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会员姓氏检索 :
                  杂文
本栏所称的杂文,主要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杂体文章。包括随感、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
                  本版编辑团队
本版主编:惜若
主编寄语:散文是融汇了作者真诚个性及深层人生意蕴的文学样式,表达方式自由洒脱,其本质特性是形散神凝。
本版顾问:
                  本版精品文章
                  文章信息
当前位置:  散文日记  >>  杂文
记者节有感
文章来源:远尘居 指非堂        访问量:1089        作者:张广杰        发布:大雅清风        首发时间:2009-11-11 17:36:00
关键词:变味的节日 民族 传统 实事求是
编语:

        十一月八日是记者节,各新闻单位都以不同的形式庆祝了一番。无外乎开个座谈会,搞个文娱活动,发点钱物啥的,主管新闻宣传的领导到报社电台电视台看望看望,各个房间转转,问候一下,跟熟悉的不熟悉的人握握手,大家一起哈哈哈。一些记者也觉得比平日神圣了许多,走路都显得轻快了起来。我的一位同学还像旧社会唱堂会似的,在他们单位的座谈会上很激动、很投入地引吭高歌了一首彭歌唱家的《江山》。

       我没做过严格的对比,反正我觉得咱们国家的节日挺多。传统的,有什么春节了、元宵了、清明了、端午了、中秋了等等吧,建国前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又相继设立了很多有着鲜明的政治特色的节日,像“三八”、“五四”、“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还有“环卫工人节”“教师节”“记者节”,还有没有,我就想不起来了。剩下的,就是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啥的洋节了。再加上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节日就更多了。真是,三百六十日,半在节日中。

       节日,本是一段时日的休息日。就像半山腰上亭子,抑或是古人驿路上的驿站。节日,还是某一种文化的载体。每个节日有每个节日的内容,各不相同。像春节,合家团聚,辞旧迎新;清明,缅怀先烈,祭奠亡灵;中秋,举头望明月,回首知丰年,等等。我们设立的一些节日,也有着非常鲜明的内容。妇女节,尊重妇女,男女平等;劳动节,尊重劳动者;教师节,尊师重教,等等。洋节就固不待说了。

       但是,不知你发现没有,我们的节日正在失去它的最宝贵的、最鲜灵的东西——内容。所有节日最共同的特点就是吃,吃,吃!就是不用上班,不用工作,不用学习,就是全民一致、全国一致、各民族一致、各行业一致各地方一致的吃,喝,玩,乐!有的节日已经严重背离了它的初衷。

       就说著名的、相对最悠久的“五一”劳动节吧。本是尊重劳动者,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节日。可是这些年来,尊重的如何呢?劳动者被侮辱、被欺凌、被敲诈、被克扣、被毒打、被玩弄的案子浩如烟海,谁来保护他们、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现在的有关保护农民工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前几年一些民工的跳楼、自杀有没有关系?和一些民工的铤而走险有没有关系?想现在的很多人心目中,什么“五一”了、“十一”了,只是个旅游的好时节。多么悲哀呀。再说教师节。尊师重教,师道尊严,本是我们几千年的好传统,设立教师节的目的大概也有这方面的内容吧。可是,现在的教师有多少值得我们尊重的呢?现在的教育界有几处是清水一潭的呢?有多少人、多少学校不是深陷在钱眼里拔不出来的呢?教师节,早已经成了搜刮学生、索礼收礼的含金量最高的日子。我的一位亲属的孩子上初二,每个周六都去补课。她动员我说,你也补课呗,那才来钱呢。我很奇怪,现在不是不让了吗?不是抓吗?她说,别听那个,照样补。别犯傻了,高中,初中、小学,谁不补?就是更神秘了。首先是,人托人,互相介绍。第二,敲门有暗号,生人来了不给开门。

       还用举例子吗?还用往下说吗?不用了吧。当一个良好的愿望、举措、行动最后沦落为一个躯壳的时候,只剩下形式的时候,已经变质的时候,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当我们仍旧兴高采烈地庆祝的时候,想没想到,我们正做着南辕北辙的蠢事。

       现在,“五一”黄金周被砍了一块,有人不高兴了。我是用小人之腹度君子之量,我猜,有些人是嫌给他们玩的时间太少了。他们的想法和情绪的变化,和劳动者及劳动节本身,绝无什么关系。

       “五一”劳动节被砍了一截,没什么。本来这个节日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了,砍成什么样都行;愿意什么时候砍就什么时候砍,随便了。今后,还要砍哪个节日,不好说。但是,我倒是觉得,这么做是好事,起码是实事求是了。摈弃那些虚假的、强加于我们的、已经没有生命力的、徒有其表的、变了质的、变了味的这个节,那个日的,实实在在地、脚踏实地去做点务实的事,是最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与支持的。

       腰斩“五一”,回归传统,这就是自然规律。实践证明,传统的、民间的、民俗的、民族的东西是不朽的,生命力是最强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千万年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的共同胎记,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是抹不去、擦不掉的。

 

                                                     2007年11月27日

       后记:我们这个社会的特点是,很多政治性节日都是给弱者设立的,都是一种说了不算的安慰剂。当官的、掌权的不需要节日,然而,他们却是日进斗金。所以,这个“记者节”,我无话可谈,淡然一笑而已,翻出一篇旧作,敷衍一下。

【收藏此页】    【关闭】    【本有评论 8   条】
文章评论
大雅清风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2 10:24:00)  
谢谢雨晴美意。[抱拳]强颜做笑啊。[郁闷]
雨晴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2 09:59:00)  
借着文友的帖子也祝贺记者们节日快乐!
纤纤绕指柔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2 07:17:00)  
我老师说的有道理。[膜拜]
范彧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2 06:37:00)  
很多的节日都变味道了
大雅清风 评论 (评论时间2009-11-11 19:21:00)  
谢谢刘彤春朋友的雅赏,这就是我们的社会现实。[握手][握手]
在线评论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诗赋绽芳蕊 今来觅知音
关于我们  |  走近诗赋  |  入网须知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诗赋网    Copyright 2008-2016   zgshif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8006388号
诗赋杂志投稿邮箱:sunwulang@163.com
联系人:轻盈     QQ:418193847、1969288009、466968777     QQ群号(点击链接)     电话:15609834167     E-mail:sttsty@sina.com