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霍尔果斯的变迁
文章来源:原创        访问量:666        作者:岸芷汀兰        发布:岸芷汀兰        首发时间:2010-05-30 17:41:00
关键词:霍尔果斯的变迁
编语:

霍尔果斯的变迁     2008年6月30日

谈起霍尔果斯的昨天和今天,我立即就想起了《春天的故事》那美妙的弦律:“1979年好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一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正是这位老人的缘故,霍尔果斯才有这种巨变!改革的春雷震响了霍尔果斯,1983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霍尔果斯口岸恢复通关,口岸开放了!当时,仅限于与前苏联关系的改善,两国公民探亲访友,到第二年出境旅客才638人次,出进口货物2.57万吨!当时霍尔果斯口岸只有五间房子几株白杨树,风吹芨芨草沙尘遍地跑,边境荒无人烟,但是,它地势平坦,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8摄氏度,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古时候就是丝绸之路的北路通道。也曾是中国新疆与沙俄的互市口岸,50年代至60年前这里一度热市过,60年代边境就戒备森严了。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诗篇。天地间起滚滚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潮由东涌向大西北的霍尔果斯口岸。前苏联解体了,大家庭式分工合作式的组织,使解体后的独立国家商品紧缺。93年,94年霍尔果斯边民互市市场里凡是摆在货柜上的东西,都是抢手货。一时间商贾闻风而至,人多了,饭馆吃不上饭,晚上找不上旅馆,于是投资建宾馆、饭馆、修货场,车水马龙,边民互市市场里挤得水泄不通。这势头吸引了中外客商,涌跃投资。霍尔果斯在四五年时间里,从戈壁滩上矗立起了一座现代化的市镇。到了1988年出入境达到56万人次,进出口货物100余万吨,国地税税收增长到2200余万元(免税的货物不少)。从九十年代到现在,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主席,吴邦国委员长,江总书记,李鹏委员长,朱鎔基总理, 曾多次到口岸视察, 姜春云,李铁映,王兆国,叶选平,吴仪, 铁木尔达瓦买提,董建华,周铁龙等中央许多领导都到口岸来视察,关心霍尔果斯的建设和发展。目前霍尔果斯正朝着加工企业和旅游业的方向发展。2002年春霍尔果斯皮革有限公司投资1亿人民币,五个月后,一鼓作气建成投产。中亚五国风情园正计划动工,中哈互市贸易也即将竣工,精伊霍铁路也即将竣工.霍尔果斯正向着欣欣向荣的明天走去。西部大开发的浪潮将更会促进霍尔果斯的再发展。春风吹绿了神州,春雨滋润了华夏故园,霍尔果斯啊!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巍巍屹立在中哈国界边!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岸芷汀兰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6-02 22:18:00)  
谢谢点评!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10-05-30 22:06:00)  
春天的故事,引发了霍尔果斯的变迁,通过几度变化,促成了中俄贸易的发展。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问好!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