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情系钻塔的“老黄牛” (纪实散文)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987        作者:张克刚        发布:张克刚        首发时间:2011-03-24 00:27:07
关键词:“三无”科员 老黄牛”
编语:

情系钻塔的“老黄牛” (纪实散文)

                          作者:张克刚

 

    人称“老黄牛”的李根成,是河南油田钻井公司调度室的现场调度,他在钻井机关是一个为数不多的无官、无文凭又无职称的“三无”科员;他平时少言寡语不善言辞,是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他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可他,用30多年平凡而又忘我执著工作的激情,用他那30年来从不间断的荣誉证书。铺就了一条辉煌的人生之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有谁能够几十年来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荣誉;可他能够,三十年不间断的连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等等的称号。他不论是在部队,还是1978年复员来到河南油田钻井队,还是1991年调到钻井公司机关调度室,他一直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他用自己求真务实而又平凡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常人似乎都不能够相信的三十年如一日的平凡而又神奇的‘神话’。

     他1974年参军后,他就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用自己默默无闻塌实肯干的实际行动,赢得了身边的同志和连队的好评;从此,他登上了先进的领奖台,就再也没有下来。他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连队党组织曾把作为培养的对象,想让他留在部队;可他怀着对祖国石油事业的热爱,坚持随转业大军一起来到了河南油田的钻井队。

     在钻井队,李根成坚持苦活、累活、脏活抢着干,并刻苦钻研技术,他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从钻工、副司钻、司钻、副队长、队长干起,他带领着全队职工一道,曾创造了他们钻井队一系列的辉煌。要不是1991年的春天,组织上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硬是把他从钻井队干部的岗位上给调到了后勤。说实话,那时也曾有几个人给他联系好了几个很不错的单位,可他就是死活的不肯离开钻井队。这次要不是组织调动,让他必须无条件的服从组织调动时,他也决不会调回后勤的。他很无奈,可他不能够不服从组织的安排。当时,钻井公司机关有好几个科室都缺人,他都不去;他硬是坚持要到调度室,干起了能够常年和钻井队摔打在一起的现场调度工作。有人说:他傻,有好的岗位不去,非要到调度室去干那两头不见太阳,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都要在钻井队度过而又吃苦、受累、责任大、不讨好的现场调度。也有人说:他在钻井队干了十几年,到机关别的科室,他怕自己干不下来;反正说什么的都有。面对这些,他都是一笑了之。还是爱人最了解他,说他在十几年的钻井队生活中,使他已经同钻井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一天不见井架,听不到柴油机的声音,他就仿佛少了一点什么似的,吃不好饭,连睡觉也睡不安稳。离开钻井队是他的无奈,无奈的他,还是选择了他几乎能够天天见到钻井队的现场调度这个岗位。

     在钻井现场调度的岗位上,他一干又是20年,他一年四季奔波在前线,总是天不亮就往钻井队赶,回来时,已是繁星满天。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天一身雪,从来没有过过一个安生的节假日和双休日,一年365天,他至少有300天的时间是在前线现场调度岗位上度过的,但他毫无怨言。

从2000年开始,钻井进尺逐年递增,从20万米、30万米、40万米,到今年的48.5万米,力争达到52万米。工作量的巨增,现场调度工作在人员少,工作繁重的情况下,需要他把这副担子挑起来时。工作量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可他二话没有说,勇敢地挑起了全钻井现场调度这副重担;仅2000年搬迁86井次,2001年搬迁106井次,2002年搬迁123井次,2003年搬迁140井次,2004年搬迁202井次……。到今年的352井次。在钻井速度逐年加快,建井周期逐年缩短,工作量逐年增加并翻番的情况下,李根成深知自己担子的分量有多重,要想真正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轻松。

     有人劝他:“你50多岁的人了,马上就快退休了,干那么辛苦的活,何苦呢?又不多给你一个钱。20年前人们都在忙着捞个文凭的时候,你只知道埋着头像头牛一样的干,让你也去搞一个,你就是不肯,还说那没有什么意识,结果怎么样 ……。”

     李根成每次都是微微的笑着,什么也不说。他知道,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经济观念强了,付出多少辛勤劳动的汗水,就应该得到多少的报酬,眼睛都盯住自己所创造的劳动价值,盘算着自己应该得到多少钱,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对;可让他那样,似乎不是他的秉性。

     他常说:“自己是一名党员,多干点也是应该的。”况且,他干的现场调度工作,是同钻井队紧紧地连在一起的,又是他这么多年如此迷恋的工作。

     他忘不了那年的8月3日,他为新庄B浅67井区块78口定向井中有33口井因离高压线和民房太近,不符合安全生产监护要求,他同甲方争得面红耳赤。他更忘不了去年8月24日那天,4个钻井队同时搬家,他一个人就负责三个队的搬迁工作,他在三个队之间近三公里的范围内往返指挥、协调搬迁工作;当时正是盛夏时节,中午的温度高达近40摄氏度,为了搞好3个钻井队的安全搬迁工作,他一天都在3个井队之间往返穿梭,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跑了多少趟,就是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了。每跑一个井场,他都热得汗流浃背,头晕眼花,他的嗓子哑了,身上也晒脱了皮,但他仍然不敢懈怠,他坚持把安全搬迁工作放在第一位,直到晚上11点多,才把3个钻井队搬完。

     这时,他才轻轻地松了一口气;他带着饥渴疲惫,拖着沉重的双腿,他刚刚坐进车里才几分钟,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他在从事20年的现场调度的工作中,几个钻井队同时搬迁,几乎每个月都有几次;他始终坚持把安全搬迁工作放在首位,他凭着自己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和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杜绝了多次安全搬迁安装过程中的隐患。他为了实现钻井队的搬迁安全,每逢吊卸钻机、泥浆泵等大型设备,他都要到现场亲自指挥把关;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也正是他的精心指挥,严格把关,才使他在安全搬迁工作中从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

     每当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的时候,他那善良的妻子、懂事的女儿,为了能够让他休息好,总是把电视机的声音开的最小,几乎听不到声音。他忘不了,有多少次他从前线回来,年迈的岳母颤巍巍的站起来为他端饭、倒水。善良的妻子又总是把家庭的重担挑了起来。其实,像他这样天不亮就出门,晚上还不知道什么时间才能够回家的他,根本也就指望不上。他忘不了妻子在风雨中艰难的拉着液化气瓶,抗着粮食的身影,有时还要陪着岳母到医院;有多少次妻子望着他那似乎永远也没有休息好的大眼,流着泪劝他说:五十多岁的人了,还没黑没夜拼命的干,别干现场调度了,换个别的工作的时候。他总是久久的沉默着。他知道:妻子是心疼他,也是理解他的,也知道他离不开钻井队;妻子向他哭诉,是向他吐露自己心里的委屈;他知道,自己陪岳母、陪妻子女儿的时间太少了;他总说要陪他们出去转转,旅游一圈,可他工作实在太忙,总也抽不出时间陪他们出去,聪明懂事的女儿在他的面前也从不提起这事。可李根成总觉得自己欠他们的太多太多,总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儿子、一个称职的丈夫和称职的父亲。更让他感到愧疚的是去年五一,从没有向他提出过什么要求的妻子和女儿,想让他陪着她们出去旅游一次;就连这个小小的要求,他也不能够答应。说实话,他也多么的希望能够度过一个愉快的黄金周;带着妻子和女儿出去旅游一圈。可他不能,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有8个钻井队要搬迁,作为一个现场调度的他,又怎么能够离开自己的岗位呢?此时,面对着妻子和女儿的目光,他苦笑着什么也说不出来。对她们承诺过又不能够兑现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就是春节,他也是常常忙于钻井队的事,不能够与家人团聚。反正家人对他一年到头的忙,也早已习惯了。

     有多少次,妻子笑着对他说:“我看你干脆跟你的钻井队过算了,做一个现场调度、常年的外跑,你这先进、那模范的说起来怪好听,可做你们的家属实在是太难了。”

     李根成又总是笑着说:“军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没有你们全力的支持,我又能够干成什么……。”很少在家的李根成,总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干一些家务,可妻子看到他那疲惫的样子,又总是让他去休息。

   有人说:李根成他不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他只是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和“老黄牛”。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是那么的死脑筋……。说实话,谁不知道孝敬自己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妻子、关心自己的孩子。可在中国,从来都有忠孝不能够两全的说法,面对着事业和家庭,你又能够选择什么。李根成选择了他的事业。其实,他也没有什么值得向人们炫耀的业绩和宏伟的事业;他只是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做了些他喜欢的、也是他为之奋斗和追求的为钻井队服务的现场调度工作。

     也有人说:现在的党员,那有什么先进性,和普通的群众没有多大的区别。我说,那是你的偏见,只要你多同李根成接触一点,就能够从他那像“老黄牛”一样不知疲倦的勤奋的工作中,感受到什么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什么是党员的先进性。

     李根成在河南南阳油田钻井公司领导和职工心目中,是一个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和实干家,也是当之无愧的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在父母、妻子和女儿眼里,他也永远是她们的好儿子、好丈夫和好父亲;李根成他把自己对父母、妻子和女儿的爱,全部投入到了自己苦苦眷恋的钻井事业之中。他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业绩;他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耕耘着,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和三十多年来获得的那一个个荣誉证书,铺就了一条一个共产党员平凡而又辉煌的人生之路。

 

                          河南油田钻井公司:张克刚

                           电话 ;13569229248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0   条】
文章评论
目 前 还 没 有 此 文 章 的 相 关 评 论 信 息 !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