”之物便是“莠子”。老祖宗早就知道知识分子那点小心思,惯常自以为是,拿小聪明说事儿,于是便给你设置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绊脚石——莠子,而且事先等着你上钩的就有一条现成的成语叫“良莠不分”,你不是不服吗?来吧,你给我把莠子和谷子分开。开玩笑,不信邪的上去拔一下试试,肯定是廋弱的谷苗被拔下来,壮实的莠子在风中歪着脑袋取笑你。

扯远了,还是接着说薅谷子,其姿势要领是双腿骑跨两边垄沟里,半蹲在地上向前走,也就是练武之人的基本功——骑马蹲裆式。中国的汉字是很有意思的,“薅”自本身女字旁,说明这个活不是很累,女同志可以胜任。但真干起来,连半大小伙子都会感觉要命,对初到农村的知青来讲是极大的考验。薅谷子基本在农历五月份前后,谷子苗刚刚长起一扎多高,锄地、间苗同时进行。当此之际,火辣辣的大太阳晒得土地热腾腾的,薅谷子之人那一个真正的脸朝黄土背朝天,汗珠子掉地下“嗞儿”一声一股烟,薅不到半条垄,就会腰酸背痛,腿肚子发涨,很快就变成跪在地上往前挪了。这时候头开始发沉,手开始发抖,向前看长垄茫茫。当此时也,女知青如果看到一个接垄的,不啻于天神下凡、白马王子降临,嫁给他的心都有。在我小时候,村里就有一个二流子,不干正事,就爱在薅谷子的时候给女知青接垄。若在平时女知青们躲他躲得远远地,只有在接垄的当儿会给他一个笑脸,甚至还有时候高兴地劝他几句,这小子便会整宿睡不着觉,像喝醉酒了一样夜游,知道被老队长一顿训斥才算缓醒过来。薅谷子这活,村长自小在农村长大,不管怎么说也是略胜一筹的。论来论去,两人基本打成平手,喝完一杯对手酒握手言欢。

两人息战,刘玉娟大姐主动调节紧张气氛,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让我们一下子又回到了浓浓的艺术氛围之中,心里酥酥的、痒痒的。期间种种不再赘述。最后,启刚书记讲了个“一篮鸡蛋”的故事,把作协11组光棍堂的“堂会”推向了高潮,故事讲的是在他们那一拨知青下乡的第一年端午,腿脚不好使的村长将从全村每家每户收来的100多个鸡蛋送到青年点,让这些初次离家的孩子每人都能吃上一两个鸡蛋。这是农民们对这些知青多么深厚的情谊和对他们扎根农村的肯定呀,我想被这一篮鸡蛋深深感动的应该不止这些下乡青年吧,每一个读者都会坠入这如军民鱼水般的浓浓情谊之中。

夕阳正在依依不舍地散发着暖热的余晖,我们的“堂会”也在乡情和余音绕梁的“论剑”和玉娟大姐的“春江花月夜”中慢慢合拢幕布。目送着热情朴实的村长,我们全体“光棍”们在心里默默地说:“再见,村长,我们会回来的!”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1   条】
文章评论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4-07-26 14:46:43)  

文笔细腻,叙事优美!

欣赏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