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游记
本栏所称的游记,主要指作者通过描写游历、旅游、游玩、游览、参观、访问、考察等旅行见闻,来记事、抒情、说理的散文。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游记
牡丹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量:905        作者:江南清客        发布:江南清客        首发时间:2011-05-03 00:30:00
关键词:中国诗赋网
编语:
记得北宋文学家李格非在《书〈洛阳名园记〉后》 叹曰:“天下之治乱,侯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侯于园辅之废兴”,此言甚诚。在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今天,在迈进21世纪继往开来的今天,雍容富贵,情系万众的洛阳牡丹必定会益增美艳,倍崇尊荣。“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愿洛阳的牡丹越开越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
 

          牡丹赋

  久闻洛阳牡丹甲天下,四月之初,随团出行赏牡丹。洛阳春来早,我们这些西北人一下车就明显的感到气温的燎人。从黄土高原下来,一路春风骀荡,身着夹衣,感觉尚可,可是一到洛阳城市,就感觉穿着多了。

  导游说我们来的正好,这样的天气正是观赏牡丹的适宜天气。为了观赏牡丹,即使热些,也无所谓,我们的不适倒不在话下。导游引导我们来去匆匆,先后去了两个地方观赏牡丹,一个是洛阳神州牡丹园,一个是洛阳王城牡丹园。这两个牡丹园共同的特点是集牡丹文化与历史文化、人文园林与自然园林为一体,游人之多,可以说是洛阳最为繁华地段,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说就是洛阳的中心。我们入城一眼就可以看到的宣传广告就是牡丹的图片,沿街都是,美不胜收,目不暇接。也许我们来的尚早,大批的牡丹还没有开放,只是少量的牡丹已经绽放清香,展示芳颜。虽然很少,但是也让我们感到不虚此行。因为不光亲眼看到了花姿硕大,清香扑鼻的牡丹,而且也感到浓浓的牡丹文化。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说产地在汉中,至今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洛阳牡丹的人工栽培则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北宋。察看洛阳牡丹历史,让其闻名天下的有这么几个重要人物:

  一个是隋炀帝,一个是宋单父,一个是唐玄宗,再一个就是欧阳修。隋炀帝贡献在于开始广泛栽培,给予了牡丹一个展现的机会;宋单父的贡献是有“幻世之绝艺”,种的牡丹,红白斗色,变异千种,姹紫嫣红,冠盖绝世,被时人尊称为“牡丹之父”;唐玄宗以皇帝之威,让宋单父到骊山种了一万多本,颜色不相同(《龙城录》);让大诗人李白做诗,歌咏了牡丹,赞颂贵妃之美;上行下好,大文人“刘禹锡也有歌咏:“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描写了当时帝都长安欣赏牡丹的盛况。北宋文人官居宰相职位的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为牡丹研究推广及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世人广为知晓,由此洛阳牡丹更为知名。

  牡丹花色多样,已拥有黑、红、黄、绿、白、紫等9大色系的牡丹 品种1100多个,数量达4000多万株。 花色娇艳,艳冠群芳。这次来的尚早,我们仅仅见到几种花色,红色如火,喷火吐艳,灿灿若朝霞。白色如雪,晶莹透彻,粉粉若梨花。未至花前,先闻花香,浓烈四射,香气扑鼻。难关人们称它为“艳冠群芳”“国色天香”。

    洛阳地土宽厚,王气很重。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誉。这里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黄河、洛河、伊河等众多河流的共同冲积,形成了肥沃,黏性较大洛阳盆地。这对相对喜爱稍显干旱而怕涝的牡丹生长十分有利。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故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称。

  我们来的尚早,但是游人就已经是络绎不绝,人山人海了,更何况到了盛花期呢?在观赏牡丹之余,欣赏另一种牡丹也是一种精神的享受。历代大批文人为牡丹吟诗作赋,泼墨绘画,佳作不胜枚举。以《牡丹赋》为题材的作品就有三十余篇。当代辞赋家孙继纲先生,王宇斌先生等都著有《牡丹赋》。其中孙继刚先生对牡丹的九色做了详尽描述:“姚黄为花中之王,金阁显王者之尊,金丝冠王者之顶,黄袍加王者之身。魏紫称后兮紫云仙,紫袍金带牺紫云冠,紫艳风光兮紫绣球,紫香秀色兮紫玉兰,翩翩兮子燕飞霜,熠熠哉紫霞映天。丹阳冉冉兮,洛都春艳;霞光灼灼兮,山花烂漫。花帝重楼点翠,祥云层林尽染;龙女探亲,知神都江山多娇;桃花增春,看洛城春光无限。洛粉倾国兮粉中冠,贵妃出浴兮娇容现;春晓政和,花竟帝苑;珠光西施,晨曦粉莲,绻绻兮雨后春光,融融兮雨后春天。豆绿听之者鲜,翠幕闻之者稀,荷花知之者寡,香球见之者奇,。宝蓝称冠之洛川,雨过天晴兮望春蓝;蓝葵垂首兮,冰罩蓝玉;金鸡报晓兮,香飘蓝田;墨泼苍穹兮墨云芳,天鹅旖旎兮鳞凤翔;乌云临兮卧墨池,青龙来兮弄墨香。金谷春晴兮,梨花逢雪;冰壶献玉兮,瑶池贯月;栖霞映玉,白鹤卧雪;太白醉酒,贵妃羞月。有花开双色之奇,无花色多变之缺。” 这篇赋作精当详尽描述了牡丹花色之美,让人美不胜收,叹为观止。另外还有大量的歌舞,音乐,雕刻,戏剧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以及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屡见不鲜,牡丹文化可谓风靡天下。

  大自然的爱怜,皇帝的垂青,庶民的钟情,文人骚客的推波助兴,使牡丹的地位荣誉“花王”地位。,真堪匹配“竞夸天下无双艳”,“万家流水一城花。”之誉。 其实牡丹习性并非那么娇贵,其生活习性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在国各个地区均可栽培,无论长城内外、还是大江南北,甚至是东洋西洋,到处都有牡丹的影子。

    这样看来,花本是花,并没有什么贫贱富贵之分。只不过是人们的宠爱和帝王的青睐赋予了它更多的人为色彩,加之文人的吟咏,丹青的着手,就繁衍成了一种特有的牡丹情结,扎在民族文化的深处。所谓的景以人传,地以人名。正如滕王阁以《滕王阁序》而驰名,岳阳楼以《岳阳楼记》而驰名,荷花以《爱莲说》而驰名,梅花以陆游而驰名一样,没有这些经典的人文哪有牡丹的兴盛呢?正如《洛阳牡丹歌》所唱:“ 洛阳的美,牡丹的香 ,华夏的文明在此绽放 。”记得北宋文学家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 叹曰:“天下之治乱,侯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侯于园辅之废兴”,此言甚诚。在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今天,在迈进21世纪继往开来的今天,雍容富贵,情系万众的洛阳牡丹必定会益增美艳,倍崇尊荣。“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愿洛阳的牡丹越开越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3   条】
此文章已经被修改 3 次         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为:2011-05-12 16:19:42
文章评论
秋子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5 11:33:18)  
“花本是花,并没有什么贫贱富贵之分。只不过是人们的宠爱和帝王的青睐赋予了它更多的人为色彩,加之文人的吟咏,丹青的着手,就繁衍成了一种特有的牡丹情结,扎在民族文化的深处。”“愿洛阳的牡丹越开越艳,愿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想来,这都是作者想向读者传达的信息吧!
赵凯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3 09:01:34)  
同样的花,开在不同的地方,就不平等了。
独上西楼 评论 (评论时间2011-05-03 08:32:55)  
洛阳牡丹,花香文美!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