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散文
本栏所称的散文,是指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不讲究韵律的现代散体文章、随笔等。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散文
【端午征文】粽叶飘香忆端午,温情暖语话家乡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1233        作者:暮依岑汐        发布:暮依岑汐        首发时间:2013-06-20 10:55:55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香飘万粽,端阳传情。端午习俗源于古老的文化传统,根植于乡土民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股散发着亘古的芬芳,世代影响华夏炎黄子孙的中国味道。
    温婉恬静的六月繁花似锦,景色宜人,似青春少女清新娇羞的面庞,迷人而美丽。微风和煦,徐徐吹拂着远方游子那颗悸动的心,恋乡思绪萦绕心间,暖意中蕴含着一股浓浓的家乡气味,那熟悉的味道始自味蕾,归于心田。粽叶的青绿点染了整个中华大地,粽香、艾香在温情四溢的六月尽情蔓延着。
    心头蔓延着真纯的思念,端午节到了,亲爱的朋友你在远方还好吗?愿你快乐过端午。正所谓每逢佳节倍思亲,端午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念想,亦是一种往事的回味。
    粽香牵动了我的情思,推开家门,一股清凉的幽香闯入我的鼻腔。什么味道?在这燥热的夏日里竟有如此令人心旷神怡的味道。
   “妈妈,这是什么呀?”第一次看到绿衣紧裹的三角形状的不明物很是好奇,绫罗裙带煞是好看。粽子,这一新鲜的词语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领悟其内在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说起端午节最为有趣的莫过于参与包粽子的过程,井然有序、好不热闹。按照家乡民俗粽叶采用芦苇叶,翠绿饱满、柔韧细长为上佳。天蒙蒙亮的时候手挽竹篮蹦蹦跳跳来到小溪边,玉盘托起晶莹的露水,低头一嗅,淡淡的清香沁入心脾。清澈见底的小溪,蝌蚪大的鱼儿穿梭于浩荡的芦苇荡,给原本无趣的采摘工作带来些许欢乐,不一会儿新鲜明亮的芦苇叶就遮满了竹篮。将采摘后的叶子用清水煮后在凉水中浸泡片刻,就可以开工咯。眼瞧姥姥技法娴熟的把黄黏米包裹红枣夹杂花生米的馅料拌好,裹上淡雅清新的芦苇叶,末了缠上稻草绳便大功告成。不一会儿浓浓的粽香便急不可耐的从笼屉中传来,总以引诱贪爱甜食的我。
   “姥姥快来,粽子熟了,可以吃了。”目不转睛的盯着蒸屉缓缓冒出的腾腾热气,悄然站在锅灶旁一个劲的咽着唾液,小手不停的扯拽着外婆的衣襟,那是一种暗示,一种期待。
    看到我大快朵颐的吃相,全家哄堂大笑,不知何故的我顿时停止咀嚼,抬头瞅了一眼,继而又旁若无人般的慢慢享用、细细品味。末了,一抹粘糊糊的嘴角,拍拍圆鼓鼓的肚皮道:“吃饱啦,真香。”
    香甜的味道仿若昨日,至今依旧回味无穷。如今很少能吃到家人亲手包的粽子,买来的味道始终不及,到底是缺乏了浓郁的家乡韵味,少了难忘的亲情味。
    关于家乡之所以选用芦苇叶包粽子源自一个生动的美丽传说。
    相传佛教祖师菩提达摩在南朝刘宋年间,乘船到达广州,闻说梁武帝信奉佛法,至金陵与其谈法。双方终因会晤不契,不欢而散。渡江北上时,伫立江岸,茫茫水域烟波浩渺,无船无桥,茫然无措之际看到岸边不远处坐着一个老婆婆,身边放了一捆苇草。
    达摩迈步上前,恭敬地施礼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老人暗自点头称许,顺手抽出一根芦苇。达摩双手接过芦苇,辞谢后及至江边,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然渡过了长江。
   “一苇渡江”的故事由此而来。世人便把芦苇视为化灾解难、福佑安康、吉祥如意的象征,从而沿袭了芦苇叶包粽子贺端午的习俗,祈求一年长乐无极,祥和安康。
  每当端午时节每家每户早晨都有用鲜花、艾叶调和露水洗脸的习俗。傍晚时分,三五成群的人们相邀各处采花、摘草,当然孩子们常占据多数,怡情且娱乐的活动自然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往往乐此不疲。晚上把带回的花、草放在脸盆里端到屋外,接一夜的露水,以备明日清晨洗漱。清新淡雅的花香、草香融合天然露水梳洗,自然神采奕奕,精神抖擞。面部清洁完毕下一步便是“上妆”,女孩头戴月季花,男孩身戴艾草。
  每到这个时候,外婆也就格外忙碌些,两个淘气女娃围绕膝前嬉闹挑花,而后互夸自己头上那朵才是最漂亮的,较短比长后不免争执起来,面红耳赤,互不退让。“乖乖们,都好看,两人在一起更漂亮。”外婆在关键时刻总会出现,调解纷争、赞美有加,像调停家一般让彼此心悦诚服。端午的味道中自然融合了姐妹亲情,芬芳醇香、挥之不去、阻隔不断。
    端午吃咸鸭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鸡蛋、鸭蛋、鹅蛋一起放在锅里煮。在过去物资匮乏的时代,想想着实让人流口水。妈妈回忆道:“小时候过端午一人只能领到一个鸡蛋,久久握在手里舍不得吃。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比从前,虽然咱们不是很富有,最起码想要什么基本都能满足你。”现如今在鸡蛋天天有的日子里,我们是否缺了一颗童心,一种纯真。曾经的怦然心动,如今对我们而言已是平常而普通,毫无惊喜可言,能让我们喜出望外的事物更是少之甚少。物以稀为贵,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拥有,缅怀曾经的不易得。活在当下,心怀感恩。珍惜的味道应历久弥新,如此方不负恩泽。
  香飘万粽,端阳传情。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各民族欢庆节日的方式与习俗虽略有差异,然而民族文化求大同,存小异的基本理念却是永恒不变的。端午习俗源于古老的文化传统,根植于乡土民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这便是端午的味道,一股散发着亘古的芬芳,世代影响华夏炎黄子孙的中国味道。
   六月,是瓜果飘香的季节;是温情满怀的诉说;是感今怀昔的时刻……端午好比美丽端庄的东方姑娘,融合了各种特色与万种风情,明艳动人的容颜清晰可见,然内在的高雅气质则需要用内心去发现,用真诚去领悟。如同一本文学书籍,静心品读才能体味作者的感受,领悟内在真谛。走马观花只会忽略最美丽的风景,最精彩的瞬间。
    至于读者个人感受如何,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好酒清清淡淡,越久越醇;朋友简简单单,越久越真;好缘份久久长长,地老天荒;真诚友谊甜甜蜜蜜,叫人终身难忘。祝中国诗赋网的作者和读者端午节快乐!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2   条】
文章评论
楠枝依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21 08:21:05)  

朴实无华的语言,勾起了些许回忆!

李宣章 评论 (评论时间2013-06-20 22:05:48)  
细腻的情感,寓于形象描述中!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